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5代华人”代表雅虎公司创始人杨致远
古人云:“长江后浪推前浪。”华人移民美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在美国社
会立足扎根,本应是一代更比一代强,但根据最新发布的《2011年美国华裔人口动态研究》显示,事实并非如此。
继往开来的一代
近日,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与马里兰大学美籍亚裔中心联合发布《2011年美国华裔人口动态研究》。这份被称为“迄今为止对美国华裔人口最为全面的社会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华裔人口近10年来显著增加,收入最高的是“1.5代华人”。
该报告将华人分为第1代、1.5代和第2代及以上三大类。其中第1代为完全在美国以外受教育的华人,比例为16.1%;第2代及以上为美国出生的华人,占36%;1.5代界于两者中间,非美国出生,至少部分教育在美国完成,比例为47.9%。
在观察美国华人收入状况时,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第2代华裔移民的收入一般会高过其父母的收入(第1代移民),但不及第1.5代。报告显示,三大类中,“1.5代”的人数和收入水平都是最高的。
“1.5代”缘何如鱼得水
美国华人社会里,这种并非一代更比一代强的现象原因何在?
由于成长环境和经历的特殊性,相较于父辈,1.5代华人的语言水平高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能力强;与完全在美国长大的第2代华人相比,1.5代华人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掌握更高一筹。正是这种身兼中西两家文化之长的优势让1.5代华人成为连接族裔与世代的桥梁,在第1代与第2代中间扮演着传递传统文化思想与协助融入主流社会的角色。
此外,团队精神也是“1.5代华人”的一大优点。美华协会(OCA)全国主席龚静妮表示,与许多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不同,“1.5代华人”以大局为重,团队意识很强,处事风格非常谨慎、持重。
在美国从事金融业的宋娓然(音)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10岁随父母移民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她顺利进入当地一家投行。谈到对“1.5代华人”的看法,宋女士表示,“第二代移民在美国出生并成长,已经彻底本土化,而\"1.5代华人\"正处于两代的夹层中,利用美国的平台,加上中国经济起飞的时机,超越前后两代人是理所当然的。”
“候鸟”的担忧
如鱼得水固然是件好事,但1.5代也有自己的烦心事。
统计显示,在美国15岁至24岁的女性中,亚裔少女罹患忧郁症的比例最高,其中又以移民家庭的少女最为普遍。专家认为,1.5代比父母更容易融入美国环境和文化,但父母通常采取严厉的管教方式,再加上对孩子的期望值非常高,因此家庭关系有时会相当紧张,导致1.5代精神压力大。
不仅如此,与第2代华人相比,1.5代华人的“根”毕竟不是在美国,当遇到挫折或者在美国难以立足时,难免会产生“候鸟心态”,打起“退堂鼓”。在经过金融海啸袭击、失业率高企的美国,不少1.5代华人愿做“候鸟”,回中国求职谋发展。已经拿到“绿卡”的谭先生就有这样的打算,原本在硅谷任职的他一年前因公司裁员失去工作,此后求职路让他备感艰辛。“父母也劝我回上海找份工作试试,毕竟很多待遇好的公司对有美国学历的求职者还是相当友善。”谭先生在庆幸自己还有回中国找工作的这个选择的同时,也表达了一丝担忧,“从薪资上看,如果以后拿上海的收入要回到美国生活,恐怕会有一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