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讀者網 > 中國瞭望 > 正文  

毛澤東周恩來翻臉,十大元帥這樣抉擇

www.creaders.net | 2015-10-14 00:18:55  多維 | 0條評論 | 查看/發表評論

  假如毛澤東與周恩來翻臉,中共開國十大元帥,堅決站在周恩來一方的是朱德、彭德懷、賀龍、劉伯承、陳毅、徐向前、聶榮臻;堅決站在毛澤東一邊的只有林彪一人;立場在兩可之間的是羅榮桓與葉劍英。本文摘自2007年12月26日愛禪小屋博客,原題為《如果毛周分手,十大元帥如何選擇》。

  十個元帥在毛澤東和周恩來徹底翻臉的情況下,有幾個會跟誰走?

  讓我們來看看周恩來在中國軍隊巨頭中的地位,以及中國共產黨軍隊和周恩來之間的關係。

  朱德

  其實這個不必多說的了,倘若毛與周,以死相拼,朱德會站在誰的一邊?毫無疑問大家知道是周恩來,原因太多太明顯了。要說就將歷史錄像倒播,從朱德去世開始看,朱德去世前忽然開始抓權,高呼不再糊塗,不再軟弱,要用生命殘餘的微弱之火,繼承周恩來的遺志,和四人幫斗,搶回權力。這已經是舉世共知的了。四人幫後面就是毛澤東,這表態是非常明顯的了:朱德究竟在周毛之間選擇誰。

  朱德與毛澤東在建國後,建國前,紅軍時代,矛盾就非常的多,朱德在當軍長的時候就多次干不下去,要和毛澤東鬧分家,搶指揮權。朱德軍事理論上面蓋着的那層封皮,鮮明地寫着毛澤東軍事理論集,對此朱德和軍隊核心,心裡一清二楚,井岡山,反圍剿,長征惡戰,抗日,解放戰爭,南泥灣,究竟都是誰的理論,誰的指揮,朱德恐怕比誰都清楚。忠厚的朱德心裡早就對這個湖南政委噁心透了。

  總所周知,朱德一向對毛澤東是忍讓的,以至到了建國後主動放棄一切權力,在周恩來的所有鬥爭問題上也不出頭,是性格讓他如此忍讓,還是忠厚的他為了顧全大局,為了黨國的團結,才看的開,讓的痛快。如果是這樣,1976年,人老力衰還何必與眼盲氣短,後事未平所以窮凶極惡的毛澤東和四人幫相左呢?結果,就是被感冒奪取了性命。

  原因很簡單,因為一直以來,是周恩來叫朱德隱忍,朱德是遵循周恩來的命令忍讓毛澤東,任何事情不發作,不反抗。周恩來才是朱德心目中的火把,永遠的上級。周恩來死了,朱德自然也沒有什麼可忍的了,而且朱德看到周恩來是怎麼被延診拖死的。大家可以去翻閱一下朱德在周恩來死後發脾氣,跺地發誓不再忍耐要出面的那些詳細描述,出自不同背景身份人之口,但是內容大同小異。

  朱德,毛周大戰的話。自然是站在周恩來的一邊的。

  彭德懷

  有的意見認為彭德懷是周恩來的人,因為彭德懷朝鮮回來以後是周恩來主動提拔上去主持軍委工作,當上了常務副主席的。而後來周恩來和彭德懷走近了,毛澤東就把剛還在高崗那淌混水裡面弄的灰頭土臉的林彪匆匆忙忙的提拔上去,當了政治局常委,當了國務院第二副總理(僅次於陳雲,而陳雲,當然是黨的副主席,30年代到文革前都是政治局常委),最後還當了共產黨的副主席。在黨內遠遠超過了彭德懷,這就造成了,彭德懷在軍中是常務副主席,主持軍委日常工作,軍隊的二號人物,國防部長。但是在黨內卻低於另外一個軍委副主席的地位,在政府裡面,彭德懷作為內閣的分管軍事的國防部長,居然只是第三副總理,低於什麼部都不管的第二副總理林彪。這就是毛澤東給彭德懷的難看,也埋下了廬山彭德懷對毛澤東發飆的伏筆。

  由此有人推出,彭德懷一向是周恩來的人。

  這不對。

  那倒過來說,彭德懷是毛澤東的人呢?彭德懷以前總還是毛的人吧,彭德懷在紅軍不過是個軍團長,和董振堂,許世友,林彪,羅炳輝,陳海松,程世才一個級別的人,是毛澤東把他拉攏了,越過了紅軍第一主力首長林彪,升級為了中央方面軍副總,制衡着朱德,這能說明彭德懷是毛澤東的人了吧。而且由於毛的提拔,彭德懷一直對張國燾是充滿着敵視,而朱德對張國燾則是沒有特別的厭惡。不是彭德懷的覺悟有多高,而是毛澤東和彭德懷地位的提升是密切相關的,而張國燾則給不了彭德懷那些毛澤東能給的東西。彭德懷親毛而仇視張,也是勢利而自然的。這個和林彪之親毛是同一道理。

