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日本为什么那么干净?

www.creaders.net | 2016-10-18 00:02:46  FT中文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前言】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我于2016年9月底抵达日本,将以访问研究员的身份在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度过三个月的时光。我计划用笔记录下这段全新的生活,我会关注但不限于日本的法律制度、社会问题、文化现象,希望通过完整呈现一个普通中国人观察、了解日本的过程,让更多中国人正确认识日本,更希望通过学习、总结日本的经验,对中国社会的进步有所裨益。

  本文为“日本观察”系列的第二篇。

日本为什么那么干净?

  无论中国人对于日本有多么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肯定能达成共识:日本非常干净。

  日本的干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严格的垃圾分类与处理。但如果没到日本生活过,很难体会日本人对于垃圾分类以及处理的严苛,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垃圾不是想扔就能扔

  我赴日本前,通过日本一家房屋中介订好了单身公寓。随后就收到中介公司寄来的厚厚材料,其中有专门关于垃圾处理的提示,教你如何正确对垃圾进行分类以及处理。我到达日本当天到房屋中介取钥匙时,签署的入住确认书里又再次详细告知了垃圾分类处理的内容。

  简单来说,不同的垃圾要分开用透明或至少半透明垃圾袋(或者专门的有盖垃圾容器)密封,在指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扔指定的垃圾。比如我居住的东京都丰岛区,垃圾大致按照可燃性垃圾、不燃性垃圾、资源垃圾(即可回收)、不可回收物品,还有大型垃圾进行分类。每周一和周四可以在楼下垃圾站扔可燃性垃圾,如厨余(必须去除水分)、废纸等;每周二可以扔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每周三扔废报纸、纸壳等资源垃圾;每周四在可燃垃圾外,还同时可以扔不燃性垃圾,如皮革橡胶制品、塑料品、玻璃瓶等;每周五扔不可回收物品以及含有陶瓷、金属类的垃圾。

  星期六、星期天呢?对不起,周末以及公众假日不能扔垃圾,请自己存放在家中。另外,垃圾需要在早上8点以前放到垃圾站,不是一天什么时候想扔就扔。

  这些垃圾是可以“免费”扔的——我的房租里已经包含了垃圾处理费用,但我之前提到分类中的“大型垃圾”不在免费处理之列。比如大家电、家具等物品,必须专门致电“大型垃圾接受中心”,预约申请并另外付费。

  如此复杂的流程,记不住怎么办,可以不按规定乱扔吗?不行!乱扔垃圾在日本属于“不法投弃”,会被征收高额罚金。我的租房材料明确告知,一旦我被认定存在不法投弃行为,每袋垃圾要支付5250日元(约合人民币340元左右)罚款,以及为了回收处理该垃圾的全部费用。如果不法投弃行为严重或者屡教不改,租房合约可终止,房租不予退还。

  我入住前,房屋中介的员工再三提醒我,将来离开日本的时候,房屋必须恢复原样,即我拎包入住,走的时候也必须把自己的东西全部带走,不能留一点垃圾在屋里——包括入住期间添置的任何家居用品,否则会被额外追讨垃圾处理费用。对这一规定我有些难以理解,从资源节省的角度而言,有些可以重复利用的二手家具为什么不能让它们发挥作用呢?但既然要求如此,我也只能遵守。

  入住后我去超市购买必备的生活用品,一边盘算着哪些东西是需要的,一边琢磨着哪些东西将来离开的时候可能处理起来会比较麻烦,然后竭尽可能缩短我的购物清单。在日本住了两天后,我实在难以忍受在屋里只能席地而坐,用电脑得盘腿或跪在桌子前,跑去家具店买了一个小的折叠沙发。结果住在大阪的朋友来东京看我时大吃一惊:“你在日本就待三个月还买一沙发?你走的时候还得花钱处理掉!”

