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大的意难平,是他们

2024-12-31 01:26:14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新周刊

2024年12月6日,是日节气为“大雪”。在作家琼瑶离世两天之后,曾出演电影《情书》的女演员中山美穗离世,再次让人们感到不可置信。

如果说琼瑶小说是60后、70后的青春记忆,那么《情书》则标志着80后的共同触动——电影里渡边博子那句“你还好吗?我很好!”,曾经直抵无数人的心灵。在大雪时节,这两位“纯爱”代表人物像雪花一样,融入天地之中。

贝肯鲍尔、鸟山明、黄永松、齐邦媛、马识途、保罗·奥斯特、艾丽丝·门罗、魏明伦、郑佩佩、乐黛云、李政道、周光召、阿兰·德龙、玛吉·史密斯、西田敏行、痖弦、聂华苓、谷川俊太郎、叶嘉莹……这一年,一个个熟悉的公众人物纷纷离我们而去;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一场场别离也在不同家庭发生。

在种种情绪涌上心头、难以言表之时,我们也在尝试学会告别:记住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或感悟。

“更广大、更恒久的向往和追求”

3月28日离世的齐邦媛、8月4日离世的李政道、8月17日离世的周光召、10月21日离世的聂华苓、11月24日离世的叶嘉莹,他们都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堪称“世纪老人”。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年轻时都曾经历动荡岁月,日后在各自领域成为明灯般的存在,依然勤勉有加,终生耕耘不辍。

1924年7月2日生于北京的叶嘉莹,在度过100周岁生日数月后离世。她曾说自己一生有两大嗜好:一是好诗,二是好为人师。

2024年最大的意难平,是他们

阅读中的叶嘉莹。(图/传记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我从三四岁开始背诗,55岁到南开(大学),到现在已将近100岁,我一生一世都是以讲诗歌为我的工作。古书有云:‘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就是说,如果你学了诗,内心之中就对于人类、世界、万物有一种关怀,看到草木的生发就欣喜,看到草木的零落就悲哀,是诗的感发使人与人之间有了沟通和交流,也使人对于万物有了兴发感动的关怀。诗可以使人心不死。”2023年8月,叶嘉莹在一段视频中如此说。

叶嘉莹一生中曾遭遇三次重创:一是少年时丧母;二是与丈夫的不幸婚姻;三是中年时丧女。

她在辅仁大学就读时师从顾随。顾随说:“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

叶嘉莹回顾,当她经历了一生的忧苦、不幸,尤其是丧女之痛后,才对这句话有了真正的体会:“它使我真的超越了自己的小我,不再只想自己的得失、祸福这些事情,才能使自己的目光投向更广大、更恒久的向往和追求。”

1999年,叶嘉莹写下这样的词句:“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在诗词中所领悟到的那么多美好内涵,她希望尽力传递出去,“让年轻人不至于茫然”。在学生眼中,叶嘉莹是一尊发光体,散发着祥和的光晕及欣欣的生命力。

纯粹、执着,似乎是那一代学人共有的宝贵品格。

李政道1926年11月出生于上海。因为战乱,他就读的浙江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相继停办,导致他并未获得毕业文凭。1946年,经西南联大物理系主任吴大猷推荐,李政道赴美就学,成为“原子弹之父”恩利克·费米的博士生。

读博期间,李政道向导师费米学习,凌晨三四点即开始工作。他曾经表示:“我生命的活力就是来自物理的挑战。每天三四点钟起床工作,已变成下意识的事情,所以不以为奇、不以为苦。”直至晚年,李政道仍保持这一工作习惯,口头禅是“累则小睡,醒则干”。



2024 年 8月25日,上海。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的悼念追思会上,组织者通过播放历史照片介绍他的生平。(图/ 张亨伟/中新社)

1957年,李政道与杨振宁凭借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双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创下中国人首获诺奖的纪录。而对中国物理学界来说,李政道更令人铭记的是,他一手打通了国际学术交流的渠道。

1979年,李政道发起“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日后,他甚至认为,在某种程度上,CUSPEA比自己做宇称不守恒更有意义。实验物理学家、著有《天语物道:李政道评传》的赵天池也在那一年第一次见到李政道。

