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原题:一个都不宽恕的娱乐寻找
这个世界有许多人想通过超女而一夜成名,可称流俗;这个世界也有很多人,想以反对超女而附丽于传统意识话语,堪称作伪。
在我看来,反对也是有等量级的,就刘忠德先生——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外加中国演出家协会主席的头衔——来反对超女,建议加强管制,并不排除取缔之,我觉得是太高看超女了。
我始终以为,超女绝对没有喜欢的人说的那么好,这也反证它也绝不可能有反对的人说的那么坏。
超女是什么?不就是一个兴趣的吸引者与眼球的吸引者,不就是一个借吸引创造“收视率”与“收视率”经济的表演,它既无关于经国之大义,也与无碍于文化之千秋。表演嘛,自然有丑有好;选秀嘛,也难免良莠不齐,我们这个社会、我们的精神并没有无能与虚弱到什么病菌也经不起吧!超女从流俗至于恶俗,我们自然可以一个都不宽恕——你不拿正眼瞧她就是了,你不去投票再劝你身边的人不投票也就是了。
超女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应该看到,这现象正是对于过去传统拘谨话语的消解,正是对于过去精英话语灌输的反动。由说教转向娱乐,由精英转向平民,超女是在市场经济培育一个为数众多的市民阶层,产生了普遍的个体自觉与个体意识之后,由个人表现来支撑大众娱乐的狂欢。在这里,它释放的是社会娱乐的需要,迎合的是个体意识的凸现,这种娱乐倾向的本质是大众意识与旨趣,以至于媒体业界人士惊呼:“受众主导的时代已经来临”。
在这个“主导”之外,我们看见另外一种思维模式是“引导”。4月20日,在中国剧《天鹅湖》新闻发布会上,刘忠德先生在表示应该让老百姓多接触高雅艺术、提高审美层次之后,话锋一转直指超级女声:“超女、超男都来了,说得不好,就是对艺术的玷污”(见4月21日《华夏时报》)。4月25日,刘先生又在接受《华夏时报》后续采访时表示:“作为政府文化艺术有关管理部门来讲,不应该允许超女这类东西存在……就是娱乐节目,为了我们民族、国家的未来,也有一个导向的问题。你看现在各地的青少年都被害了。参加超女的被害了,看这个节目的也被害了,我就这么一个看法”。
接下来的4月29日,刘忠德先生召开“说明会”,这回他只说超女的运作违规:“超女拿到批文了,是不是按批文中所办的,你只要在社会中播出,我们就有权利批评你,所以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理,甚至取缔。”刘忠德表示,他并不排除以教科文卫体组织来干涉超女进行评选的可能(见《法制晚报》)。
刘忠德先生以“炮轰”登台,直到赤膊上阵,并以“敢怒敢言”为道德担当,如此“引导”,我看大可不必!以刘先生的“引导”来看,到底是哀超女之出现的不幸呢,还是怒广大观众“主导”之不争呢?刘先生的“引导”,其实也比广大观众高明不了多少,诸如“首届中国汽车形象大使选拔赛”组委会成员刘忠德、“首届全国房地产模特大赛”名誉主任刘忠德、“2004中国国际演出交易会”名誉主任刘忠德之类,出现频率,不可谓不高。
娱乐的事情就用娱乐的方式来反对,文化的事情就用文化的方式来反对。对于超女的文化流弊,我们当然不惮于拾起批判的武器,但我们却不能简单地抡起武器来批判。我想,若有人强迫刘忠德先生看超女,当举全社会之力而攻之。但若按刘先生的思维,想要强迫别人都不看超女,或者是强迫超女不再表演,却也断然不可接受。
刘先生对超女的反对,现在看来,是让超女更加娱乐了,因为你越是想限制的,倒是会吸引更多的眼球。让老百姓看超女,再让老百姓自己去厌恶超女,这不是更好的引导吗?
无限制的娱乐消解,当然要反对,但在道德名义下进行无限管制的意识,却也值得我们怀疑与警惕。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寻得社会真正的娱乐与娱乐精神。
(潇湘晨报)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经济再传重大利空信号 |
2 | 中国痛失140亿美金超大订单 |
3 | 直击上海南京路世茂广场 冷清景象令人震惊 |
4 | 何卫东最新消息流出,习前景不妙 |
5 | 惊叹!这则“谣言”又兑现了 |
6 | 中国经济永久衰退?美女经济学家:大错特错 |
7 | 习自曝要退位 或已身不由已 |
8 | 突发!传火箭军新司令王厚斌被抓 |
9 | 一片萧条 房子连租都租不出去了 |
10 | 中国大爷大妈们这下慌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