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告人民币币值“不再被低估”,此举相当于在关键时刻对北京方面和人民币投下一大信心票。同时也加剧了IMF成员国与其最大股东美国意见分歧。
综合媒体5月27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告人民币币值“不再被低估”,在连续10多年批评北京方面严密管理汇率之后,这标志着一个重大转变。此举相当于在关键时刻对北京方面和人民币投下一大信心票。这也使IMF与其最大股东美国意见分歧,美国坚持认为,中国继续从美国认为“显著低估”的人民币获得不公平贸易优势。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指出,自10年前人民币被允许在一个狭窄的区间向上浮动以来,其兑美元汇率已升值25%,即使过去一年美元相对于其它主要货币走高,人民币也保持了兑美元汇率稳定。但是,许多经济学家(截至5月26日IMF也在这个阵营)一直认为人民币被低估,并认为北京方面一直以来对汇率的严密控制,是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得以崛起、以至于现在是世界领先贸易大国的一大因素。
对中国经济的定期评估结束后,IMF第一副总裁戴维•利普顿(David Lipton)在北京发表讲话时表示:“尽管人民币低估过去是造成巨大失衡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我们的评估是,过去一年的大幅实际有效升值,已使人民币汇率升至不再低估的水平。”舆论普遍认为,IMF的这一转变是重要的,因为它标志着自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IMF首次不认为人民币被低估。这也预示着,人民币有可能在2015年晚些时候被纳入用于确定IMF事实上的货币——特别提款权(SDR)价值的由少数主要货币组成的货币篮子。
与此同时,得益于中国政府推动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的积极举措,人民币现在已超过日圆和港元,成为亚太地区与中国之间贸易中最常用的支付货币。支付服务供应商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 简称SWIFT)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人民币的使用量占亚太地区与中国之间支付额的31%,三年前的比例为7%。
随着亚洲国家与中国大陆以及香港之间的直接贸易活动与日俱增,人民币逐渐成为最主要的支付货币。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中国的多项举措:中国在全球各地开设了人民币清算中心,并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还向外国投资者发放了投资配额。SWIFT的数据中不包括央行之间的货币活动。人民币4月成为加拿大与中国大陆以及香港之间最常用的支付货币之一。中国最近在亚太地区设立了四个人民币清算中心,进一步推进增加大人民币使用便利性和范围的计划。SWIFT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在中国大陆与新加坡、台湾、韩国和菲律宾之间支付额中的占比超过50%。
在华盛顿,一名美国高级官员表示,尽管美国欢迎人民币近期的升值,但美国仍然认为人民币被“显著低估”,中国对美国和其它国家的贸易顺差就是强有力的证据。目前,中国已经公开表示,愿意让人民币加入美元、日元、欧元和英镑的行列,共同组成SDR篮子——此举将意味着人民币被承认为一种官方储备货币。
尽管加入SDR篮子主要是象征性,但象征的意义却很大。这是对中国在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中地位不断上升的再次认可。这也是一种标志,突显出中国正多么迅速地按照中国央行的改革政策,采取措施解除资本管制。更重要的是,人民币作为可投资货币的地位也在上升。而IMF对中国希望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表示欢迎,利普顿也明确表示IMF的立场,即人民币被纳入SDR篮子“不是‘是否’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