当时,李政道在北京科技会堂做基本粒子物理和统计力学的专题报告,赵天池记得,李政道穿着熨帖的衬衫,从上午到下午连讲7小时,还给学生传授做物理研究的方法论。“他精力充沛,下午讲累了就从裤兜里掏出一块花花绿绿的东西吃掉,很久之后我才知道那是士力架。”

1929年5月出生于湖南宁乡的周光召,曾经被李政道称赞:“在我们同行中,他也是相当出色的。”周光召原本想学电机,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让他对核武器产生了浓厚兴趣。

20世纪50年代,周光召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做研究,以33篇论文蜚声海外。据杨振宁回忆,周光召当时被美国方面视为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最杰出的年轻科学家”。

接下来,他一度“消失”,直到几十年后他的名字再次出现,人们才知道,彼时他正投身于“两弹一星”的研制。他谦称,如果把制造原子弹比作集体写一篇惊心动魄的文章,那自己不过是“十万分之一而已”。

2024年8月,95岁的周光召在李政道逝世十多天后辞世。这批上个世纪中国最优秀的物理学人,生命的轨迹在跨越世纪后完满交汇。

“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

5月13日离世的艾丽丝·门罗、12月4日离世的琼瑶,都有过“疯了一样写作”的时期。

1963年,琼瑶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在《皇冠》杂志7月号发表。两个月后,《窗外》推出单行本,随即一再加印,成为畅销书。琼瑶将之视为一种命定——“我以后的生命,就全部改写了。”



(图/《窗外》)

一方面,《皇冠》创办人平鑫涛的肯定,让琼瑶有知遇之感(当时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日后将与这个人深度绑定);另一方面,她的父母指责她不但写师生恋故事,还“出卖父母”,第一任丈夫也因此跟她反目。

那一年,琼瑶25岁,“发疯一样地写作”:她一边写中篇小说集《六个梦》,一边写长篇小说《烟雨蒙蒙》。因为,她需要证明自己除了能写出《窗外》这种自传式作品,也有能力写别的题材。

同一年,在大洋彼岸的加拿大,时年32岁的艾丽丝·门罗跟丈夫搬到维多利亚市,夫妇二人在一条小巷内创办了门罗书店。

开了书店,除了做家务、照顾孩子,门罗还得再分出一块时间给书店,写作时间被压缩到少之又少。39岁那年,有一段时间,她每天写到凌晨1点,然后早上6点起床。她当时觉得自己就快死了,心脏病都快发作了,然后想到:“好吧,死就死吧,反正我现在已经写了很多了。然后他们就会明白,我这么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



2009年6月25日,爱尔兰都柏林。布克国际文学奖得主、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出席在都柏林圣三一学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图/视觉中国)

“一种更好的小说能否拯救世界?总是有那么一点儿小小的希望(奇怪的事情确实会发生),但回答几乎肯定是不,它不能。尽管如此,它却很有希望拯救你的灵魂。”在为门罗代表作《逃离》所作的序言中,美国作家乔纳森·弗兰岑这样写道。

门罗去世后,她的小女儿安德里亚·罗宾·斯金纳公开表示,自己童年时曾遭门罗的第二任丈夫性侵,而母亲明知此事,却选择了原谅,并与那个人度过余生。

对此,不免有人感到失望。有网友写道:“也许是我真心尊重过她,才会有这样的失望。当一个人可以让你觉得她有勇气剖析、面对和修复多个伤口的时候,你会有一种错觉,仿佛在现实生活中,她对自己也会有如此的勇气和坦然。”也有人认为,作家能看到人性的悲剧,然而这并不代表她或他就能避免置身其中。

琼瑶其人、其作也曾饱受争议。前者是因为她跟平鑫涛长达十几年的婚外恋,后者是因为她的小说及其改编影视剧被归入“言情”类,还有用力过猛之嫌——20世纪90年代,王朔甚至将琼瑶小说列为“四大俗”之一。

但回到“琼瑶热”的年代,琼瑶的女主角敢爱敢恨,真爱至上,令女性读者备受感染。这种不顾一切的爱,也成为她们“寻找自我”的途径之一。



(图/《情深深雨濛濛》)

80后作家李静睿看过琼瑶的全部作品,她在琼瑶去世后重读《燃烧吧!火鸟》,再次从中感受到“那种顽强而蓬勃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才是我从琼瑶那里感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相信爱,相信自由,相信人可以通过爱获得自由。”

琼瑶在遗书中写道:“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她这一生,直到终点,都很“琼瑶”。

“我也红过,很红过”

