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讀者網 > 中國瞭望 > 正文  

歷史上有多少仁波切?“朝陽區有三十萬”

www.creaders.net | 2016-05-29 09:20:07  思想市場 | 0條評論 | 查看/發表評論

  2016年05月19日,北京,西黃寺。藏傳佛教第十二屆高級學銜和第四屆中級學銜授予祈禱法會在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舉行。 

  歷史常常與神話交織在一起,人們所說的歷史,不管是正說,還是戲說,很多是神話,不能信以為真。在善於製造歷史神話這一點上,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一樣的給力,難分伯仲。

  眼下坊間流傳着這樣的一個說法,說“朝陽區有十萬個仁波切”,有的甚至說“朝陽區有三十萬個仁波切”,聽起來匪夷所思,顯然這是一個正在形成中的歷史神話。

  在藏傳佛教近一千三百年的歷史上,到底有多少喇嘛能被稱為仁波切,沒人說得明白,但一定不足三十萬。事實上,藏傳佛教史上最被人稱道的仁波切僅有三位,他們是上師仁波切蓮花生、覺臥仁波切阿底峽和法主仁波切宗喀巴。這三位仁波切的功德、事業甚至被認為超過了釋迦牟尼佛,故被人稱為“第二佛陀”。他們不生不滅,示寂後就不再返回塵世。世間若有人稱是他們的轉世,則必定是冒牌貨。

  十一世班禪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 

  釋迦牟尼佛示寂至今已兩千餘年,未來佛彌勒卻還沒有降臨人間,這中間沒有佛陀來過我們生活的這個裟婆世界,現在住世的仁波切都是菩薩化身,而不是化身佛陀。唯有班禪大師傳為阿彌陀佛的轉世,但阿彌陀佛是報身佛,他本不是在人間救苦救難的化身佛,而是在西方極樂世界坐等他的心子觀世音菩薩將他救度的、時刻念誦“南無阿彌陀佛”的有情導引到他自己的剎土之中。

  即使是上述這三位最負盛名的仁波切,實際上也一半是人,一半是神。世人傳頌的他們的功德、事業,一半是事實,一半是神話。特別是蓮花生這位藏傳佛教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仁波切,他的事跡神話多於史實。傳說公元八世紀晚期,蓮花生應更早來吐蕃傳法的印度中觀論師寂護的邀請,入吐蕃傳秘密法。憑藉他無所不能的神通和加持力,蓮花生淨治和聖化了雪域的每一寸土地,調伏了吐蕃本土所有與佛為敵的妖魔、鬼怪和精靈,並將他們統統點化為佛教的護法,從此佛教在吐蕃的傳播走上了坦途。傳說蓮花生親傳了二十五位弟子,個個都有神通,其中包括吐蕃贊普本人和當時代所有的精英、大師。蓮花生還和他的明妃智慧海勝母一起,於吐蕃各處勝地埋藏了數不清的“伏藏”,成為後世藏傳佛教秘密法取之不盡的寶庫。

  上師仁波切蓮花生畫像。

  於後世的藏傳佛教史中,蓮花生不僅是寧瑪派的祖師,而且也是所有藏傳密教傳統的源頭。可是,他到底是一位歷史人物,還是後人虛構出來的宗教神話中的一位英雄人物呢?在與他同時代的文獻資料中,我們看不到任何與他相關的信息。於或在他身後兩百多年之後才寫成的敦煌古藏文佛教文獻中,我們見到了一些可與他拉上關係的片言隻語,從中我們或可推測作為密教上師的蓮花生的大致形象。而他的所有神話化的故事,則多是後世不斷想象和創造的結果。時間越往後,蓮花生作為歷史人物的形象越模糊,而他作為神話人物的形象則越發鮮活。

  漢文文獻中,《洛陽伽藍記》最早記載了菩提達摩的事跡。

  其實,於任何宗教傳統的歷史上,都曾出現過很多像蓮花生一樣的無是公、烏有先生一流的人物,例如,被傳為禪宗佛教初祖的菩提達摩。最早記載菩提達摩事跡的漢文文獻是楊衒之的《洛陽伽藍記》,成書於547年,與達摩差不多同時代。其中提到熙平元年(516)永寧寺建立,“殫土木之工,窮造型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議”。當時有“西域沙門菩提達摩者,波斯國胡人也,起自荒裔,來游中土;自云:‘年一百五十歲,歷涉諸國,靡不周遍;而此寺精麗,閻浮所無也。極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無’,合掌連日”。

  這裡記載達摩“年一百五十歲”或已有神話成分,但其所述或與作為歷史人物的達摩事跡相近,而後世史傳稱達摩為南天竺國王之第三子,先達宋境南越,面見梁武帝,然話不投機,便折葦渡江,北度至魏,來到洛陽嵩山落腳,作壁觀習禪,終自成一派。後又被菩提流支六次下毒加害,遂滅化洛濱,只履西歸。如是云云,不難看出都是後人層累地創造出來的宗教歷史神話,與歷史上的達摩的事跡早已失之千里了。

