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习近平用数据和事实“回击”拜登

www.creaders.net | 2014-06-14 22:01:41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国副总统拜登(Joe Biden)5月28日在 科罗拉多州美国空军大学发表演讲称,中国没有创新精神,甚至无一创新产品、无一创新项目。对于拜登的讲话,不但全球舆论躁动,中国更是各界哗然。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则是用数据和事实“回击”拜登。

  指斥中国缺乏创新精神,似乎已成为拜登的习惯。拜登抨击中国无创新并非首次。2012年3月他便在艾奥瓦州表演讲时讽刺中国缺乏思想自由故而难有创新;12月4日拜登访华时,又曾对申请签证赴美的中国年轻人说,只有在自由呼吸的时候才能有创新;2011年9月,刚刚结束访华的拜登,便曾在《纽约时报》刊文大谈中国无创新。

  中国到底有无创新能力呢?在6月9日两院院士会议上,习近平表示,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习近平指出,中国先人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等,一度让中国居于世界强国之列。虽然明代后期,封建统治者一度夜郎自大、闭关锁国,让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渐行渐远。但中国掌握政权后,中国又迎来了科技春天。习近平列举了超级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高性能计算机、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一系列创新项目。习近平更直言,中国科技发展方向是创新、创新、再创新。他指还出,恢复中国创新力不仅是战略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习近平的讲话,有评论称,习近平释放出了誓要做创新领导者的信号。

  中国智能电网技术世界一流,美国则处于第三世界国家水平

  事实上,中共十八大已将科技创新提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习近平上台后,他更表现出对科技实力、创新能力的空前重视。盘点习近平任内的国内行程,不难发现,视察高科技行业、呼吁创新能力的报道,可谓频见报端。

  习近平2012年12离京出访首选广东,期间他一度要求企业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科研院所和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习近平更对其青睐有加。2013年,习近平曾访问参观中科院、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山东农科院,期间他连番呼吁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2013年3月两会上,习近平曾20次提到创新这一字眼。2013年9月,习近平将政治局委员第九次学习地点从中南海搬到中关村创新示范中心。2014年6月,习近平出席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倡导工程科技创造未来。

  而上海自贸区2013年宣告成立,则是中国“制度创新”的一大印记。但面对习近平班子的决心和意志,拜登视而不见。在分析人士看来,或许拜登对中国认识还停留在几十年前。邓小平主政中国时期,虽然中共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但受制于技术落后、根基浅薄的现实,中共推崇科学技术以引进为主、自主为辅。后来的江泽民、胡锦涛虽也曾强调创新,但还是基本沿袭了邓小平的思路。

  对比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科技观”,习近平更加强调自主创新。在两院院士讲话上,习近平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习近平还直言,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中国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

  拜登一直认为,专制体制限制思考、禁锢创新,所以中国注定没创新。这种思维在美国政界一直很流行。2012年3月,前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Jon Meade Huntsman)曾赞许印度的“自由度”;2012年7月,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Hillary Clinton)曾力抬蒙古是亚洲民主典范。但现实却是,中国经济一直让印度难望项背,蒙古经济发展完全受惠于中国。

  其实,将思想自由和创新能力挂钩的思维,本就是谬论。何况,中国在习近平上任后,自主创新项目和创新能力已悄然提升。全球管理咨询公司博斯公司(Booz & Company)2013年10月发布《2013年全球创新1,000强》报告显示,中国正在重新成为创新大国。研究显示,在2013年全球创新1,000强榜单中,共有75家中国企业,总研发支出达到了205亿美元,比2012年50家中国企业上榜、总研发支出151亿美元分别增长了50%和36%。

  多数人认为,中国创新倾向于复制现有产品并对其作出改进,但博斯公司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企业中“需求搜寻者”(率先采取行动,着重开发新产品的企业)的比例更高。博斯公司指出,微信是中国式创新的绝佳案例。

  此外,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2013年对欧洲商界领袖们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67%人认为10年后中国将在创新方面赶上或超过欧洲。英国《自然》周刊网站2014年1月8日刊文惊叹“中国科技研发强度超过欧洲”。

  但这些依旧难撼拜登对中国创新能力的立场。拜登如此执着,除了“偏见”,也与当前美国领导力衰退密不可分。拜登5月28日抨击中国无创造力的当天,奥巴马在西点军校发出了“美国要再做100年世界老大”的呼声。当前中国军事经济强势崛起,积极进取外交正颠覆旧有国际格局,而美国在叙利亚、乌克兰、巴以问题、朝鲜问题等国际事件影响力上却骤然下降。美国国内以及国际盟友们开始质疑美国的领导力,这种局面下,拜登搭档奥巴马出面“打击”中国,其意图显而易见。

  诚然,中国曾经的“山寨特色”,的确一定程度上给了拜登抨击中国的口实,但中国创造能力绝不能被无情棒杀。拜登缘于“偏见”或“解气”抨击中国无创新,只能过过嘴瘾罢了。陷入经济转型升级“阵痛期”的中国,大推创新已是必走之路。缘于习近平对创新能力紧迫性、危机性的认识,拜登的言论注定不会有立锥之地,也注定只会沦为国际笑柄。  (骆都 撰稿)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