  那麼是否彭德懷就是毛澤東的人,周毛大戰就站毛的一邊呢。

  也不對。

  都不對的兩個看法就是因為沒有從彭德懷在中國軍隊中的掌握份額來看。

  中國共產黨的軍隊主要有周恩來的八一南昌起義部分,這部分是正規職業軍隊,戰鬥力和武器裝備都是及格的,正規的。還有就是毛澤東秋收起義部分,這部分是農民武裝為主,訓練裝備都是毛坯,上戰場是危險的,打游擊是可以的。但是一直以來沒有提及的第三部分就是彭德懷的平江起義部分,這部分是由地方軍閥的舊部隊帶領過來的,裝備是一般的,訓練是正規的,比起盧德銘毛澤東的部隊,平江起義部隊是強多了。平江起義的部分不是右江起義,百色起義那些小玩意,也不是黃麻起義,寧都起義那些後起之秀,前者規模影響小,在後來解放軍中也沒有什麼血脈和人脈。後者資格淺,規模隨震撼,但是由於時間晚,完全喪失了在中國共產黨軍隊中享有乾股資格的機會。

  總之持有中國共產黨軍隊乾股的只有三個大股東,毛澤東為首的秋收股東,周恩來朱德為首的南昌八一股東,其中朱德的法人資格一直為周恩來代理了。剩下的只有彭德懷為代表的平江股東。至於張國燾的四方面軍和賀龍的二方面軍也只是南昌股東周恩來下面派出去發展的兩個上市公司。到了最後毛澤東要收拾下面這些樣子雖然龐大的集團的時候當然是自有辦法,因為在乾股權方面,第二,四方面軍根本不具有與毛角力的資格,軍事上固然無法解決,政治上卻是有辦法。

  好了,說到這裡,我們就看到彭德懷具有的獨立性,這就告訴了大家為什麼彭德懷是二元帥,因為他本來就是軍隊裡面第三股東,大哥毛澤東不參加評比,二哥周恩來派朱德代表評比,彭德懷自己上的話自然就是第二。彭德懷在毛周之間並不是誰的部下,也沒有一定要站在誰的一邊的必要。

  建國後周恩來是拉彭德懷的,但是彭德懷未必總是買周恩來的帳,我們常聽說到彭德懷罵周恩來是雞婆,周恩來一事無成之類的言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十大元帥中沒有一個其他人是這樣說周恩來的,唯有彭德懷,最好的解釋就是彭德懷和周恩來根本不是上下級的關係,也不是引路人和被引路人的關係。最多就只是盟友的關係。

  那到底毛周要是圖窮匕現了,彭站誰一邊呢,按歷史後來發展看,肯定就是在周的一邊,很簡單,毛要幹掉彭了嘛。

  廬山會議之前呢?其實也是站在周的一邊,因為周主動獻出了自己軍委的寶座,將從建黨以來一直斷斷續續把持的軍事上下最後決心者這個權柄拱手讓給了彭德懷,而在另外一方面毛澤東不斷的給林彪的直升機添油扇風,將林彪越提越高,完全將彭德懷當成周恩來同黨來壓制,這使得彭德懷沒有任何選擇只能以政治局委員的身份加盟周恩來的陣營。因為彭德懷軍事地位崇高,但是黨內地位是很脆弱的,一輩子不過是政治局委員。

  結論,彭德懷站周恩來一邊。

  林彪

  林彪倒是沒有什麼可以寫的,林彪就是要站在毛澤東一邊的。因為林彪的浮沉和毛澤東息息相關,沒有毛澤東的地位就沒有林彪的地位。早期林彪是被朱德作為軍事領袖培養的,朱德的後面其實就是周恩來,周朱培養的林彪就是軍事首領,只有到了毛澤東手裡,才賦予他政治上的地位,將他向政治巨頭方面培養。

  注意,是培養,這兩個字註定了林彪的輩分,也就註定了林彪在周恩來手下是永遠不可能達到他在毛澤東手下幹活的地位的。所以毛澤東說的是正確的,林彪站在毛澤東的一邊。

  賀龍

  賀龍與周恩來的關係,大家都知道比與毛澤東的關係密切,對於毛澤東說來是一種對上級領導的尊重和畏懼。換了朱德當主席,我想賀龍一樣會拿出舊社會軍閥兵頭那套油路子來對付的。

  可惜毛澤東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特別是遇上周恩來與賀龍這個袍哥結義後的情況下。

