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留学移民 > 正文  

华人困惑:拼搏在海外 为何还是“穷忙族”?

www.creaders.net | 2011-11-17 18:51:34  西班牙欧华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一直以来,中国就以勤劳、能吃苦著称。不管在中国还是在海外,中国人都很是忙忙碌碌,每天踏踏实实的有事儿干其实也挺好,可是很多华人却很困惑,自己天天在忙碌在拼搏,可收效却甚微,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穷忙族”。“穷忙族”这个词最初来自英文working poor,西班牙语译作trabajador pobre,中文直译就是“工作中的穷人”,后来被翻译成“穷忙”,既有“越忙越穷,越穷越忙”之意,且由于“穷”在汉语中可解释为“无穷无尽,漫无边际”,取其“漫无目的瞎忙活,忙乱而一无所获”之意。

  【案例一】

  据西班牙欧华网报道,张涛是2010年持学生签证来到西班牙的留学生。在国内,他学习成绩不算好,没考上大学,大专毕业之后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偶然机会听说西班牙硕士学位的招收门槛比欧洲其它国家低很多,大专生也可以申请,心里一盘算:何不去西班牙“镀金”,又能换得洋文凭,圆自己的大学梦,又能学一门黄金小语种,回来就业岂不成了“香饽饽”。张涛家里经济条件虽然不算好,父母听到这个想法却很支持儿子,七拼八凑、砸锅卖铁换出来一万多欧元,送张涛踏上了“西”行之路。

  来到西班牙,张涛便傻了眼。在国内时连英语都学不好,到这边学西班牙语两眼一抹黑,平时买个菜都只好随身带本字典,学语言的热情很快丧失殆尽。一打听硕士入学条件,原来大专生需要若干年工作经验才可报考,不可跨专业,且对语言要求较高,连西班牙当地人大专生直接读研的例子都不多见。自己当初的如意算盘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就在张涛悔不该当初贸然前来之时,有人劝他,既来之,则安之,何不在华人餐馆里打打工,赚点钱寄回家呢?张涛想,自己在国内也没什么工作经验,学历又不高,干脆先把父母给自己攒的钱挣出来再说。于是,他开始了旅西华人最熟悉不过的“端盘子”之路。

  还别说,张涛倒没有城里人的“娇骄”二气,短短几个月,盘子从一手一个端到一手两个,酒杯能一手握四个。

  张涛每天依然坚持去语言学校,只不过与其说是去学习,不如说是去打盹,就算是听课也心不在焉。A2水平的课程别人读五到六周,他读了已经快三个月了,连老师都跟他开玩笑说:“见你比见我男朋友还勤。”张涛感觉自己的体力越来越透支,打工和学习根本无法兼顾。老板见他埋头苦干,承诺他涨工资,所以他不舍得放弃打工,但如果放弃学习,缴纳的学费要不回来事小,将来没有洋文凭无法向父母交代可事大了。

  老板的承诺一直遥遥无期,活儿却越来越多,还时不时找理由克扣本就不多的工资。张涛发现自己除了盘子越端越熟练,其它一无所获,这完全和自己出国的初衷背道而驰。望着课本上的西班牙语单词,陌生得就像自己的未来。眼看就要续居留了,他知道自己的西语如果一直停留在同一阶段,就有被拒的危险。居留被拒,遣送回国,父母的辛苦钱就等于打了水漂,早知如此,还不如拿这笔钱在国内干点小买卖。张涛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工作、没日没夜奔波,到头来两手空空如也,怎么落得这个下场呢?

  记者点评:作为留学生,张涛的出国目的不明确:如果是来学习,为何不破釜沉舟攻克语言难关?如果真是为了打工赚钱甚至打黑工也在所不惜,又何必羡慕别人持“洋文凭”呢?鱼和熊掌都想要的贪欲把他推进了“穷忙”的怪圈。

  【案例二】

  如果说张涛沦为“穷忙族”是因为语言不好,又在没有工作签证的情况下非法打工,丽萍的“穷忙”遭遇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丽萍在国内学英语专业,兼修法语,2007年来到西班牙后苦学了一年西语,顺利申请到硕士。由于家境尚可,做学生期间她从不打工。履历“清白”的她在硕士毕业后如愿以偿换得工作居留。

  可是有工作居留不代表有工作。头顶着西班牙经济危机阴云不散的压力,怀揣着镀金的“洋文凭”和多语种能力,丽萍千辛万苦终于设法找到一份教书的工作,在马德里几所贵族小学教“零起步”汉语和英语。这几所学校分布在马德里的几个卫星城里,从一所学校辗转到另一所大费周章。虽然报销路费,但是耗在路上的时间实在太长久,午饭根本没时间回家吃,只有找个麦当劳或者土耳其Kebap解决,一顿至少要四、五欧元。丽萍觉得自己身材越来越虚胖,上下班越来越喘不过气,存折上的数字却始终维持那么几个。况且,教书根本不像她想得那样,可以精进语言,完全就是看孩子、哄孩子。

