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留学移民 > 正文  

华人移民美国 仍然偏爱数理化?

www.creaders.net | 2016-09-12 18:58:52  侨报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大陆一直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传统,而不太重视人文学科,有时文科还会被家长称为“耍嘴皮子”、没“真才实学”。若说这种偏好是受到大陆社会生活环境影响,那么如今,移民美国的华裔家庭是否依然坚持着这个偏好,若是,原因又是什么?

  选文选理?家长未必能做主

  刘先生一家四口,有一对正在上高中的儿女。刘先生本人自幼随父母移民台湾,刘太太则于20多年前来美留学后移民美国,如今夫妻工作稳定,经济收入属于美国中产以上的家庭。大儿子T从小爱好多、社交面广,在学校及社会活动中都很活跃,对艺术人文都很感兴趣,刘太太专门托朋友给他找到一位画家朋友,每周一次,学了很多年。

  去年,T即将步入高中,到了规划未来人生的关键时刻,T的规划是考艺校,进入设计艺术领域。这时,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夫妻有何想法呢?“我可不让他进入设计艺术行业,这个画儿学学玩就好了。”刘太太说,“从政、律师都最好不要,其他都可以,最好像他父亲那样做个IT技术人员,多好。”刘先生则认为最好别其他了,“就选计算机。”

  吕女士有一个三口之家,吕女士祖父在台湾,她生活在大陆,后移民美国安家。她深知“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道理,不过她不愿意遵从:“我从小就喜欢人文学科,但是,因为有台湾背景,当时在大陆最好别学人文学科,没办法选了理工科。我特别希望孩子学人文学科,就鼓励他,不过他自己不选。”吕女士说:“他从小很喜欢人文科学,可是周围的朋友都想做医生或学理工,后来他变了,他说朋友们都不选文科,他也不选。我随他了。”

  明女士来美国不到一年,属于新新移民,她有一个儿子,当问及孩子教育,她马上说,“我已经做了很多研究啦!肯定选理工好找工作了,尤其是计算机,我自己都打算找计算机专业或证书课程读,要不怎么找工作哩?竞争很激烈呀!”

  这些家庭要求也好,孩子自身选择也罢,只是个别情况吗?

  就业需求左右华生职业选择

  根据负责为美国大学招生设计考试的大学理事会的调查,从1996年至2001年,有47%的亚太裔学生主修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科目,这个比例是白人、非洲裔和拉丁美裔学生的两倍还高。

  与此同时,一份2011年美国人口统计局的研究显示,亚裔学生在与STEM相关的领域里“比例极高”。

  这是什么原因呢?应该说,偏好理工课并不是所谓的中国传统,中国历史几千年,历朝历代是文科当家,尤其文章定前程的科举制度越发彰显人文学科的重要性。而后来这个“传统”才变成“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无非就是跟着就业需求走。美国社会不是说没有类似的就业需求。

  美国文理科学院一个名为“人文指标”的项目报告显示,2014年在本科修完核心人文专业的人数创1984年以来的新低。这个趋势让美国高等教育界在过去几年忧心忡忡。而对于非土生土长的华裔,可选择就业的路更窄。

  “我们毕竟不是本土人,虽然我的孩子们在这里生这里长,但是文化的影响还没有深到可以很轻松地去从事文科类职业,比如律师、记者等工作,至少我这么认为。等到我有孙子了,那我就不管啦。”刘太太笑着说。

  而之前的新新移民明女士则说,“医生、护士、会计、计算机编程,据我调查(为了寻求在美国的生存之路,明女士几乎用了半年的时间咨询查阅就业方向,以确定自己和孩子的学科方向),这些相较之下都是较容易找工作的行业,我希望儿子以后学技术或工程,而我现在就开始!”

  人文之路风险高?

  在洛杉矶从事美术教育几十年的汪老师,其学校位于圣盖博谷,接触到的家长、孩子形形色色。“我们这里每年大约有300至400名学生,华裔占大多数。”汪老师说,“应该说我觉得家长对艺术还是重视的,不过,大约只有5%左右的学生是一心奔着艺术院校而来学习的,大部分都是当做一个爱好。”当问及这些家长是否为孩子未来就业操心时,汪老师说这里的不少家长不在意以后孩子挣多少钱,觉得孩子喜欢就好,当然,有些家庭经济状况特别好的,不担忧这么多。

  然而,生长在美国的孩子,来自父母的影响在他们身上能走多远呢?如果你总是很操心孩子这孩子那,恨不能包揽一切,孩子们会笑你“亚洲妈妈”(Asian Mom)。孩子们都慢慢看出来,保守、不要冒险、过分操心孩子……是典型的华裔妈妈;而“亚州书虫”(Asian Nurd)是对亚裔孩子的典型描绘,经常戴个小眼镜、科学数学非常好、乖、听话……从华裔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基本带着这样的特征,因为从小听话又勤奋,就按照父母的希望走向少风险的学习就业之路,直奔理工科而去,然而这样的影响会走多远?

  汪老师认为现在家长在慢慢变化,孩子也在变化。她讲了一个故事,“我有位学生家长做医生,希望孩子也做医生,送他来画画就是玩玩。”到该决定方向的时候,汪老师说那个家长请她劝服孩子不要学啥艺术了,认真走学医之路。“我就去劝他了,说就业风险、家长期望等等,最后他听话去学医。没想到两年以后他又回来了,说怎么也学不了,就说服家长回来学习准备考艺校。”王老师说那个孩子勤奋,后来考得很好,“他父亲每每见到我都笑不停”。而刘太太的大儿子也类似,按照家人意思选计算机课程,坚持了一周,辛苦得要命,别说他自己了,刘先生也说,他真学不了,随他了。于是,后来T做了折中选择,做律师,一家人争议了一两年的议题终于圆满。

  走上人文学科之路风险到底有多高,新一代华裔会随着社会文化的改变而产生自己判断的标准。与父辈们的标准会有多大差异,而父辈华裔对下一代的影响又可能持续多久,只能待时间来检验。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