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评论 > 正文  

留美双料女博士后遭遣返 谁导演的悲剧?

www.creaders.net | 2015-04-29 16:09:27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一多今天读到这条新闻比较震撼:“留美博士后没钱没地住被遣返 反复称只会学习”,而这一震感应该不会小于尼泊尔的大地震。这类学霸落魄的消息于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听闻,但每一次都还是会有巨大的冲击波。因为每一个中国父母有意无意都在把自己孩子往学霸的路上驱赶。学霸的标高往往是我们评判孩子优秀与否的参照高度。

  今天的新闻报道说,一个中国北京著名高校和美国大学的双料女博士后被两个壮硕的美国警察押解遣返回国。被美国警察押解遣返的一般都是严重的刑事犯罪者,而能享如此规格待遇的双料女博士后却是因为失业后流浪街头,没钱没住处最终精神分裂。这个在国内一路被保送到中国最著名学府、在美国又毫无悬念完成了博士后学业的超级学霸缘何会落到如此地步?不用多想也能猜出这又是一则中国式学霸的悲剧。而在中国西北她的家乡,至今她还是众多父母用来给儿女励志的榜样。

  女博士后在美国进入职场后最不擅长的就是与人交往,和人沟通,用她自己的话说“除了学习,我什么也不会”。在注重团队合作的美国企业文化中这是很难被接受的硬伤,于是博士后先后被两家公司解聘,最终流落街头,精神失常。中国机场海关负责接收她的工作人员在了解完她的情况后都落泪了,大家又一次受到震动,我们还要不要逼着孩子在这条路上前仆后继,有人立刻躲出去给自己的女儿打电话,估计心情五味杂陈,是对自己平时苛责孩子的歉疚还是恐慌?或者是为了听到女儿正常回应后的安慰,大抵天下做父母的都能体会一二。

  当下正值春光明媚的四月,加拿大的孩子正是接大学offer的季节,然后便是毕业式、毕业舞会以及各种的毕业狂欢和Party。尽管经历了12年级并不轻松的大学申请过程,但终究他们没有被绑在那辆只有一条出路的高考战车上去孤注一掷,没有把12年的学业押注在一场考试里,他们的人生有着更多的选择,他们不需要在这样局促的时间里就完成人生的重大规划而就此只能一条路走到黑。调整专业、转学对他们来说是随时可以做出的改变。

  而这个时候,中国的孩子正处于高考前最黑暗的日子,高考倒计时的牌子不只是悬挂在教室里,更是悬挂在他们人生的十字路口。几周前,有媒体曝光了河北衡水二中被铁窗包裹起来的教学楼,为避免压力下仍有孩子跳楼,这所中国大学名校学生的重要输出工厂也是煞费苦心地想出了亡羊补牢的权宜之计。

  据说,这个学校的学生走出校门都要老师的路条,家长的探望只能隔着学校的铁门见见孩子。这样的监狱管理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到底是考场上孤注一掷求解放的囚徒还是能够真正立足社会的合格公民?再看看中国各地高考前喊出的惊悚口号:

  “我拼命,我怕谁”;

  “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

  “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血拼100天,杀进重点线”;

  “我为高考狂,冲进重点孝爹娘”;

  “人生不接受平淡,命运只收藏精彩”。

  如果说这些标语充满杀气腾腾和急功近利的话,下面这条标语着实让我琢磨了一个晚上,这到底引导孩子建立的是怎样一种人生观?还是学校有新闻情结要做“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党?

  “不学习,如何养活你的众多女人”

  …….

  这些近似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般赴死的高考誓师大会,让人看着心惊胆战,这是要孩子豁出命去追求一个结果,给父母一个交代,给学校一个交代,但唯独交代不了的可能是孩子自己,未来的路真的就会因此一拼而大道通天了?学校、老师、家长、社会,谁能对他们这份执念中蕴含的希望负责?

  孩子们就这样被鞭策着走进大学,心态平和那是奇迹,而经历了高考的学生就像被压到极限的弹簧,在进入大学后他们开始疗伤,有的产生强烈反弹对人生失去方向,刚入学便自杀,看起来匪夷所思,细细思量其实并非无处溯源。十七、八岁最丰富生动的生命被禁锢在一条除了艰险几乎没有风景的逼仄山路上,且只能向前不能后退。走过去了前面是一片天还是绝境?中学只负责驱赶,说着“望梅止渴”的故事;大学只负责接下来环节的批量生产;一朝走向社会,学生既没有看到传说中的“梅林”,也没寻到“水源”。拼尽全力的希望不过是“海市蜃楼”,那种破灭感只怕是“一地碎片”。

