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向外先取巴格达 美震慑战术见效
【万维读者网】伊拉克战争开打不到一个月,美国为首的联军已经胜利在望,素以成败论英雄的专家纷纷叫好,声称这是廿一世纪战争的典范,联军的攻势迅捷、灵活、果断,加上绝对优势的高科技,因此能迅速克敌致胜。
中国时报尹德瀚综合报道,一周前,还有许多退役将领批评美国政府投入的兵力太少,不足以压制伊拉克军队,不料战况在一周间急转直下,进行得出乎意外地顺利,而且死亡人数也比预期低,到目前只有一百多人。主导战事的美国国防部长伦斯斐当然是意气风发,副总统钱尼甚至认为,联军攻势之迅速可比二次大战期间率军直捣柏林的巴顿将军。
钱尼说,拿这场战争与十二年前的波斯湾战争相比,两者最明显的分别或许是美军当前拥有的优越科技,波斯湾战争期间,美军投射的炸弹只有九%是精准武器,这次投射的炸弹或飞弹则有六十八%属於精准武器。
系统整合的进步更是惊人,当年一架侦察机发现目标後,可能需要两天才发动攻击,如今透过系统整合,一发现目标就可进行攻击。钱尼说,当年指挥官靠的是地图、铅笔和无线电规划其战术,如今他们坐在车上移动电脑滑鼠,从电脑萤幕上指挥全局。
不过科技造成的最大改变,则是对现代战争提供一套全新的思维。以美国对这次攻打伊拉克所拟的作战计画而言,其基本概念与传统战略大不相同,它强调的不是攻城掠地,更不是在城市中进行巷战。
美国国防部开始拟定作战计画时,就打出「从内往外」,「先取巴格达」的口号,打算用最猛烈的轰炸和最迅速的攻势,瓦解伊拉克的权力中枢。所以在开战之初,美军就祭出所谓的「震慑」战术,以上千的炸弹和飞弹猛炸巴格达。
这套新战略的精义旨在「迅速主宰战局」,它与集结大军一举击溃敌军主力的传统战略不同之处在於,新战略固然也需要与敌军正面交锋及攻占土地,但更强调的是迅速推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面主导战局,屈服敌人的战斗意志。
从目前的战果来看,新战略显然奏效,美军在短短三周内推进五百公里直抵巴格达,在过程中没有一架美国坦克被伊拉克坦克摧毁,巴格达等几个伊拉克大城虽遭猛烈轰炸,但拜精准科技之赐,没有一个城市被炸成废墟。
比起一九九一年的波斯湾战争,这次美军入侵伊拉克的攻势更快,伤亡也较少。美军当初与伊拉克大军对决之前,先以四十三天的轰炸将伊军逐出科威特。波斯湾战争总共造成二百九十九名美军死亡(一百四十八人死於战斗),四百六十七人受伤;这次战争到目前有一百零二名美军死亡,十一人失踪,七人被俘。
美军的情报侦搜技术在这次战争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无人飞机和高空侦察机轮番出动,间谍卫星更是廿四小时运作,随时传回相关目标的资料;而特种部队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让美军能更精确掌握所要攻击的目标,减少轰炸时附带的平民伤亡。
美军在这次战争也就避免都市战的战术进行实验,在围城时只松散围堵,但展示强大兵力以瓦解伊拉克军队的战斗意志,同时也鼓励民众起来反抗,围攻巴格达就是一次很好的示范。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