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奥德赛黎明 法英美用炸弹重返北非

www.creaders.net | 2011-03-24 00:42:42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联合国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的“掩护”下,以法、英、美为首的多国联军3月19日开始了针对利比亚的“奥德赛黎明”军事行动。行动目标称为是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反对派组织,并打击卡扎菲军队的防空设施,以设立禁飞区。至截稿时止,多国联军已连续数天对利比亚进行了空袭,造成逾百人死伤。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表示,将武装每一个平民以对抗西方国家的“第二次十字军远征”。

  “奥德赛黎明”行动是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西方国家发动的最大型军事行动。“奥德赛”一词源自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讲述的是古希腊远征特洛伊的战争结束后,主人公奥德修斯乘船回家一路坎坷,在海上又漂泊了十余年。但此时他的王国已被他人篡夺,妻子遭逼改嫁。在女神雅典娜的帮助下,奥德修斯终于重返故土,并夺回失去的一切。可见,法、英、美等国将军事打击利比亚的行动取名“奥德赛黎明”,不言而喻,是欲借奥德修斯的英雄故事来标榜对利比亚空袭的正义性,更意在表达可以重返北非,这片失去的故土的心迹。

  法英美的北非情节

  法、英是较早的殖民国家。 18-19世纪中叶,对非洲的瓜分主要在英法间展开。法国摄入非洲较早,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是其最早一批殖民地。拿破仑战争后,英国成了海上霸主。英国主要占领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而法国则注重领土面积的大小。1884年柏林会议后,英国开始“双开计划”,1919年计划实现后,全面打通了从开普敦(Cape Town)到开罗(Cairo)的道路,在非洲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

  1943年初,英法军队占领利比亚,结束了意大利的统治。英国、法国对利比亚实行分治,英国占领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地区,法国人占领费赞地区,并分别成立了军政府。法国的各种势力深入到利比亚的各个角落,直到利比亚革命成功。但其后法国仍在北非有相当的政治影响力,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利比亚周围4个国家都是法语国家,所以法国从在非洲大陆的殖民历史结束以来,一直持续的插手其原来殖民地的各种事务,比如暗地扶持反对派。二战后,随着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法国推出“合作”政策,保持自已在非洲的利益和影响,自戴高乐以来的历届法国政府都把非洲视为支撑其大国地位的“前沿基地”。

  同时,利比亚同美国亦有难解之缘。1969年9月1日,年仅28岁的上尉通讯连长卡扎菲发动政变,推翻了亲美国的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他上台后,不仅在人事上对亲美派进行了彻底清洗,而且一步步与美国相对抗。1970年6月,卡扎菲下令收回美国在利比亚的惠勒斯空军基地,赶走了6,000名美国军事人员。这意味着美国失去了在非洲的最大的军事基地,使美国在黑海和地中海和非洲、中东的军事存在受到极大的削弱。随后,利比亚从前苏联陆续购买了多达100亿美元的军火,除将惠勒斯空军基地转交给苏军使用外,还提供5个海空军基地供其使用。

  1986年3月,美实施“草原烈火”行动,击沉利军导弹艇5艘,摧毁利军制导雷达数部。为报复美国,利比亚的恐怖组织于当年4月2日和5日,分别制造了美环球航空公司飞机和西柏林拉贝勒迪斯科舞厅爆炸事件,炸死炸伤百余名美国人。

  除去地缘政治因素,利比亚地处的北非风情更是让欧美人流连忘返,视为悠游及探险的乐园。

  脍炙人口的电影《卡萨布兰卡》就是这样的历史写照。这部影片让人们记住了非洲小镇——卡萨布兰卡,20世纪初被法国占领,成为法国在非洲的势力中心,既是战争难民的集散地,也是逃离战祸的欧洲人飞往里斯本转赴美国的中转站。

  有分析人士认为,正是因为法、英、美对北非国家的特别情怀,尤其是法国,和利比亚同为地中海国家,在所有西方大国中,它们距离最近。加之大部分西方国家共同的“眼中钉”卡扎菲一旦“有事”,3国联手群殴,以图“重返北非”的举动也就不足为怪了。

  法国迫不及待争头功

  此次行动,近年一向在国际军事行动中不冒头的法国竟一反常态的一马当先。总统萨科齐成了领军人物。联合国第1973号决议通过不到1天时间,法国“阵风”和“幻影-2000”战机率先对卡扎菲的防空据点和部队实施了首次空中打击。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美国牵头上阵,英国亦步亦趋,法国大唱反调,而这次却是法英主演,美国配合。舆论认为,除了上述地缘因素外,萨科齐所面对的国内外政治及经济原因更促使他不顾一切要冲在前。