  在政治上,賀龍開始是不認識毛澤東,早期是與毛澤東沒有相干,更加沒有友情可言。對周恩來則完全不一樣,周恩來是拉朱德入黨的推薦者,也是賀龍的入黨證明人,也就是說在共產主義道路上,周恩來是朱德,賀龍的引路人,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層最原始的關係,是最穩固的,也是毛澤東最忌憚的。這就是為什麼後來賀龍得罪毛澤東最淺,但是卻死的最早的原因。賀龍,陳毅,朱德,是周恩來在軍隊裡面的鐵三角。

  但是相對來說,賀龍卻是在軍隊裡面乾股分量最少的人,也反映在了評銜時候賀龍系統占的份額小的可憐上。因為朱德是周恩來股東主要成員,陳毅是南昌股東在軍隊政治上的代理人。而賀龍雖然以新黨員身份領導了不成功的起義,但是很快就被打發出去弄了一個借殼上市的公司去發展,無論發展的怎麼樣,一輩子都只是算大股東下面的一個分股東。直到,彭德懷倒霉,平江股東徹底崩潰,南昌和秋收股東兩分了軍股,賀龍才被推上了前台,和毛澤東手下的林彪平分了軍委的領導權。這自然是很難融洽的,無論林彪身體怎麼樣,這病不是林彪身上的病,是毛周心裡的病。病起來首先死的肯定是前台的小夥計,也就是林彪,賀龍。看明白了吧,賀龍,林彪這樣的巨頭,在毛周身前,也只是一個小兵。

  賀龍,是因周而昌,因周而亡。毛要滅他,周要保,賀不傷毫髮,周不保了,賀立馬就焉。

  賀首先在文革起來就頂毛,什麼主席啊,我上不了綱啊,這樣徹底與文革攤牌的話,恐怕就是證明自己立場的證據。至少在毛澤東看來是,果然隨後江青馬上在清華宣布要動賀小龍的爸爸。

  其實賀龍不知道,他即使不站出來保護八一股東,毛澤東也首先要動他,因為在各八一股東中最弱的就是他。

  賀龍,是站在周恩來一邊的。

  劉伯承

  在元帥中,周恩來還有兩個在政治上地位很弱,但是軍事上造詣一流,戰功最盛,而且還有同一個相同點:門生部下遍及全軍每一個軍職,單位。這兩人就是四帥劉伯承,和徐向前。

  信不信他們是周恩來一邊的隨便,但是說他們是毛澤東一邊的恐怕是沒有人相信了。因為這兩個人都是被毛澤東整治的七葷八素,時刻被毛澤東提防的人。

  其實這兩人和周恩來的淵源也是至深的。

  先由劉伯承說起。

  劉伯承和賀龍其實是一樣的,也是軍閥出生,參加共產黨軍隊以前已經是將軍,是周恩來最終將他們拉進了共產黨的大門。劉伯承和葉挺在南昌起義裡面也是起作用的幾個人。所以明顯的劉伯承是南昌股東裡面的,不過劉伯承一向對政治不感興趣,此不感也可謂是不敢,特別是在周恩來主持的軍事部(當時共產黨軍委的稱呼)的安排下送去蘇聯留學以後,對政治更加是不寒而慄。

  可最倒霉的就是留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在寧都會議毛澤東最需要一隻手的時候給了毛澤東一隻腳。雖然連腳印都沒留下,但是那已經表明了自己的陣營,毛澤東不是小氣的人,但是毛澤東明白了劉伯承的歸宿。

  劉伯承在紅軍時代一直是南昌股東裡面唯一可以依靠的軍事支柱,朱德由於主持中央紅軍,困身於上層政治鬥爭,在實際軍事策劃中沒有辦法分身,常常就是劉伯承策劃,這就是總參謀長。

  看紅軍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劉伯承的總參謀長總是做不長,周恩來把他扶上去,很快就會被換下來,換誰?葉劍英。然後葉劍英當然也做不長,很快又換回劉伯承。如此來來回回,不斷反覆。這不是我編造的,網上隨便查看黨史資料。這就是兩派鬥爭激烈的結果。

  到達了延安以後,南昌股東下面的分股東張國燾的那個上市公司雖然大,但是沒有政治地位,很快就被毛大股東玩垮了,所以大家看見兵和槍算個屁,玩軍隊講的就是資歷,講的就是歷史。

  本來就是一個借殼上市,現在又變回了一個空殼,這個空殼又給誰管呢,周恩來是何等精明的人,當然還是給南昌股東的人管,歷史書上教導,劉伯承和四方面軍大部分幹部戰士同為四川人,所以由四方面軍餘部(實際就是殘部)改變的129師歸了劉伯承領導。實際上劉伯承作為南昌股東在中國軍隊總指揮系統的代表,再帶回自己下面一個分公司的殘餘,是再正常不過了,與他籍貫何故?不過毛澤東也借着籍貫這個理由派來了另外一個四川人當政委,就是鄧小平。