  应该说,正是这种严苛的制度,使我从一开始就不想制造垃圾,尽量将生活保持在一种“极简”状态。而这正符合了日本人保持环境洁净的第一理念:减少垃圾的产生当然比事后再处理要容易。

  住在垃圾焚烧厂边上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当然,要生活就不可能完全避免垃圾。分类之后的垃圾究竟是怎么处理的呢?10月8日上午,我去参观了我所住公寓楼旁边的丰岛区垃圾焚烧厂。

  (注:本文题图为日本丰岛区垃圾焚烧厂)

  是的,我确实住在垃圾焚烧厂旁边,直线距离200米,下楼后走路三分钟就到。

  我到达日本的当天, 研究所安排了在东京大学留学的李佳楠博士陪同我去办理入住等手续,并带我熟悉周边的环境。我一眼就看到了住处旁边有个巨大的白色烟囱般建筑物。李佳楠告诉我,那就是烟囱,那里有一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已经在日本待了七年的他说这句话时神情毫无异常,他也生活在这附近。

  我住的地方绝不是偏避之地,我的公寓楼位于池袋地铁站北口,池袋站是东京市区三大交通枢纽站之一,这里是东京市区人口最密集、商业最繁华的区域之一。

  这样的地理位置居然建有垃圾焚烧厂,我不禁大为惊奇。所以安顿好住宿后两天,我就自己跑到垃圾焚烧厂去转了转。与中国大陆垃圾焚烧厂周围环境脏乱、空气中散发着刺鼻味道完全不同,这个垃圾焚烧厂毫无异味,甚至比东京市区的很多建筑还要干净整洁:白色的烟囱高耸入云,却肉眼看不到一丝烟尘,仿佛只是摆设;砖红色的底座大楼旁边还有一幢相连的黑色玻璃外墙大厦。这个大厦在地图上显示为“丰岛区健康广场”,楼里有丰岛区的市民健康体检中心,楼上还有一个健身中心以及游泳池。三层、四层则是垃圾焚烧厂的办公室,四层有一座廊桥可以直接通到垃圾焚烧厂大楼里。

  更加不同的是,日本的垃圾焚烧厂是对公众开放的,没有戒备森严的保安和门卫,我随意就乘电梯到达了位于四层的垃圾焚烧厂的办公区域。一出电梯是宽阔的大厅,摆有垃圾焚烧厂的全景模型展示,墙上贴着各种展示宣传画,墙边桌子上放着各种宣传资料介绍垃圾厂的情况,还有各种环保数据的实时报告。

  但由于不会日语,所以直到10月8日我才在李博士的陪同下正式参观了这家垃圾焚烧厂,这一天也是该厂对公众提供开放讲解的日子。值得一提的是,东京都共有23个区,总计21个这样的垃圾焚烧厂,除杉并区垃圾焚烧厂目前因重建停工外,其他20个都在运转。每个月每家工厂至少要有一天对公众提供免费的开放讲解,只要提前电话报名,任何人无需登记也不用出示任何证件,即可在工厂技术人员的陪同下参观垃圾焚烧的全部运作过程,并听取专业讲解,有疑问也能获得解答。

  当天负责讲解的垃圾焚烧厂员工叫仓持,还有一些日本人也来参观,主要是年轻父母带着小孩前来,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的孩子接受环保教育。

  或许因为有不少孩子参与,仓持带领我们参观过程中,讲解重点没有放在关于工厂如何运作等专业问题上,而是不断在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因为日本的垃圾分类后,可燃性垃圾就拉到焚烧厂来焚烧发电,不可燃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等则送到专门的“不可燃垃圾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大型垃圾则先送往“大件垃圾破碎处理点”,经过破碎处理后区分出可燃与不可燃部分再分别处理。所以,如果垃圾分类出问题,不可燃垃圾被来垃圾焚烧厂,会增加垃圾焚烧厂的工作难度,严重的还会影响工厂正常运转。比如金属物品进入焚烧炉后会破坏机器设备。

  过于通俗的讲解当然不能满足我的好奇心,在参观流程结束后,我又单独咨询了仓持先生一些问题。据他介绍,丰岛区垃圾焚烧厂是1997年才新建,于1999建成的。我对此更加好奇:“在池袋这样的闹市区兴建垃圾焚烧厂,周围的居民怎么能接受?”

