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一年前预测贸易战 他这样解读当前形势

www.creaders.net | 2018-04-21 14:28:44  复旦EMBA项目格上财富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互联网行业的羊毛剪得越多,作为实体经济的‘猪’就死的越多。”

  “我们是全球化获益最大的国家,千万不能反全球化。”

  “中国经济要重新提振,必须做到这八个字:力挽狂澜、拨乱反正。”

  “2017年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特朗普政府有可能实施贸易保护政策,这对中国影响特别大。”

  作为最早预言中美可能发生贸易战的学者之一,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复旦大学EMBA经济学课程教授华民在4月14日举办的复旦大学EMBA武汉开放日上,对当前的中美贸易战、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创新体制等热点话题作了深入剖析。其中不少内容,也不幸言中了美国东部时间4月16日爆发的中兴芯片危机。

  以下内容根据华民教授讲座整理,经本人审定。

  一年前就预测了贸易战的华民教授

  这样解读当前形势

  改革开放进入第40年,我们每天都在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哪一年可以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实际上,在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衡量经济发展成果最关键的要素还是人均生产总值。造成各国人均增长率差异的根本要素,是竞争力。

  美国靠什么竞争?知识产权。即使华尔街倒下了美国经济还是会持续增长。华尔街只是个金融现象,企业的创新能力才是核心助推力。相对而言,欧洲的竞争力在于审美,并将其转化为奢侈品;日本的竞争力则是善于学习。日本的学习有两个特点:整体性的学习,不间断的学习。这两个特点促成日本技术快速稳步前进。

  中国靠什么竞争?劳动力。这40多年来,廉价劳动力一直是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从1979年实行联产承包开始,3亿农民工进城,充足又低廉的劳动力,让中国产品像潮水一样淹没整个世界。

  1、过分依赖虚拟经济,经济增长难持续

  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面临的较为紧迫的问题。我们现在拉动经济的,第一方面是房地产,第二是互联网,第三是金融交易,基本都是虚拟经济,容易产生泡沫,实体经济创新严重不足,导致经济增长不可持续。

  目前对消费技术的创新、社交技术创新是多的,但对生产技术领域的创新是少的,那些技术创新不代表经济增长,比如支付宝虽然加快了支付的速度,但并未创造出新的财富,甚至都不增加人们的收入,同样,腾讯的很多创新也不能算是创新,在网上发红包、抢红包能算是创新吗?这些行为并不创造真实财富,也不能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反而消耗了大家的时间,浪费了大家的精力。现在这款王者荣耀的游戏,吸引了众多玩家,导致年轻人不愿意到工厂上班,宁可做保安和物流工,为什么?因为他要时间玩游戏,在工厂上班是没有时间玩游戏的。

  那什么样的创新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制造业及其创新能力?回答只能是生产技术的创新。现在制造业找不到方向。过去那种普惠大众的经济结构,逐渐成为只对少数人有利的经济结构。农民越来越难找到工作。

  目前中国廉价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正在逐渐被南亚国家取代,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等。人力成本在上升,中国的工业制造面临巨大挑战,若不能找到自有竞争力,中国的人均经济增长将遭遇瓶颈。

  2、扶贫越扶越贫?

  关键提升劳动力质量

  很多地方的扶贫,为什么越扶越贫?刘易斯增长的过早结束,把农民变成城市产业工人的渠道就被切断了(刘易斯增长:发展中国家二、三产业不发达,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务农收入低,只要城镇务工收入略高一些,大批农民就会涌入城镇,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被称为刘易斯增长。编者注)。

  高新技术过快取代传统制造业,农民工进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且城市的生活成本又在快速提高。回到农村,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决定的生产率要远远低于城市制造业,只能靠政府补贴。而一旦政府的补贴高于劳动所得,农民就会去追求闲暇,于是就会变得更加贫困。

  这时候政府和社会最该做的事情是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理由很简单,企业的生产技术在进步,资本装备在增加,需要有技术的劳动,但是如果没有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不把他们从农民改变成为工匠,不仅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而且也将会使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人力资本瓶颈难以突破。

  3、创新要成为生产力

  需打造社会创新体系

  我们希望通过创新来提升产业结构,但中国的创新严重不足、进展缓慢,原因何在?创新所需要的社会条件是很高的,至少需要以下三个方面的支持,仅有政策是不够的:第一,需要创造创新的社会生态;第二,需要创建创新的产业链;第三需要创新要素的协同。

  全世界创新做得最好的是美国硅谷,它是一个生态系统。以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分校为主,周边集聚着上百所高等院校,这在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空间上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几十万知识分子的规模集聚,几千个实验室的规模集聚,每天都会有创造发明,然后通过一个创新的社会生态系统把它转变成为新的产品、便诞生数量众多的伟大公司。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真正在创新的,即熊彼特毁灭性创新的也许只有美国。

