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苏格兰若独立 将是大英帝国的终极侮辱

www.creaders.net | 2014-08-27 10:10:27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苏格兰独立公投日益临近,支持独立与反对独立的英国两派已经结束了两场电视辩论。目前的民意调查情况尚不稳定,公投结果国际社会拭目以待。无疑,将此次公投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有美国媒体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其统摄的领土范围何其广大。然而,二战以来,照耀大英帝国的太阳朝着地平线缓缓落下。今天,日落的确即将到来。

  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公投日这一天,苏格兰和英国都将迎来命运的抉择,约400万符合条件的民众将以投票的方式决定苏格兰是否独立。最新民调显示,尽管苏格兰支持独立的阵营的支持率尚处下风,但并非没有翻盘机会。

  国际市场研究公司YouGov一直追踪着苏格兰公投的民意倾向。该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从今年年初以来,反对独立的选民一直比支持独立的选民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最新的数据截止到8月15日,53%受访者反对独立,36%支持独立,还有11%在犹豫不决没有做出决定。

  对此,美国《政治家》杂志网站8月26日发表标题为《大英帝国悲伤、黯淡的终结》的文章称,举棋不定的苏格兰人也决定着这个历史上最伟大帝国之一的国家是否最终解散。英帝国曾深深地影响着世界的变迁,然而,二战后却是江河日下,几十年时间就变成了一个历史笑话,有时候还带着低级趣味。就在本周,英国驻美国大使做出了只有其自己能理解的举动。

  据悉,为庆祝英国占领华盛顿并火烧白宫200周年,英国驻美国使馆日前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烧烤晚宴,并在其官方社交网站上发布一张“火烧白宫”的照片,此举引来美国网民一片声讨。3小时后,英国使馆被迫道歉并强调称,“我们原本是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并庆祝两国现在的和平友谊。”有些网友则认为,英国大使馆没必要道歉,英美两国间的紧密关系完全容得下一个玩笑。

  文章进一步指出,即使道歉声明中的评价也是自欺欺人。从冷战开始,美国就在同敌对势力的对抗中挑大梁,英国某种程度上已从美国的殖民主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如今,它的分量将变得更轻。回顾历史,英帝国的衰落过程漫长而艰辛。根据一名英国研究员的罗列的数据,在英帝国领土范围最大的时候有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等在内的57个殖民地、领地或保护国,伦敦统治着世界上1/5的人口,管理着1/4面积的大陆。

  英国的影响力(包括英语)有目共睹,它孕育了美利坚合众国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孕育了印度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民主政权。另外,它还不经意地在全球范围传播了英式民主自由和习惯法的观念。从负面意义上来看,英帝国曾经通过鸦片输出导致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腐化堕落,同时,英帝国对殖民地人民的种族歧视激发了许多国家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今天,这个帝国只剩下了14个分散的岛屿,比如,位于加勒比海的维京群岛和位于南太平洋的皮特凯恩岛。二战前成立并在战后复兴的英联邦国家包括54个前英国领地,不过这也仅仅是对大英帝国的一种纪念罢了。现在,解体的浪潮阵阵拍打着大不列颠群岛自身。

  二战期间,日军开赴印度和澳大利亚海岸,奏响了大英帝国崩溃的序曲,打破了西方殖民主义体系。随着1947年英国撤出印度和巴基斯坦而掀起的民族主义浪潮结束了殖民时代。有声音认为,1947年2月,大英帝国正式宣告走到尽头,两次世界大战耗尽了帝国实力。当时,伦敦发给华盛顿的电报称,由于苏联进一步展开的威胁,英国再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军队用于保卫希腊和土耳其的安全了。即将成为美国国务卿的艾奇逊(Dean Acheson)在阅读这份电报时这样说,“大不列颠已经终结(British are finished)。”随后,美国迅速替代英国(the United Kingdom)成为西方主要的稳定力量。

  几十年来,从苏伊士和非洲撤离,香港回归中国,大英帝国自身的清算一步步展开。其间,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1982年耗尽全力去捍卫的位于南太平洋的一块微乎其微的福克兰群岛,当时英国同阿根廷进行了短暂的交战,英国最终取胜,该岛也便被视作一种帝国安慰奖般的存在。

  今天,已经实力大衰的英国又遭到即将到来的苏格兰独立公投的威胁,不管公投结果如何都是一种威胁。塞克斯顿(Michael Sexton)在澳大利亚报纸撰文指出,事实上公投的举行意在强调半个世纪以来英国文化和自信心的衰落,如果公投最终决定苏格兰脱离英格兰,这种强调将变得更加明显。随着英国影响力的下降,其在联合国的否决权就值得商榷了,就如同同样丧失了大半个帝国帽子的法国的遭遇一样。英国、印度、巴西、南非等这些比英法大而强的国家将质疑,为何英国还应继续同中美俄这样的大国一样享有否决权。