  解放戰爭劉伯承算是沒有什麼戲。到了後來批評教條主義,用的是平江股東一派,斗到了南昌起義裡面的理論學究派,這本身就可以寫另外一篇文章了。不過這一次鬥爭,本來就是農民流寇出身的秋收股東徹底出了一口惡氣,把素以職業軍人出身的南昌八一股東裡面最理論的台柱給打的從此在軍隊消失了。看起來只是輕描淡寫,但是出手力度是巨大無比,大至徹底改變了中國軍隊日後的發展方向。另外這次秋收股東是聯合了平江股東兩乾股股東對付一股東,南昌股東勢力再大也一時招架不住了,只好放棄了劉伯承這位四帥,另外還有就是下面分公司二方面軍的二掌柜蕭克以及其他一堆嘍囉。

  從此劉伯承固然消失,南昌派暫時消退的那部分權力真空就被兩個模稜兩可的人填滿,一個是對毛親近帖服,對周也秋波微送的兩面人葉劍英。另外一個就是井岡山上下來,苗根正紅的秋收派但是後來完全被平江派折服的黃克誠。

  劉伯承最大的作用就是為南昌股東提高最高層次的理論系統支持,沒有具體的公司和勢力,所以在理論方面的地位被打壞了以後就再沒有起來過,故而無論在毛周之間站那一邊都是微不足道的,政治上劉伯承只是比賀龍更弱的一個,幾乎弱到可有可無的地步。

  儘管如此,毛周之爭中,劉伯承站的還是會在周恩來的一邊。

  陳毅

  陳毅很多人看不起,說其軍事造詣怎麼樣怎麼樣,最有名的就是什麼所謂的詩人之中稱軍事家,軍事家之中稱詩人一說,還有就是軍事不是倒數第一也倒數第二,第三之類的說法。殊不知道,軍銜到了元帥這一級別,在中國共產黨軍隊裡面根本與打仗沒有關係。只跟當初軍隊的股份占有量有關係。

  陳毅胖子一個,跑也跑不快,槍也打不准。但是人們不知道的是其在南昌八一股東中政治力量是巨大的,是盡次於周恩來,朱德的三爺,也就是在南昌股東元帥中的二哥。這就是毛澤東文革中對周恩來說的那句“要是你連外交部都保不了,連陳毅都保不住,那你自己也保不住。”話的由來。陳毅向來是南昌系的臂膀,周恩來的鐵哥們,這不是從個人感情出發決定的,而是有陳毅的身份和股份決定的。所以陳毅在文革無數次向毛澤東本人發飆,揭了毛澤東紅軍時代,延安時代的老底一次有一次,卻總還是沒徹底完蛋,最後只是被毛用修理周恩來的拖延治療法讓癌症收拾了他。最終極的原因還是因為有周恩來的死命撐,這是非常明顯的,文革中周恩來保陳是出名的,張霖之可以被鞭子抽死,賀龍可以被灌葡萄糖毒死,但是陳毅要是被搞噴氣式,被紅衛兵打,就必須從周恩來的屍體上踏過去,要知道周恩來親自對外國客人宣布過,在516要搞到他頭上,要揪他的時候,軍隊的人出面,保護了他,開了槍。要從周恩來身體上踏過去揪後面的人,恐怕自己早已經先變成屍體了。所以周恩來不惜把自己弄成慢性心臟病,也得保住陳毅。不是做戲給紅衛兵和謝富治哪些嘍囉看,而是給毛澤東看。陳毅也不負眾望,在文革中一直不斷的唱對摺,在四人幫林彪面前擺老資格,揭老底,玩老黃曆。陳毅放炮的膽子不光是自己的資歷和南昌股東的支持所決定的,更是由自己擁有的股份決定的。

  那陳毅自己有什麼股份呢,首先陳毅沒有像周恩來,彭德懷那樣發動起義,沒有自己創建屬於自己的部隊。但是不代表陳毅就沒有根基。首先我們得意識到陳毅除了代表着南昌八一股東以外,還代表着元帥以及中國共產黨軍隊巨頭中的一個重要派系,海歸派。陳毅就是海歸派在軍隊的領頭人物。陳毅雖然沒有能及時建立起來自己的軍隊股份,而且在每一次歷史性時間中總是慢了周恩來半步,結果周恩來無論在哪裡都成了元勛,大股東,但是陳毅也僅僅是慢了半拍而已,沒有當成了大股東,大股東集團裡面的核心是跑不掉的。況且陳毅自從在南昌起義後趕上了周恩來的隊伍以後,就認準了周恩來就是自己的大哥,就是自己的將來,從此就把自己的命運前途和周恩來的綁在了一起,所以我們看到,從紅軍時代開始,每次周恩來挨整,陳毅必定挨整,陳毅挨整了,必定意味着周恩來那邊也在面臨滅頂之災。