  中国相关机构对高考恢复30年来的1000名高考状元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显示,他们几乎没有成为各领域的顶尖人才,职业成就远远低于社会预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状元们喜欢在学习知识中追求完美,追求无所疏漏,考试中过分看重分数,使思维处在了僵化的神经质般模式上,这种思维反映到工作上,就是过分注重僵死的书本知识,把学习现成知识作为一种享受,对其它则比较淡漠。由此,出现今天新闻中的博士后“除了学习,我啥也不会”的悲剧便没什么意外了。

  常常行走于温哥华的中学,在学校或教室经常看到的是这样一些话语:

  “生活比我们知道的更广阔”;

  “历史的重要性:我们该如何决定讲述什么,讲述谁的故事?”

  “你的生活里有音乐吗?”

  “不要歧视同性恋”。

  “关掉手机,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些启发式的话语,更多是对生命、历史、社会的关注。这样的价值体系中,孩子的视角是开阔的,他们的人生不会被一片叶子挡住了所有风景。

  (这是当地中学一个教室墙上学生们的小poster)

  偶然看到了一所中学社会学课程这个学期的“project”列表,学生探讨的是这样一些主题:“关于流产”、“同性恋婚姻”、“关于整容”、“关于死刑”、“安乐死”、“动物实验”、“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关于疫苗接种”等等。可以说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多于书本知识的记忆。面对这些尚存争议的话题,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不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应该不会“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

  (有关加拿大的历史)

  (中学教室)

  (教室墙上的布置)

  (学生自己设计涂鸦的天花板)

  (温哥华一所中学的大厅)

  再看加拿大今年某大学申请时学生要提交文章的题目:“最近一年世界上发生的哪件事情是你进入大学后希望继续探索的?”“你的学校有什么问题是你认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你打算怎么解决?”大到国际视野,小到学校范围,大学的选拔标准认为你应该是一个思考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者。

  多少父母选择加拿大是为了孩子脱离中国的应试教育,但在加拿大却又不知不觉执起手中的鞭子,驱赶着孩子在学习中除了兢兢业业再无暇顾及其它,因为中国的父母比孩子更承受不起学业的失败。名牌大学、高端学历、出人头地是他们已经被固化的价值观体系里成功的唯一标准,父母狭窄的视野不是禁锢着自由中探索的孩子的心智便是和他们发生着剧烈的冲突。这世界上没有谁比中国的父母更喜欢把孩子的未来绑在自己的人生的天平上称量着幸福的重量。学霸的悲剧,我们都是幕后推手。

(BCbay.com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内幕:刘亚洲是这样激怒习近平的
2 习当外商面反驳李强 蔡奇新角色引关注
3 中南海附近挤满救护车 死伤不明
4 惊传北京招商银行倡议书:“北京危急 生死
5 天天一杯牛奶 夫妻俩确诊肝癌 医生告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要出大事?军委副主席捅了马蜂窝
2 这一次,巴菲特又料事如神
3 中国“断崖式降薪”突然冲上热搜
4 内幕:刘亚洲是这样激怒习近平的
5 中共东部战区一张训练照 泄露惊人信息
6 习当外商面反驳李强 蔡奇新角色引关注
7 人民币剧烈波动的背后:北京意外变脸
8 中南海附近挤满救护车 死伤不明
9 大快人心!让无数人倾家荡产的机构终于迎来
10 真正的聪明人 从来不炫耀这3样东西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中共两会
11
秦刚失踪
2
中美冷战
7
台湾大选
12
火箭军悬案
3
以哈战争
8
李克强猝逝
13
台海风云
4
乌克兰战争
9
中国爆雷
14
战狼外交
5
万维专栏
10
李尚福出事
15
普里戈津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给世界“指明”方向后,中国迷 中国社会经
2 1364 (图文)红二代披露助毛泽 范学德2
3 她的天才因美貌而被忽视 湮灭之城
4 曾华
5 读后感:中国没有中世纪 施化
6 辛峰:社区那条红围巾 万维网友来
7 宋国辉:封杀TikTok最严厉的是 万维网友来
8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深切纪念刘 玉质
9 风云无定日月有常:中美关系实 阿妞不牛
10 曾华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读后感:中国没有中世纪 施化
2 中国还有希望吗? 山蛟龙
3 分享“左媒”知乎的一个帖子。 高鹏
4 一图胜过千言万语:川普今天大 爪四哥
5 俄国GDP世界前十:西方专家的 随意生活
6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准备清单 随意生活
7 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科学 体育老师
8 就第一夫人彭丽媛的风衣侃几句 体育老师
9 穷人,更缺的是自由而不是钱 施化
10 普丁丁似乎有点急了 山蛟龙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