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叫六月,现在住在澳大利亚悉尼。从2009年来澳洲留学算起,来澳洲已经14年多了。从悉尼大学毕业以后, 一直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时间过得很快,但我依然记得14年前走出海关的时候,抬头看到的蓝天白云和对这座城市的期待。在悉尼读书,移民,工作,定居;然后到了今天,这座城市目前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有熟悉也有陌生。今天,很高兴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些在悉尼生活。有一句德国的谚语说,生活是具体的。
那接下来就通过我经历的一些小故事让大家对这里的生活有些了解。
教育:
我最近查了一下,目前2021年悉尼大学,国际学生工程专业每年的学费是本科学位5万澳币,研究生4万7澳币;而商课的本科是4万6万澳币,研究生是5万澳币左右。
我是在国内读完本科,来悉尼读的研究生。所以,能感受到国内高等教育和澳洲还是很不一样的。在国内,很多人经历过高考的“蹂躏”,进了大学会一下子放松下来,不努力了,就是混学位。因为国内大学真的很轻松,只想混学位还是很容易的。当年,我是大二决定出国留学的,因为国外的好学校是要根据一定的本科成绩才能录取的,所以我在大学学习还是很努力的。
但当第一个学期进入悉尼大学的时候,还是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大家可以猜一下我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吗?也许,你第一个想到的是外语。其实语言关容易克服的,而且我本科是学英文的。真正的挑战是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这里的大学教育是建立的大量的阅读基础上的,每周会有大量参考文献需要阅读。虽然一个一学期只有4门课,但每门课都有几篇论文和汇报演讲(presentation)。这里几乎每门课一个学期至少一次的演讲和答辩,或者组织一次一个小时的讨论课。我是商课毕业的,但是一些商课的课程也需要在软件上以项目的方式完成和提交。
这里课程的及格分数是50分,65分是良,75是优,85是特优。及格分数看似很低,但对于一些难的科目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而且,当年有些科目中优和特优的成绩根据班级里所有成绩的分布形成的,当然这是不公开的秘密;也就是说,只有前几名才能得到特优。在一些大学,如果得到特优,学院的院长还会写封信寄到家里,表示祝贺。当然,每门课也总有人不及格,有时候可能会高达10%-20%, 通常只能在下个学期重新交学费重修这门课。国内严进宽出,这里是宽进严出。
我当年曾经在想,为什么这里的教学以大量的阅读和演讲为主,而且本地的学生确实表现的更好一些。除了他们母语的优势,多年以后我在当我儿子上学后找到了一些答案,这就是我即将分享的澳洲基础教育。我儿子现在在小学读书,我能感觉到和自己小时候经历的基础教育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不谈利弊,只谈一下体验吧。首先,这里是鼓励教育,就是说老师从来不否定你的做出的成果,而是首先积极的肯定你,然后希望你在某些方面是否可以做的更好一些。大家还记得小时候可以得到小红花吗?这里也有!学校有每周一次给本周表现好的小朋友一个奖状或者奖杯,行为上或者学习上。这种奖励每个小朋友都会有,是轮流拿到的。
有一件好玩的事就是我记得我儿子但是开学以后几周没拿到那个奖状他有一些不开心,我还专门发邮件问他们班主任就是我们家长可以怎么帮助孩子做的更好一些得到这个奖状。老师很认真回复了我的邮件,说本周看到那个小朋友有比较好表现就会有奖状,这个是轮流的。还顺便把我儿子夸了一通。其次,学校给学生营造了强烈的归属感。我去参观过他们教室,学校教室里有每个小朋友的照片,是他们在入学的第一周穿着校服照的,还有他们自己绘画作品。是不是感觉和他们在家的房间是一样的。
每个年级有两个班,一个班22个人,一个班有25个人,校长和工作人员认识每个小朋友,早上进校门的时候,校长或者老师会叫出他们的名字,然后说早上好。每天早上上学,如果天气好的话,还会有一个集合的仪式, 进班级之前排好队。校长通常会问几个行为上的问题,不可以在操场上追逐打闹啊,要慢慢的走,以防碰到其他人,然后学生们会齐声回答。接着,学生要面对老师们问好,再以队列的形式走进教室。这个早晨仪式,家长是可以观摩的,等学生排队进教室的时候,会回头给家长们挥手,就特别具有一种仪式感。