  為什麼陳毅把寶押在了周恩來身上?大家忘記了,周恩來本人就是海歸派的幫主,中共巨頭們很多都是周恩來在海外就認識的,大部分還是其手下。

  陳毅在紅軍時期開始就被周恩來派到了井岡山的紅四軍,當朱毛紅軍的政治部主任,接手全軍政治工作,成了三號人物,後來更代替周恩來,直接取代了毛澤東,紅四軍頓時變了朱陳紅軍。有了這樣的資歷,陳毅自然有肚子可以藐視林彪,至於黃永勝之類,那是根本不認識的。

  後來,共產黨部隊分為了北方的中央局領導的八路軍,和南方長江局領導的新四軍,長江局最高領導名義上是王明,可是王明自己清楚自己那雙手,開槍也發抖,根本指揮不了一個兵。長江局軍事方面的最高領導還是周恩來。項英死後,長江局的軍事領導權力就被周恩來委託給了陳毅,而陳毅這時候相當於接管了周恩來的軍事上全部家產,你說陳毅的地位是什麼。毛澤東自然要搞掉新四軍,皖南事變後劉少奇攜帶着饒漱石來企圖接管新四軍,可是很快又變成了秋收股東和南昌股東平分新四軍的局勢。南方又分為了八路新四軍系統和原江南新四軍系統兩部分。這時候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華中新四中既有鄧子恢,譚震林那樣的秋收骨幹,也有粟裕,張雲逸那樣的南昌骨幹,山東那邊自然有陳士榘那樣的秋收人物,也有南昌系中的四方面軍,當然不包括已經被毛澤東降服的許世友,不過王建安是一輩子沒有信服過秋收股東,所以也一輩子當秋收股東下面楊得志的副手。

  解放戰爭到建國,陳毅和毛澤東劉少奇留下的監軍饒漱石斗的不可開交,基本軍事牢牢在南昌派手裡,黨政則在秋收派手裡。

  饒一倒台,饒預留在華東的力量失衡,陳毅也馬上被調走,許世友全面接管三野地盤。從此華東換主,華東王成了許世友,可是這個王是個愣王,放心的很。但是陳毅去許世友辦公室不敲門進去,許世友甩手一槍打在門上,這樣的故事估計不虛,這時候的許世友已經不需要給陳毅任何的面子。陳毅在華東剩下的只有名氣。

  外交部為南昌派的禁域,周恩來又一次將自己最重要的地盤託付給了陳毅。

  到了文革前夕,陳毅已經是足跨軍委,國務院,政治局的巨人,黨政軍均擔任副職,(政治局除外,但軍頭中政治局委員以上的當時只有林彪一人)。可見當時朱德隱退以後,陳毅已經是南昌股東裡面腰骨最結實的二哥了。

  陳毅在毛周翻臉後,絕對毫無保留站在周恩來一邊。

  羅榮桓

  羅榮桓是解放軍政治工作者的代表,這個是毛澤東自己說的。其實羅榮桓充其量就是秋收起義幹部中政委的代表。羅榮桓的能力和人品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就股份來說,羅榮桓根本沒有任何和其他9帥比較的能力。在政治工作者代表一點上看,持南昌八一股份的傅鍾和甘泗淇都遠在羅榮桓之上。陳毅自然就更不必說,陳毅與羅榮桓都在一定時期外派經營山東,也在不同事情掌握軍隊政治工作,其實在元帥中,陳毅的一隻手也是和秋收股東在軍隊政治上抗衡。

  羅榮桓最出名的稱號除了高崗封了聖人以外,就是婆婆。聖人很好理解:沒人搞他,他不搞人,就是聖人。不搞人自然是因為自己人品高,沒人搞他當然就是因為打他主意的都被人搞掉了。

  說到婆婆,通常有個誤解就是令人想起紅樓夢裡面的賈母,是管事的一把手,但是婆婆是什麼人啊,就是公公的老婆啊,公公死了,婆婆當然就管事了,公公還在,婆婆也就只是和事婆的婆。料理家中細務的婆。管柴米油鹽的婆。而羅榮桓也只是秋收股東在軍隊裡面的婆,婆還得聽公的,秋收股東的公,自然就是毛澤東本人。而南昌起義的公,卻還是周恩來。各位聽說了羅榮桓忤逆周恩來的任何事情沒有?沒有?聽說了周恩來插手軍隊政治,軍隊人事建設的事情沒有?有。很多軍事高級幹部就是周恩來親自拍板提名的。誰公誰婆,分的很清楚。說明了在乾股的層面,羅榮桓還插不了嘴,兩個公公還是公公,婆婆自然還是在下面干細活的。

  羅榮桓是毛澤東從一個偏軍政治部主任一直提拔上來的,一直到了建國以後在人大,在國務院(最高檢察院),軍委擔任的職務與劉少奇一派的新興力量和南昌八一股東力量擔任的職務犬牙交錯。既的鉗制前者又得牽制後者。身體又不好,可謂是最後活活累死的。