  所以我看美国的经济基本不看华尔街,创新的社会生态不是靠政策可以改变的。创新的社会生态系统至少需要以下要素的组合:小型公司做创新,大型公司做规模;竞争企业的行业开放式的创新与商业之间的平衡;成功的企业家,开创企业的早期雇员,应该获得高额的财富回报,其中主要的不是薪酬,而是股权。如此等等。

  创新的产业链需要以下要素的组合:必须要有上游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其作品就是专利;必须要有风险资本的介入,它们为企业家创新提供现金预付;最后还得有伟大的企业家,他们把人才与专利加以商业化的组合变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是一个创新的产业链。专利必须成为产品,才是有意义的创新,否则就是一张废纸。最后就是创新要素的协同,这里所说的要素主要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供给和风险投资。企业家要做产品创新,一定要有人才,还得有不为金钱只为意义的风险投资。没有这些要素的组合,所有关于创新的政策支持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4、贸易战的历史经验:

  逆差国的天然优势

  回顾历史,凡是顺差国和逆差国打贸易战,顺差国都败了。第一个例子是独立战争。当时英国不给美国贸易机会,导致美国贸易逆差和英国贸易的顺差,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获得了国家主权,摆脱了英国的压制,推动了贸易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相似的案例还有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和美国的贸易战争等。

  理论上讲,逆差国不怕打贸易战,因为对于逆差国来讲,最好的结果是顺差国愿意通过开放市场来恢复贸易平衡。最坏的结果就是就是通过贸易流量的减少来减少贸易逆差。因此,不管出现什么结果,贸易逆差国都是贸易经常项的改善。但是,对于贸易顺差国来讲,这两种结果所产生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前者不影响经济增长,但后者必定会导致产能过剩。

  回到现实中,美国面临的问题是经常项逆差太大,中国的问题是产能过剩。基本面完全不同。如果打贸易战,美国能得到什么?中国又能得到什么?美国进口减少,经常项逆差减少。中国出口下降,产能进一步过剩。所以,只有推动贸易自由化改革,才是有助于恢复贸易平衡和维持贸易继续增长的理性选择。

  总之,对于中国来说问题的重点不在于有没有能力打贸易战,而是贸易战的后果能否承受的起。至于打贸易战美国必输,更是缺乏理论与事实根据的武断之说。

  看输赢不仅要看清单,而且还要看战后的增长空间到底有多大?至于打贸易战为什么必定是顺差国输给逆差国,原因就在于贸易逆差国拥有更多的平衡方法,包括贸易自由化、贸易保护(合法的、甚至是违约的)、直至货币贬值。

  然而对于贸易顺差国来说,除了贸易自由化,似乎没有什么更多的工具可用。也就德国,可以通过政府减税、降低工资率让实际汇率贬值、建立欧元区让各义汇率贬值而成功躲过了广场协议的冲击。但是这样理性的国家、并能制定如此高质量的政策的国家,世界上还有几个?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只“装”了一天 北京又变脸
2 5只鸡过河视频一夜爆火!没想到被鸡上了一
3 赖清德毫无顾忌说出这话,北京定要气炸
4 彭丽媛高升?习近平未必信任她
5 有些非同寻常,彭丽媛要接班习近平?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内幕:刘亚洲是这样激怒习近平的
2 习当外商面反驳李强 蔡奇新角色引关注
3 中南海附近挤满救护车 死伤不明
4 惊传北京招商银行倡议书:“北京危急 生死
5 近3万公务员被赶出北京
6 天天一杯牛奶 夫妻俩确诊肝癌 医生告
7 三个数字藏凶险 或将有大事发生
8 俄罗斯给恐袭定调了!幕后黑手就是…
9 罕见!中国总理李强承认了
10 只“装”了一天 北京又变脸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中共两会
11
秦刚失踪
2
中美冷战
7
台湾大选
12
火箭军悬案
3
以哈战争
8
李克强猝逝
13
台海风云
4
乌克兰战争
9
中国爆雷
14
战狼外交
5
万维专栏
10
李尚福出事
15
普里戈津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给世界“指明”方向后,中国迷 中国社会经
2 1364 (图文)红二代披露助毛泽 范学德2
3 她的天才因美貌而被忽视 湮灭之城
4 曾华
5 曾华
6 读后感:中国没有中世纪 施化
7 辛峰:社区那条红围巾 万维网友来
8 曾华
9 曾华
10 宋国辉:封杀TikTok最严厉的是 万维网友来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读后感:中国没有中世纪 施化
2 中国还有希望吗? 山蛟龙
3 分享“左媒”知乎的一个帖子。 高鹏
4 一图胜过千言万语:川普今天大 爪四哥
5 俄国GDP世界前十:西方专家的 随意生活
6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准备清单 随意生活
7 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科学 体育老师
8 就第一夫人彭丽媛的风衣侃几句 体育老师
9 穷人,更缺的是自由而不是钱 施化
10 普丁丁似乎有点急了 山蛟龙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