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国内著名的航空航天技术论坛《航空航天港》微博发文简介了国内前期方案论证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这篇博文内容来源于《航空学报》的一篇公开论文《新一代多用途载人飞船概念研究》,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写作。可以视为中国首次公开新一代载人飞船的概况信息。
据上述论文描述,目前我国只有长征2F一种载人火箭,经适应性改造后长征5和长征7火箭也可用于发射载人飞船。由于新一代载人飞船技术指标高于“神舟”飞船,整船重量也将显著增加,长征2F火箭已不能满足新一代载人飞船的发射要求。初步分析,经适应性改造后长征5和长征7火箭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进入近地轨道的能力分别为14吨和20吨。
论文中列出国外载人宇航任务示意,可见都已经不再采用“土星5号”尺寸的超级火箭将宇航员和登月舱等一起送入轨道的设计,而是用重型火箭和载人火箭分别将宇航员和登月舱送入轨道,对接后飞往月球,甚至火星的方式。中国未来的登月计划乃至登陆火星计划可能也将用这种方式来实施
对应于两种运载火箭(长征5号和长征7号)的新一代载人飞船重量分别为14吨和20吨,飞船采用模块化设计,两飞船返回舱完全相同,推进舱携带不同重量的推进剂以适应不同任务需求。飞船的主要技术特点为:
1)成员人数:2-6人;
2)再入速度:适应第二宇宙速度再入;
3)自主飞行:大于等于21天;
4)停靠时间:大于等于2年;
5)速度增量:14吨飞船800米/秒,20吨飞船1700米/秒;
6)任务支持:14吨飞船支持近地轨道、小行星与火星任务,20吨飞船支持登月任务;
7)构型:两舱构型;
8)气动外形:返回舱采用钝头体外形;
9)逃逸方式:自备动力逃逸或逃逸塔逃逸;
10)再入热防护材料:低烧蚀轻质防热材料;
11)返回舱主体结构:整体壁板结构;
12)回收:群伞+气囊,具备海上和陆地着陆能力;
13)发电:光伏发电系统;
14)GNC:高精度导航敏感器,喷气控制;
15)测控通信:具备黑障通信能力;
16)可重复使用:主要通过着陆减损设计来保证可重复使用设备在着陆过程中受到尽可能小的冲击。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习的贺信曝光 他断然拒绝了北京 |
2 | 社死!她在海滩自慰被捕,视频公布网友怒怼 |
3 | 终于:以哈战争,将彻底改变西方对穆斯林态 |
4 | 中南海惊现大凶之兆? |
5 | 看懂了这张“幼儿园毕业照”,你才懂了中国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
热门专题 |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突发:轮系美女大V蕭茗发表声 | 金复新 |
2 | 老钱:美国乱象之根源 | 老钱 |
3 | 为何中共的病毒总是爆发在台湾 | 山蛟龙 |
4 | 为基辛格驾鹤西去烧张冥币 | 阿妞不牛 |
5 | 基辛格的“功过” | 远方的孤独 |
6 | 美国的格局:该不该有挺川建制 | 不合群 |
7 | 上海交响乐团指挥陆洪恩哼着《 | 体育老师 |
8 | 我们这一代的痛 | 艺萌 |
9 | 烤羊排/羊架 | 老冬儿 |
10 | 缅怀胡耀邦 | 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