  是否羅榮桓就是毛澤東的人呢,一定站在毛澤東的一邊呢?答案是未必。羅榮桓就如同是寄生毛澤東為首的秋收股東上的一樣,隨秋收股東的壯大而壯大,但是到了最後獨當一面的時候有了能獨立發言的地位的時候也擁有了自主發言的實力。實際上在毛澤東秋收股東的很多建國後行動上,包括整治教條主義,整治平江股東,樹立秋收股東政治絕對權威的軍隊毛澤東理論普及化上都很少看到了羅榮桓積極的身影,甚至很多時候毛澤東得出動林彪來敲羅榮桓已經大半禿頂的腦袋。很多言論已經指出,若是羅榮桓不死,在文革處境恐怕也不妙,就是這個道理。

  在這裡可以看出來,有可能相信,其實羅榮桓在建國後慢慢已經向相對溫和的南昌八一股東靠攏,只是在毛周翻臉的時候,羅榮桓未必會站在毛澤東的一邊。

  結論是,羅榮桓未必站在毛澤東的一邊。很有可能中立或許靠攏周恩來。但是如果出現那樣的情況勢必立即被秋收股東的另外一人取代,而取代羅榮桓的股份並不困難,因為羅的股份實在太少,秋收股份集團里隨便找一個人即可。

  徐向前

  論資排輩,仔細追究起來,徐向前是周恩來的學生。所以在政治和道德上周恩來比徐總高出的不止一個頭,而是整整的一輩。徐向前固然是取得十大元帥中罕有的軍事奇蹟,成為了最大,最強悍的方面軍的總頭目,按照純粹軍事勢力測量,已經與朱德,毛澤東,賀龍這幾個方面軍首領平起平坐。但是正如賀龍也不可能與毛澤東朱德平起平坐一樣,徐向前取得的只是軍事地位,在中國共產黨軍隊裡面的股份和說事權並不可以那樣理解。四方面軍就如南昌八一股份分派出去的一個借殼上市的公司,無論發展多麼蓬勃,只要不獨立,不和原來股東會一刀兩斷,公司也只是南昌股東下面的一個公司,在南昌股東內部徐向前的地位固然可以隨着他自己分公司的壯大不斷提高,但斷然沒有超越南昌股東,自成一大股東的可能。歷史上也看到徐向前無論怎麼隨張國燾,也沒有打過取代周恩來南昌股東的地位的主意,連張國燾自己也沒有,張國燾取代了周恩來的總政委一職務,是周恩來讓給他的,正如周潤發在黃金甲裡面說的,“朕給你的,就是你的,朕不給,你不能搶。”。這就是皇氣。當時周恩來不給張國燾,張國燾確實也是不能搶,張國燾本來就沒有敢打過周恩來的主意,張主席當時打的倒是總書記的主意。為什麼?因為張國燾自己本來就是南昌八一股東之一。

  至於張國燾的股份,本來是不多不少,不少,因為張國燾本來是南昌起義的領導人之一,在領導層裡面黨內地位數一數二,自然少不了。不多主要因為張國燾在共產黨內當時主管的是組織,周恩來管的才是軍事,所以南昌起義無論如何領頭人只會是周恩來,張國燾最樂觀只能是老二,但是張國燾反對南昌起義,自己就連老二都不能有。但是張國燾後來被外派到鄂豫皖創建紅四軍團,結果搞出了個方面軍,不過無論如何搞,名分也只是南昌股東下面的一個分支。但是張國燾最終不是被秋收股東集團耗掉的話,極有可能成為南昌股東的第二號人物。

  但是歷史就是讓張國燾退出了,但是他的股份卻沒有消失,由於陳昌浩也一起失勢,張國燾的乾股就這樣失散了,有一部分轉移到了四方面軍這個分號的三號人物徐向前的手上。徐向前握着這一點點的乾股,在政治上稍後再論。在軍事上已經是可以隱約掌握大部分部隊,特別是在四方面軍高級幹部被混編,調離各處以後。徐向前建國後手下遍布各個軍種,兵種,軍區,三總部就是這個道理。但是徐向前只享有軍事上巨頭們戰士般的服從和尊重,並沒有政治上的權威,一方面是因為四方面軍已經失敗,已經易主,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徐向前本事的乾股持有量也不高,遠遠低於陳毅,勉強高於賀龍。這也是毛澤東經常得以敲打他,不把他放在眼裡的原因。

  南昌股東裡面分工其實很明確。陳毅,徐向前一政一軍,一文一武,加上劉伯承提高理論支持,賀龍用義氣感性為紐帶。

  徐向前站毛澤東一邊和周恩來對抗一類的話恐怕是沒有人信的,因為即使是掰倒了南昌股東,徐向前也不會得到比現狀更多的賞賜,毛澤東不信任他也不可能給他更多的乾股份額。甚至只會趁機削弱他的持股。

  徐向前曾經的能量很大,後來逐漸減弱,在南昌股東中能保持自己所有的股份和影響力,而當南昌系失勢,其股份和力量只會有所削弱,不可能有所增加。所以結論是,徐向前在毛澤東和周恩來翻臉的時候,只可能站在老師周恩來的一邊。

  聶榮臻

  聶榮臻的面目可能是比較模糊,因為好像跟周恩來的交往不多。和毛澤東的來往卻不少,從紅一軍團政委,一直到了晉察冀根據地親自背毛澤東躲轟炸,到後來華北軍區直接改組為總參和北京軍區。都是在毛身邊辦事,而周恩來則是離的遠遠的。

  估計可能是親毛澤東的。

  事實是這樣嗎?

