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讀者網】菲律賓樞機主教辛海綿周二在首都馬尼拉息勞歸主,享年76歲。辛海綿具有華裔血統,是菲律賓政治及宗教界極具影響力的宗教領袖,曾兩度推動「人民力量」革命推翻菲律賓總統。奉天主教為國教的菲律賓舉國哀悼,大批天主教徒涌到馬尼拉大教堂向他致敬,當中包括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夫人。據悉,其葬禮將於下周二舉行,遺體將長埋馬尼拉大教堂的地下室。
香港文匯報報道,辛海綿患有腎病及糖尿病多年,需要定時洗腎。其私人秘書表示,辛主教好友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今年4月逝世,辛主教深受打擊,以致自己的病情每況愈下。周日因高燒不退以及多個器官功能衰竭送入醫院急救,終於周二香港時間早上6時15分逝世。他又指辛主教曾希望出席已故教宗的喪禮,但礙於抱病在身,所以不得不打消這個念頭。
(辛海綿將長眠於馬尼拉大教堂。)下周二葬於馬尼拉大教堂 教會領袖正與辛海綿的家人商討喪禮安排,據悉其遺體將會安葬在馬尼拉大教堂的地下室。而接替辛海綿職務的馬尼拉大主教羅素爾斯指其喪禮初步定下周二舉行。
辛海綿的兄弟在電視訪問中指,辛海綿「深愛菲律賓人民」,就算在緊張時期亦具有幽默感。他常常笑指自己的居所是「the house of Sin」,亦即「罪惡之宅」。
菲總統贊「偉大的解放者」 辛海綿畢生委身侍奉,具有個人魅力,他於1986年促使上百萬人上街組成人鏈,阻擋獨裁者馬科斯的坦克部隊前進,以保護300名叛軍,這次行動令他一舉成名。他於1986年以及2001年先後兩次推動「人民力量」革命,分別推翻了當時的總統馬科斯和埃斯特拉達,他可算是亞洲最著名的宗教領袖,其言論舉足輕重,就連總統亦要聆聽。
雖然辛海綿於2003年11月榮休,住在馬尼拉郊區,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但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夫人仍繼續徵詢其意見,阿羅約形容他是「一名受庇佑的人,每次都能在對抗暴君惡魔的關鍵爭鬥中,團結菲律賓人」,她又讚揚他是位「偉大的解放者及天主的倡導者」。
批評者:宗教領袖不應干政 然而,批評者指身為教會領袖的他,不應介入政治層面。有人指2001年的革命是不合憲法的奪權行動,分析家稱該次權力更替令菲律賓政治系統不穩,政客常以「人民力量」作政治武器,打擊在任總統。
教宗本篤十六世昨日向馬尼拉大主教發唁電,對辛海綿主教之死感到非常難過,並讚揚他始終如一努力提升菲律賓人尊嚴及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