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评论 > 正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市场决定性作用”的二律背反

www.creaders.net | 2016-05-13 09:59:48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Creaders.Net)读者冼岩来稿: 最近,《人民日报》第三次走访了“权威人士”,畅谈当前中国经济。一篇《开局首季问大势》,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

应该说,“权威人士”不愧“权威”之称,其相关论述对现行经济政策的解读,堪称是迄今为止最明确、最到位的;其行文也令人耳目一新,没有什么空话、套话,完全是实实在在、明明白白地将自己的想法端给大家,让大家了解情况是怎样的,自己打算怎么干。这种做法,既洋溢着强烈自信,更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浓烈责任意识跃然纸上,令人感佩。当然,《大势》一文也并非没有不足。例如其立意甚高,操作起来必定很难,其设想之实现,须建立在对经济运作高标准的要求之上——决策层“取法乎上”,或者早已有了“仅得其中”的思想准备。而“权威人士”屡次现身媒体,或许说明,决策层意图在实践中的变形、走样,已到了须“广而告之,以正视听”的程度。

此外,就立意而言,《大势》一文在逻辑上还隐含一个难以消解的矛盾,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市场决定性作用”的二律背反。现试述如下:

海内外舆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在近30多年里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成绩。这种成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产能大幅提升,2010年制造业规模已超美国,居世界第一;2,居民收入大幅提升,虽然分化严重,但不可否认,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及工薪水平的提高,大多数人的收入和财富都有了显著提高;3,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长,使得中国政府有能力从容应对和处理许多新、老问题。其中,第一个方面是基础,正是有了产能的大幅提升,才有后面的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和财政收入大幅增长。而产能提升之得以实现,其动力又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代是对短缺经济的弥补阶段,产能主要满足国内需求;1990年代直至2008年以前,中国经济高度依赖对外出口;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出口受阻,经济动力转向内求,主要是以投资拉动增长,以满足产能需要。这种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心的投资,必然是由政府主导的;政府不率先投入,民间资本不会跟进。而中国政府近些年虽然财政增长很快,但它从来就是有多少就能花多少,因此少有结余。所以,拉动经济所需要的巨额投资,仅靠财政是远远不够的,只能从其他方面想办法,于是就形成了“地方政府高负债、中央货币严重超发”的局面。经济增长的这种负面性,当时只能寄希望于经济增长后带动财政增长,然后再予弥补。

但从2008年以后的经济实践看,一个是投资拉动的边际效益递减,另一个是财政增长对高负债和高增发的弥补缓不济急,甚至,如果沿着这条路继续往前走,就必须进一步多负债和增发货币。显然,这种经济增长难以持续。正是在这种困境下,新一届执政党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在供给侧不再注重量的增长,而是要求质的精准,要求供给对准变化了的市场环境和需求状况,提供“有效供给”。可以说,这是对中国当下经济精准把脉后得出的对症之方,也是中国经济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再造发展引擎的应变之策。由此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当下中国经济是极其必要的。然而,问题的另一面却是,就行为逻辑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反市场的。

中国自推行市场化改革以来,一直在学习西方,其经济管理、宏观调控也不例外。但是,中国的宏观调控与西方始终是很不一样的。这主要体现在:西方的宏观调控主要是对供需总量的调控,即利用财税和货币手段,通过调节供需总量,影响人们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从而影响经济行为,最终影响经济表现。换言之,在西方,只有政策对总量的调控,没有政策对结构的调控,结构调整是在总量变化的形势下,由市场自发完成的。因为市场本来就是干这个的,否则,还谈何“市场机制”?因此,按照西方的市场逻辑,需求变化了,供给自然会随之变化,不需要人为地“对准”,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但中国不同,其宏观调控从来不只是总量调控,同时还包括结构调整。最显著的,就是一个接一个的“五年计划”,现在已经到“十三五”了——如果只是调总量,财税和货币政策就足够;之所以需要每年、每五年确立产业发展计划,就是为了调整供给结构,明确什么是应该大力发展的、什么是次要的、什么是应该弱化甚至淘汰的。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法虽然新颖、醒目,但其实是中国一直都在做的事。只不过这一回,中央将之提得更突出,目标更明确,更重要的是手段更犀利。例如,明确提出不惜关闭“僵尸企业”;在“保增长”和“去杠杆”的选项中,明确倾向于“去杠杆”,无惧于后置“保增长”……凡此种种,都是此前的中央难下决心的。毕竟,无论从就业还是社会稳定的角度考虑,各级政府都不愿意企业倒闭、经济下行。这样,就导致许多结构性问题久拖不决、周而复始。然而,这一届政府的调整决心,几可比拟朱镕基政府改革国企时期。但是,各级政府的顾虑也是有着客观依据的。所以,这种“不惜关闭企业”、后置“保增长”的主张,在实践中究竟能够做到哪一步,尚有待观察。