  首先指出一點,其實很多人已經指出過了。毛澤東說過聶榮臻是個老實人。這有些問題。聶榮臻對毛澤東可能是老實過幾次,但是未必就是生性老實的人。還有就是聶榮臻對毛澤東來說是個老實人,是不是就代表他在毛周之間就一定選擇毛澤東呢?這也是不可能的。黨內最老實的可能就是程子華了,可是程子華是鐵杆的黃埔南昌系,可見老實不老實和在選擇毛還是周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必然關係。

  聶榮臻論資歷和出身,是黃埔的教官,也就是周恩來的下級,周恩來是黃埔軍校的三號人物,(蔣介石校長,廖仲凱死後汪精衛作黨代表)。聶就是下面一個分校的基層教官,所以開始的起點和周恩來也是差比較遠。但是我們可以再追溯遠一點,到聶榮臻少年時期,在旅歐的時候,就已經是旅歐共產主義小組的成員,而那時候,周恩來是小組的總領導人。所以那時候周恩來就開始和聶榮臻有交往,而且是聶的上級領導。其實和朱德賀龍一樣,也是聶榮臻在共產主義道路上的帶路人。

  聶和陳毅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屬於海歸派,這一點是毛澤東很反感的,原因太多,就不說了。海歸派在元帥裡面也是一個派別,但是政治色彩不分明,劉伯承,聶榮臻,陳毅,朱德都是,林彪其實也在蘇聯待過很長一段時間,不過估計蘇聯的學習對他並沒有留下多大的教育。

  這樣聶和周恩來就多了一個共同點,大家都是海歸,而且周恩來可謂海歸共產黨的幫主,為旅歐共產主義學生的最高領導人。而留蘇聯的共產黨一向被旅歐的共產黨巨頭所痛恨,陳毅在文革就痛罵過說,留學蘇聯回來的人都變的很壞。旅歐的中國共產黨巨頭勢力很大,軍隊裡面四個元帥外,黨務政府系統還有李富春鄧小平等一大撮人,毛澤東根本割也割不完。

  聶在毛澤東沒有掌權的年代,那張旅歐的簡歷是很受用的,很快就被任命為紅軍頭號軍團,紅一軍團的政委。這時候受共產國際控制的紅軍,政委是權力很大的一號人物,也就是說林彪要是不聽話,聶可以否決他的意見,可以讓他有牢獄之災。要是說聶榮臻當上紅一軍團政委是毛澤東的提拔恐怕聶榮臻自己也要笑破嘴了。這時候聶的提升是與毛沒有關係的。毛在一方面軍中軍團級別的任命上還插不上嘴。

  後來和張國燾的鬥爭呢,很多人已經寫過文章說過,陳昌浩找林彪聶榮臻談話,叫聶先走,叫林留下,可以按照聶榮臻自己所說的理解,就是林彪被說動了心,而聶和陳昌浩不歡而散,說不下去了。但是也可以理解為陳昌浩已經把聶榮臻說動了,而林彪犟驢的很,還得繼續說一下,盡一下最後努力,這也就有了陳昌浩所說的:“聶榮臻同志可以回去了,林彪留下來再談一談”這句話。要是這個說法成立,那樣聶在那個時候和南昌八一股東還是很多默契,有共鳴的。

  解放戰爭,聶榮臻打仗不行,這是人所共知的了,根據地敗的比建設還快。結果怎麼樣呢,南昌八一股東朱德總司令親自蒞臨華北晉察冀手把手,拉着聶榮臻打仗,親自指揮規劃戰役。朱德事實上不是小說描寫的那樣慈祥仁厚,朱德打仗軍事方面是很暴捩兇狠的,例如徐海東,雖然救了朱德中央紅軍一命,但是打了幾次敗仗就馬上被朱德奪了兵權,沒有通報撤職,實際上就是撤職,還把徐海東罵的吐了血,內容和場面的激烈可想而知。由此可見,朱德不是對每個失敗的人都有耐心和寬容的。但是對聶榮臻卻給予了慈父般的關懷和寵慣,親臨教導他戰役指揮,這樣還不夠,最終給他配備了南昌八一股東裡面的戰神徐向前當副手,再加上南昌股東賀龍的副手,二方面軍的副帥蕭克給他當總參謀,這樣還不行,還給他在縱隊層面配備了南昌股分號四方面軍

  身家比較清白的悍將鄭維山。這樣的待遇,聶榮臻究竟是屬於那一邊的人,不用多說了。不是自家的孩子,誰會強壓火氣,收拾破瓢爛勺,重新給你布置再擺一桌?