  对于大英帝国陨落的描述,比《政治家》杂志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华盛顿邮报》,《华盛顿邮报》网站8月26日的文章称,如果英国加入美国的话,将在最穷的州中排第二位,具体而言,排在密西西比州之前,阿拉巴马州之后。

  回到苏格兰公投上,来看看英国概况,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即指“英伦三岛”,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英伦三岛的原住民都是凯尔特人。公元前1世纪,英格兰被罗马帝国征服,苏格兰则凭借险峻地形免遭入侵。罗马帝国没落后,英格兰又被盎格鲁—撒克逊人占据,而苏格兰同样得以保全。因而从民族或地域的角度上讲,英格兰人曾被不同民族统治,而苏格兰人则血脉单纯;英格兰一再被外族占领,而苏格兰则始终保持疆土完整。

  外来统治者为英格兰带来先进的文明和技术,因而其势力一直比苏格兰强大。1296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打败苏格兰王国,威廉·华莱士就在此时出现,电影《勇敢的心》描述的正是这段历史。华莱士死后,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于1314年在班诺克本的一场血战中大败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二世,确保了苏格兰的独立地位。这一战役迄今刚好700周年,这也是公投年份选在2014年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勇敢的心“激发苏格兰的民族爱国情怀。

  两国真正结合要到1707年。当时,苏格兰面临严峻的财政危机,国家濒临破产。英格兰适时出手,与苏格兰签署《联合法案》,两国合并议会,办公地点设在伦敦。一些苏格兰人感觉自己被出卖了,他们认为在《联合法案》签字的苏格兰首领是受了贿赂。因而,苏格兰自合并之日起,争取独立的进程就已开始。虽然英国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展开,海外殖民扩张也带来巨额的财富,但苏格兰要求独立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止,英国政府也在逐步适时地下放一些权力。

  1934年,致力于推动苏格兰独立运动的苏格兰民族党成立。1974年,苏格兰民族党在议会中夺得11个议席,影响力大增。1998年,时任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领导的英国工党根据1997年通过的公民投票决议,公布了苏格兰法案,确定恢复了消失近300年的苏格兰议会。2011年,苏格兰民族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因而取得了就独立举行全民公决的授权。

  2012年10月15日,英国首相卡梅伦与苏格兰民族党党魁萨尔蒙德在爱丁堡签订协议,同意苏格兰就独立问题进行公投。2013年11月,苏格兰民族党发布了长达670页的独立白皮书:《苏格兰的未来:独立苏格兰指南》。萨尔蒙德承诺,独立后的苏格兰,将成为一个经济更繁荣、社会更公平、就业更充分、前景更美好的国家。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何时打台湾?传习军委会议说了8个字
2 凄惨!中共最担心的事儿发生了
3 玩弄北京于股掌 习近平首度破天荒教训金正
4 突发!直升机坠毁 国防司令等10名高级军官
5 惊传:中共三中全会要抓正国级政治骗子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余茂春惊人预告 习近平的噩梦要来了
2 突发:全球最大光刻机巨头爆雷 股价跳水
3 何时打台湾?传习军委会议说了8个字
4 凄惨!中共最担心的事儿发生了
5 玩弄北京于股掌 习近平首度破天荒教训金正
6 突发!直升机坠毁 国防司令等10名高级军官
7 火箭军又将大地震?习四个字批示
8 中国力推免签 2024第一季出入境人次破1
9 惊传:中共三中全会要抓正国级政治骗子
10 华尔街大鳄警告 它是一个“巨大的泡沫”
热门专题
1
以哈战争
6
中共两会
11
秦刚失踪
2
中美冷战
7
台湾大选
12
火箭军悬案
3
乌克兰战争
8
李克强猝逝
13
台海风云
4
万维专栏
9
中国爆雷
14
战狼外交
5
美国大选
10
李尚福出事
15
普里戈津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习近平一盘神秘大棋成就了大日 文庙
2 周傥:美国迫在眉睫的危险 万维网友来
3 速战速决 伊朗真乃大丈夫也 体育老师
4 达唐:故宫博物院遭公开举报 万维网友来
5 谁是中国人? 谢盛友文集
6 现代战争目的:摧毁战争意志 施化
7 日本电影《追捕》中的杜丘和真 弓长贝占郎
8 辛峰:特鲁多为什么不信加拿大 万维网友来
9 川普就是美国的毛泽东 右撇子
10 美国为何选择这个时候公布中共 山蛟龙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川普就是美国的毛泽东 右撇子
2 警惕有人把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关 karkar
3 美国为何选择这个时候公布中共 山蛟龙
4 周傥:美国迫在眉睫的危险 万维网友来
5 乌克兰呀,你太让人失望了! 山蛟龙
6 现代战争目的:摧毁战争意志 施化
7 谁敢买中共国的电动车? 山蛟龙
8 习近平一盘神秘大棋成就了大日 文庙
9 海一代选民:多少人视民主党为 随意生活
10 暴力,自由的唯一杀手 施化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