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乔石在“六四”到底投了什么票?

www.creaders.net | 2011-01-02 09:52:43  明镜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随着李鹏“六四日记”出版流産事件引起人们关注,他笔下的乔石究竟起了什么作用,也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赵紫阳在录音回忆录中曾说在政治局常委激烈辩论是否要镇压学运时,“乔石中立”“乔石没有明确表态”;但李鹏日记却说:乔石发言“明确表示‘四·二六’社论完全正确”。

    一般认爲,乔石在思想上是倾向于改革派的,但是他并没有坚决推进改革开放、促进民主法治的信念和性格。

    多年以来,对在“六四”前中央最高决策层发生重大分歧、分裂成两个对立面时,乔石究竟抱持什么态度,一直流传着他并不支持镇压的说法。2001年,香港明镜出版社出版的张良《中国“六四”真相》中文版中这么记载:

    1989年5月17日晚上在中南海举行的政治局常委会上,围绕是否决定“戒严”的重大关头,乔石发言说:“在对待学潮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再退让了,但如何了结这件事情,一直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所以,在戒严这个问题上,我很难表明支持或者反对的意见。”
张良随后写道:“在薄一波的提议下,五名政治局常委就戒严问题进行正式表决。结果是:李鹏、姚依林支持戒严;赵紫阳、胡啓立反对戒严;乔石弃权。”

    但笔者一位在中央机关当局长的朋友,曾告诉我说,张良的《中国“六四”真相》出版后,中国高层下令製作关于“六四”风波的内部专题片,组织副局级以上官员观看,统一对“六四”的认识,其中介绍说,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表决,只有赵紫阳一票反对镇压,胡啓立弃权,而乔石是与李鹏、姚依林一起投了赞成票。

    2009年“六四”20周年前夕,海外出版了赵紫阳的录音回忆录《改革历程》,其中写道:“(1989年)5月17日下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发生的争论。常委会五个人,赵紫阳和胡启立是一种意见;李鹏和姚依林是另一种意见;乔石中立。”“胡启立当时发言主张修改社论。乔石没有明确表态。”

    这里,赵紫阳也是认爲,乔石当时是“中立”的,没有明确表示支持或者反对,支持了张良的说法。

    但是2010年“六四”21週年期间传出李鹏的“六四日记”,关于乔石在是否同意戒严镇压的问题上,说法却截然不同。李鹏在5月17日这天的日记中写道:

    【下午4时,小平同志召集会议,讨论当前局势。赵、 李、乔、胡、姚和尚昆参加,王瑞林也在。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次会议。
赵讲,目前惟一办法是否定4月26日社论,与学生妥协,缓和下来。
我讲,26日社论是正确的,本来形势已逐步好转,但紫阳同志5月4日跟中央调子不一样,又重新点起火,以致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惟一办法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

    乔石同志发言明确表示“四·二六”社论是完全正确的。

    ……

    小平同志提出戒严后,会场的空气变得十分严肃,是各位常委对此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表态的关键时候了。我首先表示:我完全同意实行戒严,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姚依林同志也表态同意戒严。乔石同志点头表示同意。胡启立同志还是那一句话,对当前局势感到忧虑。只有赵紫阳表示反对,说这个方针我执行不了。】

    乔石的表态十分重要,重要性表现在,在历史上将以此确定“六四”镇压是否具有党内的合法性。对戒严、镇压的决定,赵紫阳的说法是五个政治局常委投票表决,乔石弃权,2比2,僵持;而李鹏的说法是:乔石是赞成的,胡啓立弃权,3比1,通过。按照前者,常委会并没有通过镇压决定,镇压不合程序;按照后者,镇压是常委会通过的决定。

    这两种对立的说法,二者只可能有一真。有分析家说,比较起来,李鹏的说法似乎更能为后来他在政治局常委中留任的事实所印证:在当时那种元老杀气腾腾的气氛之下,如果乔石骑墙不表态赞成镇压,怎麽能保住自己的政治局常委的位置?

    不过,也有人认爲,乔石留任,也并不一定证明他当时表态赞成镇压。有可能邓小平出于要守住改革派的阵地、保持中共十三大最高班子某种程度上连续性的考虑,就算乔石弃权,就算因此引起元老们不满,但是也决定容忍。因爲,新班子保留了李鹏和姚依林这两个缺乏改革精神的常委,又加进了同样缺乏改革精神的宋平,那么,就算新进来的江泽民和李瑞环都具有改革精神,也处于少数,只有保留乔石,才能势均力敌。而且,这个班子五个常委中已经撤下了赵紫阳、胡啓立两人,如果将乔石也撤掉,那么就更换了一多半,江泽民执政的合法性大打折扣,而江本来就在合法性问题上疑虑重重,心里发虚呢。

    乔石在权势炙手可热之际也比较低调,很少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全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提出打下自己印记的见解。人们对他有点摸不清路数。或许,正是这种神秘感,让人们过高估计他的政治实力,又让中国政治版图上的各方势力,都把让人捉摸不定的乔石,列爲自己的借用力量。

    这种情况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尤爲明显。乔石偶尔表露出来的言论,被人认爲“思想解放,作风开明”,海内外因而有不少人将制衡江泽民、拦截李鹏的希望,寄托在乔石身上,认爲他是胡耀邦提拔的“改革派”代表,“六四”之后在高层幸存下来的能够推进中国民主进程的领导人——当时有不少诸如“江落石出”之类的说法。1993年,乔石转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而全国人大在理论上,号称“中国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监督的重任,于是人们又希望他能让这个橡皮图章硬起来,形成权力制衡的格局,真正对推进中国的民主与法治起到作用。年复一年,人们希望乔石“该出手时就出手”,给江泽民一点顔色,给李鹏当头一棒。但是,年复一年,这种希望变成失望,最后变成绝望。到1997年中共十五大时,人们还希望时年近73岁的乔石不要退,为他最终还是退下惋惜不已,认爲是被江泽民和党内保守势力“逼退”的。

    但当时已经有人指出对乔石这种期望的虚妄,例如中国问题评论家、明镜出版社创始人何频就说过:乔石不是“大智若愚”,而是“大愚若智”。他在政坛上并没有雄厚的实力,不具备与江泽民、李鹏抗衡的力量,也没有与江泽民、李鹏抗衡的决心。

    分析家说,乔石比较正派,1992年,乔石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身分视察家乡,当地“父母官”因为他没有答应为家乡建设吃点小灶而大为不满。因为他不拉帮结派,党羽自然也就少。在中共高层,能够列爲乔石线上的高官,只能数出尉健行等数人,但尉健行也是同样的秉性,没有酒肉帮派,没有私情。虽然这是值得称颂的品格,但客观效果就是:尉健行也没有忠于自己的接班人,乔石馀脉就成了绝响。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