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留学移民 > 正文  

爆料!华人博士自杀美国,导师竟大吃人血馒头?

www.creaders.net | 2019-06-29 08:58:57  北美留学生日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6月13日,来自中国的佛罗里达大学博士研究生陈慧祥被发现在校园的办公室内上吊自杀。死者生前因为数据错误,希望撤回论文。却遭到华人导师的拒绝,并以毕业威胁。

近日,日报君又收到一则独家爆料导师竟带着死者生前的错误论文在国际会议做演讲。

十几天前刚去世的陈慧祥的案件还在接受当地警方的调查,他的家人也还在办理签证赶赴美国的路上。

就在今天,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后台收到了一段读者的留言和一张图,来自一个知情人士。

TA曾经作为访问学者和死者生前同组的博士交往密切并一直保持着联系。

留言中指出,陈慧祥的导师在一个国际会议上用陈慧祥那篇数据错误的论文做演讲。

之后,我们联系了留言的读者,从ta那里得知了一些信息。

导师Tao Li参加的会议是6月22日至26日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举办的ISCA 2019,全称是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Architecture,中文叫计算机体系结构国际研讨会。

这个会议是一个展示计算机体系结构新思想和研究成果的国际化论坛,属于业内顶尖会议。

从ISCA的官网上,我们了解到今年大会报名的日期是前一年,也就是2018年的12月3日,论文的提交日期是12月7日,而最终的截稿日期是2019年4月15日。

(图源:iscaconf)

也就是说,从陈慧祥发现论文中的错数据误到之后崩溃自杀这一大段时间里,导师完全有时间去申请撤稿的。

陈慧祥因为论文中的错误自责并撤稿无果最终自杀之后,当所有人都以为他的导师会撤稿时,他却依然带着这篇沾满死者鲜血的文章去国际大会上做了展示。

据与会者透露,死者的导师甚至没有提起过十几天前刚刚为此自杀的陈慧祥,只是在午餐时大家一起默哀了一下。

根据读者的描述,我们提取到了三点重要信息。

第一,陈慧祥论文中犯的并不是很严重的致命错误。

根据知情读者的透露,陈慧祥所犯的数据错误,外人是无法轻易断定的。

在这个专业领域里,完成一篇论文,加上其中的实验,动辄就需要几年的功夫。

要去复现一篇论文的实验结果更是一个费时费力而且代价很大的过程,而且证明别人的论文中出现了错误对自己来说并没有任何好处,因此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真的去还原别人的实验数据。

实验中的很多步骤并没有清楚写明每一个细节,因此只要作者一口咬定自己是对的,其他人也很难说实验结果是错误的。

在此前的报道中,死者发现自己论文中初始数据有误想撤稿重新来,和导师沟通之后导师认为符合标准,可以发表。

但是,即使外人再无法判定其中的错误,导师再不在意,对于科研基础扎实强大,一心想搞科研走学术道路的陈慧祥来说,这样的论文一旦发表出去,被挂上学术造假的罪名,对自己以后的事业无疑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第二,涉事导师学术不端,且对待学生很严苛,之前有过前科。

在和知情读者的聊天过程中,TA曾多次提到,导师Tao Li很擅长诡辩,而且手底下博士的论文发稿量也很高。

知乎上很多网友的类似言论也能直接验证这名读者的可信度。

(图源:知乎回答)

该读者还向我们爆料,去年的ISCA论坛上,Tao Li组里的博士就被发现论文抄袭,被抄袭的原作者在会议上直接开撕,事后不知为何却不了了之。

在之前美国中文网的报道中,还有和死者一起实习过的同事亲眼看到Tao Li 在电话中对陈慧祥破口大骂,并常常以毕业威胁。

当给我们爆料的读者向Tao Li组里的其他同学打听这件事时,得到的回答是“我不想再跟这个组有任何联系”,从侧面证明了在Tao Li手下心情抑郁的不止死者一个人。

第三,Tao Li手里资源很多,想去他组里的博士生源源不断。

据知情读者描述,导师Tao Li对组里的博士出了名的超凶。但是表面上看起来很多光鲜亮丽的头衔,资源比一般导师要多,每年组里发表的论文也很多很厉害,对进去之前不知道的学生来说,Tao Li完全称得上是业内所说的“大牛”。