  仓持先生说,过去丰岛区没有自己的垃圾焚烧厂,垃圾都是拉到别的区去处理,但随着东京人口增加、垃圾越来越多,在丰岛区新建一个垃圾焚烧厂是必须的。因为当年池袋北口这块地是政府原来预留准备开发旅游项目的一块公益用地,不牵涉私人住宅,所以改为建设垃圾焚烧厂也会减少征地带来的争议,降低开发成本。当然,这里确实距离居民区太近,所以当初也遭到一些市民的抗议,还有的市民去法院打官司起诉了。

  “我们也知道给周围的居民增加了麻烦。”仓持先生用日本人惯有的表达方式一边对我解释一边微微鞠躬:“所以我们尽量将这种麻烦降低到最小。我们也不断去和周围的区民沟通,期望获得他们的理解。可能刚开始比较难,但一年、两年过去后,随着我们的坚持与努力,大家也接受了我们。”

  据称,也正是为了避免扰民,丰岛区垃圾焚烧厂的烟囱高度最终建为210米,这也是东京都23个区21家垃圾焚烧厂里最高的——原则上烟囱高度不低于150米就符合环保要求,但考虑到池袋地区人口密集高楼较多,所以丰岛区垃圾焚烧厂把烟囱尽量加高了。经过多重环节的处理后,烟囱里最终排出的只是水蒸汽和二氧化碳等一些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气体。

  仓持先生还在手机上给我展示了有关垃圾焚烧厂的一些公开信息,包括垃圾焚烧厂周边的实时空气质量、垃圾焚烧厂每天的垃圾吞吐量等数据,让人能充分相信,即便生活在垃圾焚烧厂,周边也是安全、环保的,而且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也已经成为东京都重要的电力供应来源。

  如何实现环境的长远发展

  参观完丰岛区垃圾焚烧厂,我不禁有些感概。作为一个曾长期在中国国内关注环境问题的新闻工作者,在很多热点事件中我都十分矛盾。一方面对于国内环境事件中越来越多的“邻避运动”现象无可奈何:老百姓期望环境改善但又不愿意有利于环保的工厂建在自己身边;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无论政府、企业如何信誓旦旦保证安全性,不断发生的各种环境事件、安全事故确实不能不印证老百姓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我曾在池袋周边向一些居民以及饭店服务人员询问他们对身边存在垃圾焚烧厂的看法,通过我英文夹杂中文的采访,得出结论基本上大家都觉得没有影响,生活很放心。

  “安全、放心”是内在要求,如果只是表面的干净、整洁,没有内在的环境安全,一个社会不可能真正让人有清净之感。

  但建设干净、安全的环境岂是那么容易?日本对于垃圾分类与处理的严格连日本人自己也觉得有些过分。“我小时候也没有这么严格的”,东京大学教授阿古智子告诉我,对于垃圾处理这些年日本是越来越严,颁布了很多法律。

  公开资料显示,日本对垃圾处理的制度形成于幕府时期的江户时代,早在公元1649年,幕府政权就在江户(即今天的东京都前身)颁布了垃圾只能在指定地点投弃的法令,禁止乱扔垃圾。明治维新时期的190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污物扫除法》,详细规定了垃圾的收集、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责任等。

  可以说,经过数百年的不断坚持与努力,日本才最终形成现在的“垃圾文化”,这个国家才能成为世界上最干净的国家之一。但即便处理垃圾的习惯与文化传统已经形成,法治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今天的日本,在《环境基本法》大框架之下,《废弃物处理法》和《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作为两大支柱,相互促进与补充。然后有分门别类的《容器包装再循环法》《家电再循环法》《汽车再循环法》等一系列专门法律,使得整个社会系统运转十分清晰而有效率。