  丽萍觉得自己要有突破,她把突破口放在了法语上,因为她看到西班牙的法语老师教的学生都是成人,省去了维持课堂纪律的口舌,且多会一门外语就是一种优势。她决定把法语拾起来,于是花了不菲的价钱请了一个法语私人教师一对一授课。这样,她上午教汉语,下午教英语,晚上又要苦学法语,有时脑子转不过来,给父母打越洋电话时舌头都“打结”,让大洋彼岸的父母很是担心。丽萍觉得自己像上了发条,累得喘不过气来,然后脚步还不能停。她心里在打鼓:法语要学到什么程度才能成为法语老师?就算真的当上法语老师,一天跑三个地方,教三种语言,自己吃得消吗?

  记者点评:笔者都替丽萍累得慌。丽萍的思路是:会几门语言、几种手艺,就能有几份收入。可是身体只有一个,累坏了“革命的本钱”可不是闹着玩的。况且她忘了,门门通不如一门精,所谓“一招鲜吃遍天”,放眼成功人士,无一例外不是专注于某个领域做大做强的。语言好可以干的事情很多,不应该只局限在教书行当里。坐下来静静想一想,规划一下职业前途,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实现个人的市场价值,摆脱“穷忙族”的出路就在脚下。

  【案例三】

  听了上面两个例子,你也许会说:只有初入职场的小菜鸟才属于“穷忙族”,那些写字楼里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就不会这么狼狈了。不要急于妄下结论,先听听谭晶的故事。

  70后职场女强人谭晶在国内时就工作过不少年头,出国前,她在上海的月薪已经有五位数了。她出国的理由很简单:父母逼婚。她因为“恐婚”才来到西班牙这个欧洲“二线”国家。照她的话说,过惯了大都市的生活,想在马德里这个“城乡结合部”呼吸点自由空气。

  谭晶比丽萍还要早四年出国,那时候中国人还不像现在这么满街“泛滥”,像她这么“高精尖”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谭晶读完书之后轻易地找到一份西班牙一线杂志社的工作。最初几年,老板赏识有嘉,同事也好评如潮,谭晶很快做到中层管理人员,让她这个唯一的黄皮肤黑眼睛感到众星捧月般的优势。不料就在事业上升期,老板突然走人,换成了一个娇小的西班牙美女。女人做女人的下属,让谭晶感到一丝压力,何况新老板还是个年轻貌美、精力旺盛的“职场妖精”。每天工作量越来越大,下班后,新老板居然还有心情呼朋唤友邀大家去泡吧,自己不去显得不合群,去又提不起精神玩耍,谭晶只好表面上陪笑脸,打破门牙和血吞。

  谭晶不明白,新老板工作了一整天,晚上在酒吧迪厅里还是风光依旧,第二天上班居然照样神采奕奕。谭晶感到自己赚的辛苦钱全都在夜生活上打了水漂,其它方面不得不节约开支。更要命的是,杂志社的工作应酬与日俱增,自己如果稍显疲态就会被认为是“人老珠黄”,连累事业江河日下。她开始买高档化妆品、时装维持门面,但是自己毕竟是打工一族,奢侈品买多了也吃不消。她甚至不得不节衣缩食来维持日益捉襟见肘的生活开支。别人都看她光鲜靓丽,殊不知她有时要靠泡面度日。最近,她已经在考虑是否搬出奢华的Serrano大街的家,在便宜点的社区栖身了。谭晶越发理不出头绪:自己到底哪一步走错了?

  记者点评: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如果工作变成了生活的全部,人失去了自我,就有加入“穷忙族”的危险了。不要以为穷忙是缺乏工作经验的表现,据美国和日本的权威机构统计,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工作在十年以上的人群认为自己陷入了“越忙越穷,越穷越忙”的恶性循环。刚就业的新鲜人在感到前途暗淡时大不了重新洗牌,投身其它领域;在同一领域摸爬滚打十年以上,已经积累不少工作经验、人脉职场的中坚分子已经没有脑力、体力再重新涉足另一个行业,很容易感到“中年危机”和事业上的瓶颈。

  中国人喜欢说“忙点就忙点,总比闲下来好吧”,殊不知忙得没有价值、没有效率、没有目标就很容易变成“穷忙”,还真不如心态随意、生活闲散的西班牙人过得开心。在忙的间隙,不如停下脚步,扪心自问:忙得值不值得,应不应该,有没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地方?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