有着传奇经历的聂华苓,形容自己“这辈子恍如三生三世”。她自比为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中国)台湾,枝叶在爱荷华(即美国艾奥瓦州)”。

她最终落脚艾奥瓦,与丈夫保罗·安格尔共同创立“国际写作计划”,邀请各国作家进行创作与交流。王蒙、汪曾祺、莫言、王安忆、阿城、毕飞宇、张悦然等中国作家都曾受邀参加。

如果说作家们在不同文本里体验人生,那么演员们则是通过不同角色演绎人生。7月17日辞世的郑佩佩,她生前在一次受访时说:“人生如戏,但演戏一定会有个ending,人生其实不那么容易有ending……这部戏比较长,要你自己导、自己演、自己编,然后自己去承受所有的代价。”

说到郑佩佩,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卧虎藏龙》里的反派“碧眼狐狸”,或者是《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华夫人。在《花儿与少年》第一季中,歌手华晨宇第一次见到郑佩佩,不知道怎么称呼她,支吾半天蹦出“华府”两个字。郑佩佩善解人意地接上一句:“华夫人。”



(图/《唐伯虎点秋香》)

在这档综艺节目中,郑佩佩表示:“五十几年了,在香港每一个人都认识我……我也红过,很红过。红的时候,我也是每天坐公共汽车。”确实,1966年,20岁的郑佩佩就以《大醉侠》中的侠女角色,成为当红武打明星。1970年,她结婚、息影;1987年离婚后复出,华夫人、碧眼狐狸就是她复出后出演的。

娱评人萝贝贝评论道:“只有真正的巨星才能这样平平淡淡地说出这些话。红过,是真的,但是红的时候也不在云端,老了,年轻人见到自己就喊‘华夫人’,也很好。”

8月18日去世的阿兰·德龙,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淡出影坛,但中国观众一直没有忘记他,称他为“永恒的佐罗”——1978年,《佐罗》在中国大陆地区公映,由阿兰·德龙演绎的黑衣蒙面侠客佐罗,迅速俘获了观众的心。



饰演杀手杰夫的阿兰·德龙。(图/《独行杀手》)

据统计,有超7000万名中国观众观看过《佐罗》。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阿兰·德龙和《追捕》中的高仓健一样,都是男子气概的具象化。

佐罗形象风靡一时,以至于为其配音的童自荣也被赋魅,成为最受欢迎的配音演员之一。阿兰·德龙曾应邀到中国访问。他表示,正是因为中国观众的热烈追捧,法国人才知道他是一位世界级的偶像。

9月27日,就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在中国重映之前,扮演麦格教授的英国资深演员玛吉·史密斯在医院安详离世。

很多哈迷将玛吉·史密斯视为演绎麦格教授的不二人选。“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角色德拉科·马尔福的扮演者汤姆·费尔顿在自传《魔杖之外》中如此评价玛吉·史密斯:“正如麦格教授本人,玛吉给人一种镇定自若、不怒自威的感觉,还总是隐隐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他还写道:“即使身为一名斯莱特林,我也由衷地尊敬她。”

“总有一天,

我们会成为别人的回忆”


“长大的标志之一,就是童年里一个个标志性人物的离去。”有网友这样评论玛吉·史密斯的离去。其实,我们大可这样理解:在魔法世界里,已经离世的人,比如邓布利多教授,仍然在他的照片上活着,随时陪伴着我们。

同理,在现实世界里,一个人离去了,我们也可以在其留下的作品里,与之一次又一次相遇。

比如4月30日离世的保罗·奥斯特,他的作品《幻影书》里第一句话就是:“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在译者孔亚雷看来,这句话就像是为所有离开这个世界的好作家写的一句奇妙悼词。“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当然,任何洞悉文学与生命秘密的人都知道,他没有。”

比如11月13日离世的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这首《二十亿光年的孤独》:“火星人在小小的球体上/做些什么,我不知道/(或许啰哩哩、起噜噜、哈啦啦着吗)/但有时也很想拥有地球上的朋友/那可是千真万确的事”。



饰演渡边博子的中山美穗。(图/《情书》)

