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除了“内捲”和“躺平”,年轻人最近又兴起到寺庙上香的风潮,有媒体指称“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选择了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间,年轻人选择了求佛”。网友慨叹,年轻人爱到寺庙上香,“这是因为努力能够改变的东西愈来愈少,学历能够带来的变化愈来愈小”。
综合“澎湃新闻”、“新京报”和“星岛日报”等中国和香港媒体报道,今年2月以来,预订寺庙景点门票的人群中,90后(1990年代出生)、00后的年轻人佔比接近50%;据称相较于2019年,网络各大社交媒体“寺庙”的搜索量增加368倍。
对此,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的“新京报”21日发表评论文章,批评年轻人不应该“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说教式地指称年轻人若将生活希望寄託在神佛之上,显然是“走偏了”,年轻人应该坚韧不拔、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奋斗才是青春的底色”。
文章发表后,随即遭到大批网友砲轰,当天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被视为一碗“爹味十足”的“毒鸡汤”。网友痛批该文以偏概全地将“上香”和“不上课不上进”划上等号,将许愿行为上升到“把自己的生活希望寄託在神佛之上”。
据报道,中国社会竞争激烈、经济现况不佳而导致的年轻人心理状态,引发许多关注。继“内捲”和“躺平”后,网络社群最近又兴起“孔乙己文学”,年轻人自比为鲁迅笔下穷酸潦倒又放不下读书人身段的孔乙己,透过自嘲书写对现状表达不满。
孔乙己是鲁迅1918年笔下的一个读书人,他考不上秀才,又不会营生;不拖欠酒钱,却偷书度日。孔乙己还坚持穿著又髒又破的长衫,因为长衫是读书人身分的象徵。这可悲的知识分子形象,深深击中许多中国年轻人的痛处,自嘲成了现代版孔乙己。
“孔乙己文学”风潮的背后,反映出年轻人对现状的普遍不满,引发中共当局警觉,共青团中央和中央电视台相继发表评论,试图带风向导回“正能量”,却也引发大批网友怒轰央视根本搞不清楚“脱不下的孔乙己长衫”是什麽,强调年轻人不是不愿意工作,而是就业情况太差,找不到好的工作。
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大专院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076万,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今年1至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但16至24岁的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18.1%。许多大学毕业生在网络发文抱怨工作难找且薪资下降,高学历被迫低就的实例更是层出不穷,愈来愈“内捲”。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对习换了个称呼,何立峰瑞士讲话露机密 |
2 | 何卫东的重大消息来了 |
3 | 深圳发生大事,令人细思极恐 |
4 | 和习近平斗常委突传新状况 |
5 | 曝美中破局始于一场秘密会议 他先退缩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传中共3号人物,连基本尊严都没有了 |
2 | 对习换了个称呼,何立峰瑞士讲话露机密 |
3 | 何卫东的重大消息来了 |
4 | 突发!美国、日本,重大变数 |
5 | 疯传:白宫新闻秘书一边工作一边喂奶的照片 |
6 | 深圳发生大事,令人细思极恐 |
7 | 热议:中美一拍即合 会谈出奇顺利 |
8 | 和习近平斗常委突传新状况 |
9 | 曝美中破局始于一场秘密会议 他先退缩 |
10 | 纽约时报:这是习近平一直在等待的贸易战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