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学校会给家长一份5-6页的报告,详细介绍他们的一个学期的成绩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而这样的成绩报告也是不公开的,只有父母登录学校的网站才能看到自己孩子的报告。另外,学校的入学面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记得, 我儿子5岁的时候第一次去学校面试,学校管理人员把父母叫进一个房间谈话面试,他们将来的老师把孩子带到另外一个房间面试。老师反馈是他智力沟通方面都完全没问题,但身体协调性需要增强,所以建议是可以当年入学或晚一年入学。我们征求了很多朋友和同事的意见,一致反馈是晚一年入学对自信心表达能力都更好一些。
我们决定推迟一年入学。事实证明晚一年是对的,大一点的小孩在接受新知识自信外在表现上都比小一些的孩子要好。这点和国内希望孩子早一点上学不太一样。说到教育,肯定离不开鸡娃。悉尼的华人父母也鸡娃,并且也有“荤鸡”和“素鸡”。不止华人家长,像韩国人日本人印度人都是很重视教育。这里的学校9点上课,下午3点放学。小学一年级放学操场上还可以看到人,二年级一般都看不到人了。因为不是在兴趣班和补习班,就是在去兴趣班和补习班的路上。澳洲也有学区房,孟母三迁也很普遍。很多父母在孩子上学之前就搬到了学区房,为了上一个比较好的公校或者私校。
公校是免费的的,就近划片分。好一点公校的学生比较多,比如一个年级可能有6-8个班,虽然按照这里规定每个班不能超过25个学生。而私校的学生人数少一些。我就有一个朋友小孩就读于华人区所在的一个很好的公校,当时那个年级有6个班,她的女儿就很不开心,因为完全没有归属感,不想上学。后来转到了一个只有两个班的学校,那个孩子就很开心。私校学费从一年几千澳币到几万澳币。有些顶级私校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就需要排队了,而且还不一定有位子。要看最后的面试。这些应该和国内的情况是相似的。西方人不鸡娃,他们比较重视运动。我一个前老板的小孩放学以后就放在我们公司,iPad一打开看电视,一直看到父母下班一起回家。
接下来我们讲一下人文
澳大利亚是一个相对自由和平等的社会。
自由,就是可以自由表达。也正是因为爱自由,这次疫情非常不好控制。当地人不喜欢呆在家里,他们喜欢去户外,还有人违反禁令开party。没办法,警察出动到处巡逻。说到疫情,最近悉尼疫情反复,4周前学生假期开始封城,目标是封城2周解禁,没想到疫情越来越严重。学校没能按时开学,这周开始在家网课,对父母是非常大的挑战,因为需要一边上班一边监督小孩学习。这里也比较尊重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闪光点而不是都去争第一。
讲两件小事吧,有一次在一个这边的退休军人俱乐部和儿子的同学还有他妈妈一起吃饭。看到一个因生病截肢拄拐杖的人非常乐观完全看不出有什么悲观低落,我儿子的同学很喜欢那个人,觉得他的造型很酷。还有一次是在工作中遇到一个高管因为生病做手术脖子下边有很大一个伤疤,很漂亮的一位女士。她说以前会戴围巾遮住那个伤疤,但现在不会了。她说那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身体的一部分。在社区里,邻居也都很友好。我们家邻居经常默默地就帮我们家割草修树,拉垃圾桶,送柠檬吃的。在圣诞节互送礼物。在这里华人社区,还是很强大的,有6个比较大的华人社区。买东西和生活都很方便,南北方的餐馆和一些小吃也都有。
悉尼的物价很贵,房价比国内一线城市应该好一些。200万澳币就是1000万人民币在一个中等社区买到一个不错的house就是别墅。前一段时间疫情清零的时候大家疯狂囤地买别墅。中产阶级买房子一般都是贷款的,贷款比例80%。我从事的正好是这个行业,看到过文件上收入不高的国人买房子贷款能力不强但是还款能力很强。当地的白人都没什么积蓄,我记得我有一个客人是个律师高收入人群,但是还款能力很差,导致信用记录差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他。他们都是月光族,收入很高但是没有存款。这和我们中国人是很不一样的。这里长大的人,金钱观也和中国的不同。
我有一个朋友嫁给了澳洲人,他们买房子的时候没有首付,那个澳洲人的爷爷很有钱要资助他们,朋友的老公硬是不同意,最后让爷爷作为担保人他们自己从银行贷款。还有一个同事父母很有钱,有豪宅和很多套房子,一大学毕业就搬离父母的住处自己去了一个越南区买了一个小房子。从外表和衣着完全看不出是富二代,还是一样的找工作上班。她说那是我父母的钱不是我的。这里人工很贵,月嫂疫情之前是180澳币大概900人民币一天,因为疫情供求严重不平衡现在是大概1500人民币一天。家里有什么东西坏了一般也是自己动手解决,请人来出场费就要100多澳币。我记得上次我们家水管堵了,来了个水管工2分钟解决200澳币。
