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文革时拜年 中国人说“祝早日见到毛主席”

www.creaders.net | 2014-02-22 15:02:42  凤凰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成立之初就十分擅长在春节期间广泛联系群众。1922年临近春节时,上海中共组织发动党员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会员,把一万多张贺年片分送给工人群众,并在市内沿街到处散发。有些人拾到贺年片后,大声惊呼:“不得了,共产主义到上海来了!”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中共领导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过的第一个春节,毛泽东宣布放假三天。为了让红军战士和群众欢欢喜喜过个好年,毛泽东特地发给每位战士三块银元,并派人到宁冈杀猪,挑运到茨坪,每人分三斤猪肉。对缺米少盐的困难户,另外分给他们米和盐。

  到了延安时期,开始有老百姓向八路军赠送春节物资。朱敏在《我的父亲朱德》一书中写道:“转眼春节快要来临,经常看见附近农村的乡亲们扭着秧歌舞,打着腰鼓,朝着杨家岭中央机关的驻地走来。农民们担抬着猪肉、羊肉和白馍,……给中央机关送来了春天礼物,也送来了延安民众热爱共产党和八路军的炽热感情。……”

  中共高级干部也开始在春节时向老百姓拜年。“大人们忙着四下里拜年,以毛泽东伯伯为主、爹爹为辅的中央领导人穿越在延安的大小机关和附近的乡村里。拜年队里有王稼祥、任弼时、王明、张闻天等领导人,他们从年三十就开始挨家挨户地拜年,每到一个老乡家,都要坐坐,拉拉家常。”朱敏回忆。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用公元纪年,但仍将传统的农历年作为法定的全国假日,统一放假三天。

  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从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并且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五反运动”。1952年的春节确实不同往年,上海松雪街蓉祥里弄口黑板上赫然写着:“朋友,你送过礼吗?这是否属于浪费现象。你收过礼吗?注意是否有贪污行为。”

  1958年是“大跃进”的第一年,群众性的大炼钢铁还没有开始,但消灭四害运动已经轰轰烈烈,这一个春节人们讲得最多的是“打破常规”四个字。一家医疗器械厂向上海老正兴饭店订了三桌年酒,报上说:“全厂二十余职工一致要求,少吃一顿年夜饭,可为国家省98元”,于是打破常规将酒退掉,改为开茶话会。

  1967年,中国开始“破四旧”,过“革命化”春节。上海一名叫章仁兴的造反派成员,在1月25日的《解放日报》上,以“革命造反派来信”的形式发表了春节不回家的倡议。报社配发的评论宣布:春节算得了啥!我们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的最盛大的节日来到了!四天之后,中央顺应“广大革命群众的要求”,发布了春节不放假的通知:“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新阶段……国务院决定:一九六七年春节不放假;职工探亲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暂停执行,以后再补。”

  本来是法定假期的春节就这么“不放假”了。在北京火车站,宣传车反复广播该通知,从包头去杭州的一个干部在北京转车时听到广播,立刻换了回包头的车票;上海一家油墨厂的领导打算把厂休调过来,让职工春节休息5天,结果因此挨了斗,罪名则是“软化大家的斗志”,年初一开完斗争会,造反派说:“今年这个春节过得才有意思”。

  “文革”期间最典型的过春节场面是:一家人围坐在毛主席像下吃年夜饭;饭前,要召开一次斗私批修的家庭会,做父母的会放下架子,和子女相互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儿女也可以向父母“开炮”;最后全家人把思想统一在“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光辉教导上。人们春节见面问好,也不说“恭喜发财”之类的传统吉祥话,改说“祝你今年能够见到毛主席”。

  十年动乱结束后,并没有立即恢复春节放假。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1979年1月17日,《人民日报》以题为《为什么春节不放假》、《让农民过个“安定年”》的两篇读者来信为信号,表明了政府对春节休假制度的回归态度。

  1979年大年初一上午,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乘专机离开北京前往美国访问,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来第一位访美的中国领导人。美国总统卡特为邓小平的访美举行了盛大的晚宴,邓小平在祝酒时说:“我们来到美国的时候,正是中国的春节,是中国自古以来作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而庆祝的节日……中美关系史上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就在这一年,中国一些省份开始宣布恢复春节休假。1980年,中国全面恢复春节休假制度。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