在多重诱惑下,想去他手底下做研究的博士前赴后继。





(图源:聊天记录)

在Tao Li的个人主页上我们看到,他的个人经历和获得过的奖项可以说是光鲜亮丽。



(图源:ufl.edu)

他曾经获得过2009年国家科学基金教师早期职业奖,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获得IBM杰出学者奖、2008年微软研究院安全可扩展多核计算奖、2006年微软研究院可信计算课程奖。

他单人的以及合写的多篇论文曾多次获得过ICCD最佳论文奖和HPCA最佳论文奖,本人还被列入了HPCA名人堂和MICRO名人堂,但看他的个人简介,完全是一个计算机体系领域里的杰出学者。

我们不质疑他的学术能力。

但是在自己的学生被一篇论文折磨到自杀之后的十几天,立刻就能拿着压死死者的最后一根稻草冠冕堂皇地站在国际盛会上享受着掌声和赞美,我想,所有人心里都有一杆称。



博士因为无法毕业而选择自杀这样类似的案件几年来我们报道过太多次了,每次看到心里还是说不出的难受。

就像我们17年报道过的博士唐晓琳。

她毕业于北大空间物理专业,后又去犹他大学生物物理专业读博士,做的方向还是难度相当高的病毒RNA。

在犹他大学就读期间一方面半夜要去实验室里守着实验都是家常便饭,另一方面还遭受着导师的不公平对待。

在第七年无法毕业之后,她选择了结束这场噩梦一样的学业和令她心灰意冷的人生。

陈同学今年30岁,在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从他的领英主页可以看到,他在佛罗里达大学学习和工作已经接近6年。

(图源:Linkedin)

一边是导师不给毕业的压力,一边是六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一旦选择无视错误继续蒙混过关,他在业内的声誉将毁于一旦,以后的学术道路还能否继续下去将是个未知数。

可是若选择了立即撤稿重新来过,则意味着他的导师手底下今年少了一篇很有潜力的论文,毕业遥遥无期不说,以后会受到导师怎样的冷眼相待也显而易见。

面临这样的两难境地,陈慧祥博士当时的巨大心理压力作为外人都能可想而知。

(图源:dailystoic)

所有认识陈慧祥的人知道他的死讯之后都很震惊,因为他“性格开朗,待人友善,一点都不像是会自杀的人”。

他有家人,有女朋友,还有很多和他一样在导师手里受着高压管理的博士,他明明有很多人可以倾诉,可是最后他还是选择了结束年轻的生命。

他为什么不向学院上报论文的事情呢?

一边是有着完美学术背景的博士导师和资深学者,一边是一个六年无法毕业的学生,陈慧祥在选择自杀之前的万念俱灰不是你们一句“抗压能力太差”就能够解释的。

(图源:dailystoic)

学问做到深处就是做良心。

无论你做的有多精确多完美没有人知道或者能证伪你,希望看到这篇文章或者知道这件事情的人,无论追求学术也好, 职场发展也好, 教书育人也好,不要被太多的世俗变得麻木不仁。

我们更想告诉每一位正在面临着或者以后可能会遇到类似情形的读者们,无论如何,请不要轻易放弃生命。

无论是科研没有结果,文章无法发表,博士毕不了业,还是被导师剥削和精神打压,与导师存在矛盾。

博士读不下去可以拿一个研究生,这行干不下去还可以转行。

没有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可以用是否取得博士学位来衡量。

(图源:视频截图)

最后,我想用陈同学个人主页的最后一句话来结束。

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