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华尔街日报:北京降息背后隐藏了什么

www.creaders.net | 2015-05-12 10:26:00  华尔街日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尽管中国在过去六个月中三次降息,中国官员仍然坚称货币政策为中性。但有一些经济学家却有不同看法,种种迹象表明北京决策层关于新的经济刺激方案正在酝酿之中。

  综合媒体5月12日报道,经济下行压力和融资顽疾迫使中国央行半年来第三次降息,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降至逾二十年低位,同时扩大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接近大功告成。这次降息后,市场对资金定价的关注将逐步从存款利率过渡到货币市场利率,后者将起“定盘星”作用,甚至是未来央行引导实际利率下行的核心关键指标。此次降息主要为发挥逆周期宏观调控工具作用,亦是为了发挥货币政策的预调与微调职能。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可以达到改善实体经济部门财务状况的政策效果。

  这次降息后,市场对利率的定价关注应从存款利率过渡到货币市场利率,后者或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未来央行引导利率的核心关键指标。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变化,外汇占款趋势性减少,而基础货币投放主要途径改变,货币市场利率对定价的指导意义更为重要。基础货币投放从以往依赖外汇占款变为央行主动注入流动性(无论是降准、MLF、SLF还是公开市场操作),这些主动性注入的资金都不再是存款,甚至有的直接是在银行资产端派生的(比如降准)。在货币增速持续回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偏强的背景下,只有引导实际利率下行,货币条件才有可能得到改善,才有望刺激经济的复苏。

  不过,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认为,尽管中国在过去六个月中三次降息,中国官员仍然坚称货币政策为中性。中国仍然在努力应对2008年刺激方案的持续影响,因此一直避免提及大规模货币宽松措施。但经济学家却有不同看法。瑞穗证券(Mizuho Securities)经济学家沈建光称,相信中国正在酝酿新一轮的大规模刺激方案,规模与2008年的人民币4万亿元刺激方案相当,而大规模货币宽松措施将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部分。中国政府2008年末宣布了一项刺激方案,帮助中国经济摆脱了全球性衰退。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不必要的投资项目,产能过剩和政府债务激增。中国经济再度需要提振。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放缓至六年低点,4月份的早期指标(包括令人失望的贸易数据)预示第二季度经济开局疲软。

  在过去六个月中,央行已经三次降息并且两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中国央行还通过其他流动性工具提供了接近人民币1万亿元(合1,611亿美元)资金,这些流动性工具中包括抵押补充贷款(PSL),这是一项新信贷工具,设立的初衷部分是为了增加银行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贷款。瑞银(UBS)经济学家称,随着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棚户区改造的融资支持,仅PSL这一项工具2015年的流动性规模就可能超过人民币1.5万亿元。对这些刺激措施,瑞银给出了略微不同的解读。在中国央行4月末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整整1个百分点之后,瑞银称此举是一项重大政策宽松。但政府对政策贷款施加影响更具刺激作用,在中国政府过去几天宣布的一揽子政策支持中,刺激作用较大的是增加政策银行放贷的计划,同时辅之以国家资本和流动性的注入。

  与此同时,中国央行官员仍坚称货币政策没有任何变化。无论官方如何表态,经济学家并不认为5月10日的降息是这轮刺激措施的终点。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的胡伟俊(Larry Hu)称,还将会有更多针对房地产市场和基础设施开支方面的政策支持。这次的刺激措施还有其他一些不同的地方,例如利用股市的上涨来增强中国经济引擎的动力。区别这两轮刺激举措的最重要因素是,这次中国政府依靠股市来为刺激方案提供资金,而2008年的刺激措施靠的则是银行贷款。中国决策者似乎愿意容忍股市出现一些非理性繁荣,这也是为了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中国企业目前正面临国内外需求疲软的困境。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