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前,一位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的理事发文表示,在朝核问题上,中国可以搞安理会框架下的制裁和双边外交的“并进路线”,应该建立一种“熔断机制”,设立熔断点,一到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点就单边惩罚。
不久前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洙墉率团到中国访问,受到习近平的接见,此举引发各界关注。有韩国媒体报道了这次会面的更多信息,指朝鲜代表团请求中国提供100万吨粮食援助,而中国方面表示可以为朝鲜提供50万吨以下援助。
此外也有媒体在推断华春莹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谈话后,得出中朝可能在“讨论金正恩访华”的结论,当时华春莹的表述是,“我认为双方会讨论包括高级别交流在内的所有问题。”
文章称,在上述具有参考价值的命名方式外,李洙墉此行同样可以被叫做“默认外交”,即首先公开强势地以并进路线示人,于此基础上开展的外交活动如果受到认可,那么在安理会制裁的背景下,就是默认朝鲜为有核国家了。该文表示,如果中国承诺援助朝鲜“五十万吨以下的粮食”一事属实,则在一定程度上会被认为中国已经默认朝鲜是有核国家了。无偿援助一个被联合国制裁的国家,导致国际制裁失败,使得朝鲜客观上能以有核国家身份立于世界,现阶段中国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和各种后果。
可以说,该文体现出当下中国知识界对于中朝关系思考的一个典型侧面,相较于维持中朝友好能够带来的政治、地缘的益处,他们更关注朝鲜在国际社会可能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有观点认为,制定某种标准下的单边制裁不是维护中朝关系的最佳选择,这只会激化朝鲜对中国的更大不满,但类似的思考却是可以借鉴的。
朝鲜对于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社会主义阵营成员、邻国、历史友好国家?还是政治盟友、地缘屏障?还是外交负担、经济包袱?这都是朝鲜的不同属性,它们统一成为整体意义的朝鲜,单方面放大任一属性,都不会使中朝关系发展走向最佳选择。
上述文章说,北京同意李洙墉来华访问,一者是因为韩国部署“萨德”问题,再来是因为美国支持下南海和台湾局势持续紧张,会见李洙墉正是某种制衡方式。但随着中国自身力量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样有必要检视类似制衡带来的得失。 (呼延朔 撰写)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2 | 快讯!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 |
3 | 7-14!比中国男足还惨 8轮0胜沦为垫底 |
4 | 惊曝:泽连斯基要退出 川普:他会有大麻烦 |
5 | 头等舱男客“疯狂自慰1小时”!她的旅程成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土木工程师发文,中铁十局的事越闹越大 |
2 | 东部战区真出大事了 |
3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4 | FBI突袭搜索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恐引发新一波 |
5 | 网传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被判死刑 官媒沉默 |
6 | 快讯!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 |
7 | 普京车队遇袭? 豪车爆炸遭火海吞噬 |
8 | 军队主动求战 一尊怕自己人“挥师北上” |
9 | 万斯力推!川普草台班子,他可能最先走人 |
10 | 中国队成绩一落千丈 引发热议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