  “不过,我们日本也有自己的问题。”作为学者,阿古智子习惯性保持着批判的眼光。

  如我前面所介绍,日本的垃圾主要分可燃和不可燃两个大类,可燃垃圾在焚烧发电厂处理后也会有一些炉灰残余,这些烧剩的残渣和不可燃(且不可再回收利用)的垃圾一起,经过严格处理后会被送到指定地点填埋。日本对于垃圾填埋也是有严格管理的,绝不会出现中国大陆那样四处散发着恶臭的地方。比如位于东京市区南部的“梦之岛”公园,就曾是东京都的主要垃圾填埋场,是东京湾里因人工填埋最终形成的一个小岛。现在岛上长满了各种植物,建有梦之岛热带植物馆,还有体育文化馆等设施,是东京人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但焚烧、填埋并不能完全解决日本全部的垃圾。比如一些旧家电、旧汽车等等,其中的配件含有铅、镉、锂等有害金属物质。那怎么处理呢?往往也会通过出口解决,主要流向发展中国家,其中也有很大部分进入了中国,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洋垃圾”。

  对于“洋垃圾”的理解不同人有不同看法,中国国内存在靠进口“洋垃圾”为生的群体,而且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还离不开这些含有巨大资源的“洋垃圾”,如果能变废为宝就是双赢。但为了“变废为宝”,处理“洋垃圾”所要付出的环境代价是巨大的。

  “所以我们一些学者也在反思这个问题,”阿古智子教授告诉我,他们呼吁日本政府应该在垃圾出口问题上更加严格甚至可以考虑禁止。毕竟世界不是封闭的,只考虑本国环境保护不理会世界环境安全,最终很难实现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就像中国的雾霾,最终也会影响到我们日本。”阿古教授说,“我觉得日本应该更多承担起一些责任,不能只是我们这里干净,那周边国家呢?”

  据阿古教授介绍,日本环境省在今年9月刚刚决定了修改相关法律,严格控制出入口特定有害废弃物。不过,这只是启动程序,明确了修改方向而已。何时能真正完成法律修改,尚难定论。(段宏庆 为FT中文网撰稿)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内幕:刘亚洲是这样激怒习近平的
2 俄罗斯给恐袭定调了!幕后黑手就是…
3 习当外商面反驳李强 蔡奇新角色引关注
4 惊传北京招商银行倡议书:“北京危急 生死
5 罕见!中国总理李强承认了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要出大事?军委副主席捅了马蜂窝
2 这一次,巴菲特又料事如神
3 中国“断崖式降薪”突然冲上热搜
4 中共东部战区一张训练照 泄露惊人信息
5 内幕:刘亚洲是这样激怒习近平的
6 大快人心!让无数人倾家荡产的机构终于迎来
7 人民币剧烈波动的背后:北京意外变脸
8 消息传来 3家中国地产商“爆雷”
9 彭丽媛开始抢权 丁薛祥躺平了
10 真正的聪明人 从来不炫耀这3样东西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中共两会
11
秦刚失踪
2
中美冷战
7
台湾大选
12
火箭军悬案
3
以哈战争
8
李克强猝逝
13
台海风云
4
乌克兰战争
9
中国爆雷
14
战狼外交
5
万维专栏
10
李尚福出事
15
普里戈津
一周博客排行 更多>>
1 给世界“指明”方向后,中国迷 中国社会经
2 1364 (图文)红二代披露助毛泽 范学德2
3 她的天才因美貌而被忽视 湮灭之城
4 辛峰:社区那条红围巾 万维网友来
5 读后感:中国没有中世纪 施化
6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深切纪念刘 玉质
7 风云无定日月有常:中美关系实 阿妞不牛
8 何与怀:沉沦神州的血祭者 万维网友来
9 宋国辉:封杀TikTok最严厉的是 万维网友来
10 莫言现象:中国知识分子的宿命 万维网友来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更多>>
1 读后感:中国没有中世纪 施化
2 分享“左媒”知乎的一个帖子。 高鹏
3 消遣一下中国适不适合多党制的 特有理
4 一图胜过千言万语:川普今天大 爪四哥
5 俄国GDP世界前十:西方专家的 随意生活
6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准备清单 随意生活
7 中国还有希望吗? 山蛟龙
8 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科学 体育老师
9 所谓“毛让站起来,邓使富起来 东田枫叶
10 普丁丁似乎有点急了 山蛟龙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