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大学录取造假,该不该举报?
2024-12-26 06:25:5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Letsight
美本早申放榜刚刚告一段落,造假疑云再次出现,不过这次不是MIT,而是连续13年蝉联U.S.News全美大学第一的普林斯顿大学。
近日,一则关于普林斯顿大学录取造假的帖子在美国论坛Reddit引发热议。
据发帖的知情人士透露,今年有两名被普林斯顿录取的学生涉嫌伪造了整个大学申请材料。他在帖子中纠结地询问:我是否应该匿名举报他们?
虽然原帖已被删除,但相关讨论和截图依然在中文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关于名校申请公平性的质疑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01
造假进入美本Top 1
从帖子披露的情况来看,申请造假的手段极其细致,包括伪造GPA、在标化考试中作弊,编造Essay和其中的故事,伪造活动列表,甚至使用AI进行面试。
用原帖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垃圾背景的学生都能被包装成天才,申上普林斯顿”。
图源:Reddit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尽管存在如此多的伪造行为,这些造假手段居然没有被普林斯顿大学的招生官察觉,最终他们依然顺利获得了offer。
发帖人声明自己不是利益相关者,自己的孩子今年还未开始申请,只是看到这些不公平现象后,出于正义感选择发声。
帖子下几乎所有的跟帖都支持举报,大家纷纷建议该家长应向普林斯顿大学正式投诉,并公开这家留学咨询公司,好让大家避雷。
大家对申请造假的零容忍态度并不意外,毕竟一人造假上岸,意味着另一个有实力的同学无辜落榜,更何况伪造材料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也侵蚀了美本名校招生的公信力。
然而,也有网友对此事件表示怀疑,认为帖文内容存在漏洞。有人质疑,知情人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细节?而且有些地方造假难度较大。
比如,这些学生是如何在标准化考试中作弊的?尤其是SAT等已经完全电子化的考试,还有替考的可能性吗?
不过有一些跟帖者回应,可以利用假多动症或学习障碍申请“测试住宿”来获得更多时间,甚至在考试时使用第5部分作为加时赛等手段。
之前《纽约邮报》就报道了,美国家长为孩子伪造ADHD来争取更多时间,以获得SAT考试的便利,也就是说,这样的作弊确实是存在的。
也有人表示,自己完全相信申请造假这件事,因为她曾见过两名转学到范德堡大学的女孩也在申请中撒谎。
她们伪造了自己的AP成绩、SAT成绩以及课外活动经历,而且完全是自行操作,没有依赖顾问。
她还补充道:“在申请过程中,撒谎其实并不难,大学招生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逐一核实每个申请者的背景。”
发帖人还透露,只要家庭能够支付50万美元的费用,这些顾问可以通过任何不道德的手段帮助学生进入全球顶级大学。
有人猜测,帖子中提到的两名涉事学生,其中一人是中国大陆学生,来自今年强势崛起的一所高中,但目前尚无其他确凿证据证实此事。
不过有人发现某留学中介在朋友圈发出“0条件申藤校”的消息,并且表示这是他的收山之作。
图源:网络
关于申请造假的话题,我们已经探讨过多次。今天我们不妨换个视角来聊聊:
那些靠造假进入名校的学生,他们未来会怎样?又是什么驱使富人家庭如此执着于为孩子“镀金”?在这场造假游戏中,大学到底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02
造假者可以顺利毕业吗?
还有网友提出疑问,这些学生造假成功进入了大学,他们难道不会因为学术表现差而被开除吗?