又或者,我们可以重温中山美穗的经典作品——当然不仅仅是《情书》。《情书》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总有一天,我们会成为别人的回忆,尽力让它美好吧。”中山美穗和木村拓哉主演的电视剧《沉睡的森林》里,有句台词:“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川普30岁小女手捧孕肚“回娘家”,风格像梅拉尼娅
  2. 约翰逊最后“翻转”反对票 获连任
  3. A股三连跌,原因找到了!今日盘面透露出啥信号
  4. 英首相带妻儿度假遭遇当面斥责与嘘声:你插队了
  5. 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永久落户上海
  6. 川普任命曾和自己作对的"她"为中东和平事务副特使
  7. 上海一建筑坍塌致酒店客人被困
  8. 宣称能治癌症的中医诊所:一场精心策划的合谋
  9. 尹锡悦“逃脱”首次逮捕,韩公调处为何不敢硬闯
  10. 川普酒店爆炸案嫌疑人曾在乌克兰服役 是资深特工
  11. 马斯克,遥遥领先
  12. 饿一饿能抗老,背后的原因找到了
  13. 上海258元一份蛋炒饭引热议 商家:卖得很好
  14. 仓促放人,他们丢尽了「远洋捕捞」的脸!
  15. 千万公务员大规模加薪 能否拯救中国经济?
  16. 文学杂志纷纷停刊,这位主编却说“我们还在继续”
  17. 新年伊始的美国,三个不祥之兆,太多未解之谜
  18. 纽时:局势紧张,中美关系不再拥有“小院高墙”
  19. 中国篮协官宣 17岁美籍华裔后卫注册入籍成功
  20. 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渗透为何令美国担忧?
  21. 清华大学:我校毕业生当前在国内的比例约91.7%
  22. 乌军与俄军肉搏战,俄军装死
  23. 新奥尔良血案凶嫌留短片 本欲藉团聚之机杀全家
  24. “猫女”去世前被发逮捕令 230亿挥霍光还欠债
  25. 郊狼咬伤伦顿5岁男孩,险些将其拖走
  26. 俄罗斯大使发言:德日两国永远不能“入常”
  27. 什么仇什么怨?董明珠为什么抓着小米不放?
  28. 40年后,美国公司遗留的377吨毒垃圾终于离开印度
  29. 川普晒出百亿浏览量数据:我为啥要放弃TikTok
  30. USNews新排名上升的美国大学
  31. 当美本招生官对你说大实话
  32. 再曝非正常死亡,“指居”制度何去何从?
  33. 人民币苦守7.3十天后破防 跌至一年来新低
  34. 专家对韩空难提出新质疑:机上或有更险恶的东西
  35. 干细胞治疗历史性开端:中国首款干细胞药物上市
  36. 清华女硕士失业后转行学厨引热议 当事人回应
  37. 中国春节机票价格降幅近七成 但火车票一票难求
  38. 美防长上诉失败 法庭准911主谋保留认罪协议
  39. 中国官员落马 突现“自行脱党”新罪名
  40. 美国驻华大使官微评论区转风向 “义和团”退场
  41. 陆媒:C919最早今年获欧洲认证 超波音是迟早的
  42. 美国朝野一致抗中 QUAD在川普执政后依然重要
  43. 追求长春不老 美国妈想要“年轻细胞” 让儿捐血
  44. 俄“神秘专机”抵美 高层会谈?俄外交部回应
  45. 当中美关系不再拥有“小院高墙”
  46. 英前副相克莱格辞Meta全球事务总裁 共和党人接棒
  47. 首次逮捕失败 还有两天 尹锡悦能否挺过这一关?
  48. 泽连斯基:川普的强势与无常可助结束俄乌战争
  49. 泰总理贝东塔身家资产曝光
  50. Siri对用户录音并外泄 苹果砸近亿美元和解
  51. 19%统一关税 墨西哥针对中国电商出台新关税政策
  52. 2025中国商业航太进入爆发期 可回收火箭?
  53. 给川普使绊子 拜登欲颁永久性海上能源开发禁令
  54. 中国企业年终奖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冰火两重天”
  55. 美新一届国会开幕 图恩上任参院多数党领袖
  56. 新年驾车撞人惨案后,中国网络流行荒唐阴谋论
  57. 被讽刺蹭热度 谷爱凌发声:像往心里插刀子
  58. 中国政治审查门槛提升 留学生“选调”公职受限?
  59. 莫桑比克示威抗议传用中国装甲车洗劫中国商店?
  60. 回应中国黑客攻击 美国制裁北京一网络安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