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00万美元买5000英亩美国农地,这片全额付现的“高粱地”倘非噱头,坦率说就有“买在高点”之嫌(高粱是经济回报较低的北美农作物,如此高价购地恐怕这辈子都回不了本)
近年来热衷当“洋农民”的华人为数不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众多拥有较多耕地的国家,都出现了为数不少打着“稀缺资源、欲购从速”、专做华人农地中介生意的中介公司和经纪人,不少华人抱着各种各样目的一掷万金,去这些国家购农地,当“洋农民”,各种真真假假的相关“爆炸性新闻”不时出现。
中国“洋农民”海外购买农地的目的,其实各不相同。
有些的确是想当“洋农民”去种地的,如笔者认识的一家河南人,就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购买了7.5平方英里的农地,办起了农场、养鸡场、养鱼场,还种植亚麻籽、西洋参等中国适销对路产品返销中国;有些是想“逢低吸纳”、套利保值,他们实际上是在赌所购农地本身价格大涨,至于种不种地则无关紧要;有些是看中了所在国(州/省)的特殊移民[微博]政策,希望借买地当“洋农民”实现移民梦;有些则青睐外国“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归你”的土地政策,想在异国他乡过一把“地主”瘾。
然而不管抱怎样目的,机会也只会属于那些会调研、善算计、懂经营的买主。
比如真想当“洋农民”,就得具备相应的农业专业知识——而且是适合当地情况的农业专业知识,比如笔者的一个朋友就因为不懂得大陆西海岸夏季雨水少、冬季雨水多的(和中国)反季节特性,在美国西海岸买农地时上了经纪人的大当,不到3年农场就关门大吉,而前面提到的那位河南朋友本就是农机站站长出身,去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购农地前专门跑了3趟,还特意去农学院学了几个月北美农地种植技术,照他本人的说法,倘非做足“功课”,当地“灌溉靠天、播种除草靠飞机、一年只干8天农活”的种植方式,和“小麦局管你种啥”(现已取消)的购销政策,他们多半会“水土不服”。
倘若想的是农地升值,就要对全球和当地农地属性、价格曲线、当地农地分级、价格趋势,以及近期农地成交量情况作全面综合了解,且决不能听信经纪人一面之词。前文那片全额付现的“高粱地”倘非噱头,坦率说就有“买在高点”之嫌(高粱是经济回报较低的北美农作物,如此高价购地恐怕这辈子都回不了本);一些经纪人还会用“农地用途变更”的前景吸引买家,但实际上发达国家土地管理严格规范,农地变更为住宅、商业等“非农”用地绝非易事,且事先必有大量公示和各种信息。
至于为移民投资农地,通常会有一些限制措施,如强制性住满3年、必须是农业相关专业、所购农地必须保证始终在种植状态……一旦限制措施达不到,移民资格就可能随之得而复失。有些经纪人为做成生意,会有意无意淡化某些限制措施。
其实笔者本人也是个“准洋农民”,几年前购买了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半平方英里的自浇农地,由于购入时机、购买地点、价位都比较合适,几年下来地价涨了不少,农地租给当地人,还能收到一定租金回报,但在同一地区购地的另一些同胞就“交了些学费”。所以,“洋农民”真没那么好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亮瞎眼,原来大家真的误会川普了 |
2 | 不顾反对 万斯宣布… |
3 | 重病? 故意示弱? 习满头白发 网:重大政治 |
4 | 惊传林向阳被抓 习嫡系31军全军覆没 |
5 | 一片萧条 房子连租都租不出去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经济再传重大利空信号 |
2 | 中国痛失140亿美金超大订单 |
3 | 直击上海南京路世茂广场 冷清景象令人震惊 |
4 | 何卫东最新消息流出,习前景不妙 |
5 | 惊叹!这则“谣言”又兑现了 |
6 | 中国经济永久衰退?美女经济学家:大错特错 |
7 | 突发!传火箭军新司令王厚斌被抓 |
8 | 习自曝要退位 或已身不由已 |
9 | 中国大爷大妈们这下慌了 |
10 | 凌晨3点发文 刘诗诗教科书式离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