美国的顶尖大学对学术诚信的要求非常严格,靠着虚假手段进入美国大学,想要顺利毕业却没那么容易。
根据哈佛大学校报的公开数据,2020-2021学年,该校荣誉委员会调查了138起学术不诚信案件,导致27名学生被迫退学。
而在2021-2022学年,又有100起学术不诚信案件接受调查,其中42起涉及抄袭,35起是学术作弊,15起是不当合作,最终有12名学生被劝退。
但这是否意味着造假者都会被筛选出局?未必。
对于这一问题,发帖人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角度。一些中介机构的顾问透露,这些家庭关心的并不是孩子是否能在学术上表现出色,而是能否顺利拿到名校的学位。
因为每所大学都有一些质量较低、难度较轻的课程和专业,这些学术背景较弱的学生通常会选择这些课程,以避免因跟不上进度而被淘汰。
即使进入大学后存在一些学术差距,他们仍有时间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去弥补。
图源:小红书
对于某些家庭来说,学位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教育本身,更是一个通往顶尖社交圈的入口。
名校校友网络意味着未来的合作机会、商业资源,甚至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这样的家庭并不在乎孩子的学术能力,而是更注重名校光环所能带来的社会地位和人脉资源。
他们甚至可能从大学时期就开始为孩子规划一条“顾问代管式”成长之路——在校期间靠外力完成学业,毕业后则顺理成章接手父母的事业。
尤其是在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正在下降的今天,名校录取是一种稳固家庭社会地位的方式。
通过孩子进入名校,他们能够确保自己的家族在下一代仍然占据上层社会的有利位置。
03
录取的代价
有网友对申请造假举报表示悲观,因为这可能什么都不会改变。
原因在于,大学招生办公室每年都会收到不少类似的举报信,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投诉不会得到正式回复。
从名校的录取机制来看,申请造假不仅挑战了规则的底线,也暴露了教育公平的深层矛盾。
早在2006年,记者丹尼尔·戈尔登就在他的畅销书《录取的代价》中揭示了常春藤院校背后的“暗箱操作”。
书中详细描述了许多富裕家庭如何通过多年的筹划和巨额投入,帮助子女在顶尖大学的竞争中获得优势,更有甚者,会通过直接的金钱捐赠打通录取的“绿色通道”。
美国私立大学,尤其是顶尖名校的录取流程,表面上强调公平和多元化,但实际上却隐含着深刻的不平等。
这些大学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潜力,更注重学生背后的“成功潜力”。而如何定义“成功”?在很多情况下,父母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成了核心指标。
马术、帆船、击剑等小众贵族运动,是这种特权逻辑的典型体现。
这些活动由于高昂的参与成本和相对较低的普及度,成为富裕家庭孩子的“专属标签”。
通过这些活动,家长不仅能够为孩子的申请材料增添亮点,还能向招生官传递一个微妙的信息:我们不仅具备经济实力,还有深厚的社会资源。
2019年的美国高校录取腐败案,彻底揭开了这种隐形不平等的冰山一角。
这一案件中,多位富豪家长通过支付高额费用,聘请中介公司伪造子女的成绩、课外活动和运动队履历,甚至安排替考,以确保他们能被心仪的名校录取。
超过50名涉案人员被起诉,包括知名演员、企业高管,以及部分名校体育教练和招生顾问。
Netflix于2021年推出的纪录片《蓝调行动:大学录取丑闻》,还原了这一事件的始末。
纪录片揭露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背后隐藏的特权机制:对许多富裕家庭来说,大学录取并不是一场公平竞争,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金钱游戏。
名校录取流程看似透明,但实际上却通过复杂的规则筛选出了那些符合大学期望的家庭。
在这种背景下,所谓的“造假”可能并不是完全被名校忽视,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某种程度上,造假入学甚至符合某些大学的利益。
高等教育本应是社会流动的阶梯,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机会。
但是当有些家庭通过各种手段绕开规则,利用规则的漏洞,甚至赤裸裸地造假,伤害的不仅是那些被挤掉机会的普通申请人,更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公信力。
这样的教育观念正在扭曲教育的本质,也让原本应公平透明的录取流程成为财富和特权的竞技场。
最后录取的代价却要让所有无辜的努力者埋单,实在令人感到无奈又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