  這類宗教神話的建構常常是如此的美妙和精緻,不要說信眾,就是歷史學家都難以相信它們實際上是虛構的歷史神話。所以,即使胡適先生早就通過對敦煌禪宗文獻的研究,細緻地揭露了達摩神話之建構的過程,批判了其中的種種謬說,但是,很多人寧願相信達摩神話是可靠的歷史,故有所謂“胡適禪學案”的出現。最近,英國牛津大學的佛教學者Robert Mayer先生發表了一篇別出心裁的學術文章,題為《“我們發誓我們的祖父母在場!”或者性手槍可以告訴我們有關蓮花生的什麼?神話於十世紀的西藏和二十世紀的英國的誕生》。

  Mayer借用有關二十世紀英國第一支朋客搖滾樂隊——“性手槍”(Sex Pistols)的首場演出的神話的誕生來告訴我們十世紀的西藏何以會出現蓮花生神話。他借用這兩個事例想說明的是:人類的本性是不變的,十世紀的西藏人並不比今天的我們更缺乏理性,或者說更容易被自欺欺人的神話迷倒,我們今天的這個時代與文化和過去一樣容易產生和相信神話。

  1976年6月4日,“性手槍”樂隊在曼徹斯特“不太自由貿易廳”(Lesser Free Trade Hall)中舉行了首場演出,後來這被認為是當代通俗文化中一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時刻。1976年是曼徹斯特搖滾樂史上的“元年”,它不但改變了當地音樂界的命運,而且也改變了英美搖滾音樂的未來發展方向。很多出席了這場音樂會的觀眾都自稱經歷了一次改變人生的頓悟。“性手槍”首演神話的中心點是它啟發了如此眾多的觀眾,促使他們紛紛組建起自己的朋客搖滾樂隊,以致這場演出成為整個歐美搖滾樂形成過程中一個歷史性的和至關重大的轉折點。隨後許多年內,太多的人站出來表示他們當晚在場,親歷了這場改變了搖滾樂世界的演出。

  2006年,一位曼徹斯特當地的研究者David Nolan教授出版了一部研究這場演出的專著,題為《我發誓我在場:那場改變了世界的演出》。作者聲稱他找到了近七千五百人發誓他們當晚在場,很多人繪聲繪色地講出了有關這場演出的種種傳奇,講述了它給他們未來的人生和藝術生涯帶來了多麼巨大的影響,而這些人中不少是英國著名的音樂人,以及音樂界和其他文化界的大佬、名流。可是,一個頗令人難堪的事實是,曼徹斯特“不太自由貿易廳”坐滿了也就只能容納一百五十名觀眾,而那晚的演出事實上一共只有大約四十名觀眾到場,其中一半還是拿着同一張票來聽另外一場演出的。這四十名觀眾中確有一人後來組建了自己的朋客樂隊,但其他觀眾甚至都沒成為朋客。信誓旦旦地自稱出席了這場演出的七千五百人中很少有人當晚真的在場。1976年“性手槍”首演時,朋客音樂初出茅廬,故聽眾寥寥,反應平平。可幾年之後,朋客音樂即成為一時之尚,“性手槍”更以其特別的腔調和前衛的衣着成了朋客音樂最最重要的創始人和詮釋者,於是一夜之間人們紛紛站隊變成了“性手槍”最鐵杆的粉絲,那場在“不太自由貿易廳”的首演很快就演變為一場高度神秘和具有象徵意義的重大事件,每個人都想與它搭上點關係,以此來表明自己作為朋客音樂之信徒的身份。於是,有關二十世紀英國“性手槍”之歷史神話在不足三十年的時間內,在人們不着邊際的想象和鬧鬧哄哄的自吹自擂中形成了。由此說來,我們對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間形成的蓮花生、菩提達摩神話還有啥不可理解的呢?今天有人說朝陽區有十萬或者三十萬仁波切,表明的只是藏傳佛教於今日之北京相當流行這一事實,而仁波切的具體數目則沒有很大的意義,我們自然不必當真。

   0


相關新聞
罕見:一張照片,讓她就此落入中國警方監視網失蹤8個月後 藏傳佛教高僧被證實離世
達賴喇嘛新書問世 轉世將誕生在中國以外
熱門專題
1
四中全會
6
何衛東
11
敘利亞
2
中美冷戰
7
AI
12
苗華被抓
3
川普
8
中共兩會
13
美國大選
4
俄烏戰爭
9
大S
14
以哈戰爭
5
萬維專欄
10
洛杉磯大火
15
巴黎奧運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