医疗
澳洲是全民福利医疗。当地人或者拿到永居的移民都会有一张医疗卡,看医生是免费的。先看家庭医生,家庭医生看不了,再介绍给专科医生和去医院。这样病人分流,避免医院里人满为患。有几次去过医院的急诊儿科,人很少而且护士医生对小朋友都特别耐心。有一点特别好的是,晚上6点以后和周末家庭医生下班以后有home gp就是医生上门看病,这也都是免费的。对家里有小孩的人来说特别方便,不用耽误睡觉还能看上医生。就是看牙特别贵,所以一般会去买一个私人保险,再去看牙。生孩子可以去公立医院,是免费的,但通常大的医院因为产妇多,没有单人间。而用私人保险可以选择私立医院,保险公司支付住院费,并且可以享受一人一个单间。
自然环境
澳大利亚的有很多小城镇,生活很安静。而大的都市,比如悉尼和墨尔本,有热闹也有安静。通常市中心商业区人很多,很热闹;而回到住宅区就很安静。这里自然环境和空气质量都很好,处处都有大自然。大部分人的周末活动就是户外公园烧烤,徒步,露营或者开车去山里摘果子,摘核桃蘑菇,山里看枫叶。夏天海边游泳玩水。有人觉得这里好山好水好寂寞,但是其实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还是不会孤单的。平常上班周末和朋友聚会或去户外。我同学毕业后有一半人回国发展,一半人留在澳洲。我本人是比较喜欢安静的环境,所以还是蛮喜欢这里的。
接下来我们聊聊工作
来澳洲12年,2年上学。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工作,对工作的感触最深。
职业发展我觉得在哪里都适用,只要努力,在哪里都可以发展的。第一份工作比较难找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只要有第一份工作之后之后再换工作都是很顺利的。一般2周之内搞定,有一次是带着我儿子一起去猎头公司面试。顺利拿到那份工作。我工作过华人,印度人,希腊人,意大利人,澳洲人,犹太人和伊朗人的公司。国家不一样,工作感受还是很不一样的。不说喜好,我只说说体验和感受,说几件小事吧。
在意大利人公司的时候,公司出去郊游组织大家准备要带的东西。列了一个表格,老板娘说你们在自己想准备的东西后边化对号,其它都是他们准备。第二天其他人都还没到,他们先到把野餐用的垫子椅子还有肉全部准备好等其他人过来。他们也经常组织我们出去吃饭玩。犹太人公司很有意思,没有明确上下班时间、自己决定几点上班几点下班只要完成工作就好。还给每个员工配了健身卡。有一点和其它公司都不一样,每个人的薪水都是透明的,有一个公共的盘,如果想知道,一查就知道。而升职加薪全看看业绩。我也是第一次在这家公司学会要求加薪, 而且一年之内加薪两次。也是在这家公司, 我突破了在澳洲的职业瓶颈。
第一天上班,我说我没做过给客户提供建议,他说你可以的,然后他就去度假了。经过两个月,在我不熟悉的领域里, 我的业绩是最好的。我也是在这家公司成长最快。这里几乎没有加班,因为我的工作和销售相关,加班也是到6点七点就结束。结束之后就是个人时间,一般不会受到工作打扰。这里产假6个月-1年 ,政府有18周每周750刀的补贴,有些大公司还有半年或者几个月的带薪休假,甚至有些大公司给爸爸也有3个月的带薪抚养假期。因为,西方人其实有一个观念,家庭是第一位的。比如这里的病假和关怀假是在一个类别,而可以用来照顾生病的直系亲属。而公司的聚餐有很多时候是安排在午餐,因为晚上是属于家庭的私人时间。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不寻常 习孤零零独坐正中间特大书桌上 |
2 | 董军突然现身 更大的风暴来了 |
3 | 窥视习的位子?他不再低调 |
4 | 李显龙提到“中国下一代领导人”被热议 |
5 | 赵忠祥:5亿遗产不给儿子全给了倪萍 到底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习家军若被一锅端,中国会发生 | 文庙 |
2 | 薄熙来出席薄瓜瓜婚礼有感 | 体育老师 |
3 | 上了安全局的黑名單 | 底波拉 |
4 | 是不是谣言都万分危险了 | 三都瓠瓜 |
5 | 狗奶奶露营记之三 | 野狼巴克 |
6 | 共产党更名的时候到了 | 施化 |
7 | 何与怀:《致命中国》对中国相 | 万维网友来 |
8 | 试析马斯克的新使命;专访马斯 | 玉质 |
9 | 何宏军是贾廷安马仔 是习张博 | 胡亥 |
10 | 付鹏演讲为什么火? 一席话惊 | 胡亥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