由此亦可见,所谓“调结构”、“结构性改革”,与政府的主导性是联系在一起的。五年计划也好,一年计划也罢,或者是边计划边行动也好,都带有计划体制的痕迹。即使计划已由指令性变为指导性,但其政策性和政府主导性仍然是无可置疑的。所谓“将供给对准需求”,本身就是计划经济的思路。面对质疑,“权威人士”解释说:政府之所以主导“去产能”,是因为“解铃还须系铃人”,即政府造成的问题,需要由政府出手解决——这种解释是不确切的。难道市场就不会造成结构性问题?难道市场导致的问题就不需要政府出手?恐怕越是“市场失灵”,越需要政府介入吧?

“权威人士”还说:“那些本身没有行政干预、市场机制发挥较好的领域,就别再去指手画脚了。比如,消费品领域市场化程度高、竞争相对充分,市场能够自动出清,他们去不去产能完全可以依靠市场调节。”——其实,如果市场能够“出清”、能够自动调节,就说明不存在结构性问题;真要被视为结构性存在问题了,就必定是仅靠市场调节不了,需要政府出手才能够解决的。而且,市场对供给结构的自动调节,往往具有时间滞后、代价太大等特性,这些显然是当下中国经济的不能承受之重。

综上所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政府主导。如此就产生一个问题:在政府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工作主要重心的情况下,如何看待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决议》所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呢?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讲的就是资源配置,即哪里应该多配、哪里应该少配。而这种改革、这种配置需要由政府主导。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再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之提法,已经不合时宜。虽然人们可以辩解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体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后的经济运行中,不包括改革和调整本身。但如此一来,至少提法应该修正,使之逻辑更加清晰,也更能自洽。因此,不妨表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在此目标实现之前,政府还经常要取主导性作用;什么时候市场真正可以“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就完成了,不再需要了。

但是,如果下一回经济再遇到新的问题,或许又需要政府出手。换言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仅仅体现在前后两次改革或调整的间歇期,也即经济“正常运行”的理想状态之下。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要出大事?军委副主席捅了马蜂窝
2 大快人心!让无数人倾家荡产的机构终于迎来
3 中国“断崖式降薪”突然冲上热搜
4 中共东部战区一张训练照 泄露惊人信息
5 内幕:刘亚洲是这样激怒习近平的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要出大事?军委副主席捅了马蜂窝
2 如今翻墙越来越难了
3 大快人心!让无数人倾家荡产的机构终于迎来
4 中国“断崖式降薪”突然冲上热搜
5 美签大面积被拒?中国留学生一举动 临十年
6 中共东部战区一张训练照 泄露惊人信息
7 突发:华尔街大佬在最后一刻受邀见习近平
8 分水岭时刻:美英同日公布中国APT31小组
9 内幕:刘亚洲是这样激怒习近平的
10 消息传来 3家中国地产商“爆雷”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中共两会
11
秦刚失踪
2
中美冷战
7
台湾大选
12
火箭军悬案
3
以哈战争
8
李克强猝逝
13
台海风云
4
乌克兰战争
9
中国爆雷
14
战狼外交
5
万维专栏
10
李尚福出事
15
普里戈津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她的天才因美貌而被忽视 湮灭之城
2 1364 (图文)红二代披露助毛泽 范学德2
3 给世界“指明”方向后,中国迷 中国社会经
4 辛峰:社区那条红围巾 万维网友来
5 风云无定日月有常:中美关系实 阿妞不牛
6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深切纪念刘 玉质
7 读后感:中国没有中世纪 施化
8 何与怀:沉沦神州的血祭者 万维网友来
9 莫言现象: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 万维网友来
10 杀一个无辜的人而救更多的人, 平等性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读后感:中国没有中世纪 施化
2 分享“左媒”知乎的一个帖子。 高鹏
3 消遣一下中国适不适合多党制的 特有理
4 一图胜过千言万语:川普今天大 爪四哥
5 俄国GDP世界前十:西方专家的 随意生活
6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准备清单 随意生活
7 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科学 体育老师
8 所谓“毛让站起来,邓使富起来 东田枫叶
9 中国还有希望吗? 山蛟龙
10 普丁丁似乎有点急了 山蛟龙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