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胡耀邦逝世25周年纪念日之机,一度被坊间贴上习近平“密友”标签的胡德平旋即成为话题人物。与其相关的事件包括三大项:其一,胡德平4月上旬访问日本期间,曾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东京秘密会晤,日媒集中鼓噪着胡德平的秘密使命,即针对日本政府对中国的看法、中日关系等议题广泛交换意见,进而归国汇报给“相关人士”;其二,不同于其弟胡德华的高调反扑及为六四学生鸣不平,身为长子的胡德平在纪念日前后始终三缄其口,以至于《南方人物周刊》只能将旧闻重贴,以飨读者;其三,新华社记者王文志二度实名举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复又勾连起了人们对胡耀邦家族牵扯其中的记忆和想象,虽然后者已在风波骤起之时被“胡耀邦史料信息网”公开辟谣。
先说胡德平与安倍的秘密会晤。之所以此次会晤能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除了“秘密”二字本身勾连起的窥探欲外,主要还是拥有敏感身份的胡德平在敏感时间节点与敏感人物会面所致。第一个敏感身份,既有作为改革派“红二代”的成分,也有作为习近平密友带给公众的天然想象;第二个敏感时间节点,往小处着眼正值其父胡耀邦逝世25周年前后,从大处看则是中日关系剑拔弩张之时,尤其是在美国时不时插一脚后日本更是开始肆无忌惮大搞钓鱼岛宣传妄称为日本“固有领土”;第三个敏感人物,正是与胡德平会面的众多日本官员,因为对于目前并无官方职务的胡德平,日方却安排官房长官与其会谈,这在日本外交惯例中颇为罕见。与安倍的会面,就更可以演绎出诸多“秘密使命”的宫廷秘事了。
即便胡德平的系列秘密会晤属实,是否就可以冠之以习近平“特使”的头衔?答案显而易见。一方面,胡德平之所以在无任何官方职务的前提下能得到日本官方罕见地高规格接待,可能是受惠于其父胡耀邦。公开资料显示,胡耀邦多次提倡向日本学习,学习日本的改革精神、教育优先、科技创新,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1983年11月23日,胡耀邦启程访问日本,在东京经济界欢迎会上,胡耀邦邀请三千名日本青年于次年来中国访问一周,这也被看做是两国在80年代友好浪潮中非常著名的一幕重头戏。所以,胡德平今时今日的待遇,可能直接关联于胡耀邦的生前铺垫。
另一方面,站在习的立场上,早在十八大前与胡德平的一次秘密会面,被外界普遍解读为意在释放改革讯号,但因为事件引发的舆情日渐偏离正常轨道,故而胡德平在当局的暗示下变得收敛起来。很难想象,习会再次让胡德平这样一个符号性极强的人物担当与日秘密谈判的“特使”角色。再者说,胡德平已然成为改革派的扛旗人,虽然习已经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释放了足够份量的改革讯号,且随后成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进行统筹改革事宜,但作为根正苗红的红二代,习之改革也必然会以“永不变色”为前提,胡德平之改革只是提供参考而非构成一种胁迫和绑架态势。
所以,这场“特使”风波可能只是日本方面从官方到媒体一厢情愿的想法。2013年,日本内阁官房参事谷内正太郎、饭岛勋,以及外务省事务次官斋木昭隆先后访华,均冠以“特使”名号,被认为意在与中方协商破冰之条件,不过协商不仅没有任何成果可言,中日关系一度甚至急转直下。此次日媒集体鼓噪给胡德平扣上“纽带”和“特使”的名号,可能也是考虑到日本朝野对胡德平的较高认同。按照《南华早报》的剖析,日媒瞄准的可能是胡德平与中南海高层依然保持着紧密联系这一项。早在2004年,中日“政冷经热”期间,胡德平曾率领中国民营企业家代表团访日,与日本政商两界重要人士会谈,那次访问被外界赋予改善两国关系的政治意义。
不只是日媒,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洪也从中读出了正能量——胡德平以民间身份去了解日方的意向表明中方在探索打破两国关系僵局的新模式,即藉由民间高端人士传递改善关系的信号,使两国关系获得相应的正能量。但是在同门不同派的朱继东看来,为了扰乱视听,日本故意把民间交往政治化以达到卑鄙目的,胡德平为何曲意迎合日本?末了,这位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还不忘临摹网络语气喊一句:胡德平,你凭啥代表中国?
胡德平确实代表不了中国,但在胡耀邦事宜上却可以代表家父说几句话。只可惜这一次,胡德平可以代表的周年纪念日没有代表,本不想代表的问题上却“被代表”。将前后对比起来看,又一种颇具阴谋论色调的揣测随即浮出水面——胡德平正是为了绕开“可代表”的家父诞辰才选择了“被代表”的访问。当然,这也可能只是大陆媒体一厢情愿的想法,至于真相如何,恐怕也只有当局者才了然于胸。如同胡德平曝出的发生在秦晓和孔丹之间的“红二代”内斗戏,旁观者看得热闹非凡,凭借超能想象力还原着对骂的场景,局内人则哑然一笑,因为场外的发挥和演绎远比场内的口水之争精彩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