  聶榮臻在解放後和徐向前倒了個號,自己司令給副司令當了副手,徐向前當了總長,聶乖乖地當了幾年第一副總長,而華北軍區司令卻沒有去掉,一直這樣尷尬了好久。聶真的很喜歡這樣嗎?不是,要是這樣的話,後來自己當了總長幹嘛虐待粟裕啊,粟裕接了自己總長何必惡言相向啊?那聶榮臻很不喜歡徐向前這樣尷尬自己嗎?也不是。從來沒有人說過聶榮臻和徐向前在那段時間出現任何的問題。我們分析一下,要是聶榮臻是秋收股東毛澤東的紅人,肯定會和徐向前有多少的摩擦,就跟賀龍和林彪,饒漱石和陳毅一樣。可是沒有,一點都沒有。不光因為徐向前的軍功比他高,那時候四方面軍已經煙飛灰滅,華北也不是徐的天下,眼看徐向前就要一輩子在聶的手下工作了,上面也有毛主席撐腰,怎麼虐待你丫的都可以啊。唯一的解釋就是,聶榮臻和徐向前就是兩哥們嘛!都是南昌八一股東裡面的兄弟。

  這在後來文革當中就充分顯示出來了,二月逆流,大鬧懷仁堂的三總四帥是那幾個啊?你把名字說出來不就很明白了嗎?

  聶榮臻是不是老實人,在整治教條主義的時候就顯示出來了,這裡我們不從傳統的歷史角度去看待,去從南昌秋收平江集團的鬥爭去看。教條主義的鬥爭其實就是秋收股東糾合平江股東一起收拾南昌八一股東的一次路線鬥爭,目的就是要把軍隊的軍事建設理論領域給奪回來,劉伯承會講理,粟裕會實戰,咱就不跟講理,不說實戰,就講政治和上綱上線,把你給斗翻。所以這裡面實一個集團的利益的問題,就出現了為什麼黃克誠大將這樣的耿直的人也那樣刁鑽地攻擊整訓總的一幫首長。因為黃克誠是鐵杆的秋收股東下面的人,也是平江股東的人。一個人必須忠於自己的集團。而聶榮臻就說不過去了,劉伯承是自己股東會的,粟裕是陳毅下面的人,他也摻和進去。為了不是報復。為的是政治利益,因為聶榮臻其時的政治地位正在下降,本來聶在軍隊裡面的乾股就少之又少,再下降就得徹底消失了,唯有趁着群狼撲羊的隙趁機撲倒劉,粟,將劉伯承和粟裕的乾股分一部分到自己手裡。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劉伯承被圍毆,南昌八一股東的老大居然沒有動靜,大家聽說任何關於周恩來在劉伯承被整治的時候說的話和幹的事情沒?沒有,一點沒有。唯一的一點就是老三,陳毅在粟裕批判會上一口屎一口蜜地和稀泥。灌的粟總眼淚大滴大滴地淌。而南昌八一股東裡面朱德,徐向前等全部一言不發。原因就是因為其實周恩來已經看到毛澤東的秋收股東這次是頃盡全力,不達目的決不罷手的了,要是和秋收平江兩股東硬碰,沒有勝算不單止,而且自己非死即傷。而一方面自己股東的聶榮臻又忍不住自己撲了出去,那樣最好的打算就是放棄劉伯承,任由毛澤東彭德懷宰殺,而另一方面劉伯承,粟裕留下的乾股份額可以由反教條主義的先鋒聶榮臻分享。這樣也只是將南昌八一的股份從左手交到了右手,同時也消了秋收平江兩派的火氣。

  這就是典型的周恩來算盤。老奸巨猾,自己又不吃虧,還兩面玲瓏。

  當然最後聶榮臻位列軍委三位副主席,緊緊排在林彪賀龍的後面。賀龍林彪死了以後,一度成為了第一副主席,後來也排在葉劍英的後面。真可謂別人愈愁,自己愈升。

  毛澤東死後,聶榮臻馬上就支持抓四人幫,聶和葉徐是軍隊裡面最大的支持力量來源。

  結論很明顯,聶榮臻其實不老實,實實在在站在周恩來的那邊。

   0


熱門專題
1
中美冷戰
6
AI
11
苗華被抓
2
川普
7
中共兩會
12
美國大選
3
俄烏戰爭
8
大S
13
以哈戰爭
4
萬維專欄
9
洛杉磯大火
14
巴黎奧運
5
何衛東
10
敘利亞
15
三中全會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