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向大会作施政报告。报告中强调,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报告中一些关于如何依法治国,保障人民的司法人权,社会的安全保障,普及教育,住有所居及经济发展等民生议题,都作了详尽的探讨与规划,受到国人高度关注。
习强调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动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建构并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将推动整合全国社会保险的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实施全民的参保计划,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这是习为社会安全保障所设定的目标。
为加强人口的健康发展,将积极促进生育补助与相关配套经济政策相衔接。为应对人口的老年化,将推动社会养老体系与老龄产业的结合。最终能达到"老有所终,幼有所长,废疾者皆有所养"。
习在报告中重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管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以达到"住者有其屋"境界。德、瑞这些欧美先进社会主义国家采用的国民住宅长期租赁制度,可为未来中国城市居民解决住宅问题的重要手段。
习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未来将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重视农村的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教育,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品质的教育,使绝大多数城乡的劳动力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或更多能接受高等教育。
倘若能够像台湾在两蒋时代规定国家预算须一定比例投资教育的做法,将更有利于办好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学习型的社会,大幅提高国民素质。以上种种举措都是习为建设"教育强国"所作的规划。
检视报告中各项的政策与目标可以看出,习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努力的目标,在全民健康、社会安全保障、普及教育以及住有所居等问题与民生主义所追求的"均富"公民社会政治理想,有着非常深度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