  由于萨科奇2010年不顾民意反对强制推行退休制度改革,引发举国反对甚至厌恶。同时,其内阁不断发生腐败丑闻,先有劳工部长韦尔特涉嫌欧莱亚案,后有外交部长在突尼斯镇压民众抗议之时,接受原领导人本•阿里亲信的邀请度假,更令人震惊的是总理费永也在此期间接受了埃及原领导人穆巴拉克的邀请……种种因素造成萨科齐当前支持率远低于各竞争对手,甚至会败给极右翼的国民阵线候选人勒庞。也即是说,萨科齐的政治生命陷于空前的危机。恰在此时,和西方不睦的利比亚发生内部纷乱,一向在外交事务上颇为莽撞的萨科奇成为了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承认反对派政权的国家领导人。有分析人士指出,萨科齐为给自己拿分的这种行为完全是在赌博,一旦卡扎菲获胜,萨科齐将输的很惨。这种代价是法国,更是已陷入困境中的萨科奇极难承受的。所以当利比亚反对派失利时,萨科齐只有介入动武一途。而法国民众倾向于喜欢能在国际事务上“强势”的领导人,明年是法国的大选之年,萨科齐图为自己的选举加分。再加上其本人性格高调,因此这次行动的急先锋也就不难理解。

  也有人认为,此前突尼斯和埃及等国刚开始推动民主示威的过程中,法国判断错误,没有站在民主势力一方,因此,此举是对这种做法的一种反省。亦有分析认为,法国急于出兵打头阵,与利比亚的原油有重要关系。据悉,法国对利比亚原油的进口量仅次于意大利,占利比亚原油出口量的15%。利比亚的原油出口量居世界第12位,但低硫黄轻质油产量居世界首位。也就是说,全球轻质油需求中有10%由利比亚提供。轻质油是汽油、石脑油、煤油等利用价值高的成分所占比重大的高质量原油。如果利比亚轻质油的供给源中断,法国就要寻找代替资源,但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其他轻质油生产国都有交易对象,法国很难插足。而一旦改炼其它品质的油,法国的众多炼油设施就要报废。再加上,利比亚距法国近,运输成本极低。再者,军工集团的利益也在其中。这次法国的军事行动也是其国内强大的军工集团和石油利益集团的游说结果之一。

  美国退居二线 北约现割裂

  就英国新政府而言,卡梅伦参战是为急于撇清此前工党政府领导下英国与利比亚卡扎菲的关系。

  释放洛克比空难制造者,这曾导致英、美之间产生嫌隙。但卡梅伦的心情不同于萨科齐,他清楚认识到英国民众对伊拉克战争的反感。卡梅伦反复称此次军事行动“有联合国作后盾”,是“合法、必要、正确的”。另外,英国的参与将是有限度的,英国会量力而行。一旦此次军事干预行动失败,卡梅伦无疑将重蹈布莱尔的覆辙。

  对此次反而甘心当随从的美国,分析人士向多维新闻表示,美国参战除了有石油的经济利益考虑外,当然卡扎菲和美国积怨太深也是原因。虽然在萨达姆倒台后,卡扎菲主动”服软”,但敌意犹存。这一次,利比亚的内乱给美国创造了介入的机会。其次,自突尼斯和埃及革命之后,美国愈发希望能够继续掌控变化后的中东大局,至少能够占到道德制高点。但卡扎菲的“逆流”带动了巴林,甚至沙特都率领海湾联军进入巴林,由于巴林和沙特都是美国长期的盟国,甚至美国第五舰队总部设在巴林,所以美国也将这把怒火一举泻向了卡扎菲。

  但在“奥德赛黎明”行动中,与法英不同,美国在这次军事行动中“退居二线”。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开始就表示,美国支持盟国的军事行动,但“不当领导”。分析人士认为,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因素:第一、非洲血统的奥巴马头领诺贝尔和平奖光环;第二、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惨痛教训;第三、美国在利比亚并无明显的重要战略利益。

  中东问题专家马晓霖指出,综合看来,法英积极行动是为了确保自己在非洲地区的“领袖”地位,而美国实际上认为杀害卡扎菲对稳定利比亚局势并没有好处,特别是卡扎菲并不会被基地组织利用。也就是说,此次参与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美国相当于被法国“绑架”。当然,美国的低调并不意味着他在这次空袭中没有扮演任何角色。但需要看到,美国在此次军事打击行为中有所摇摆。第二轮空袭后,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表示,美国将在未来数日内将军事行动指挥权交给其他方面,“接棒者”可能是由英法两国联合组建的指挥部,也可能是北约。他说,美军将继续作为联军的一部分参与军事行动,但不会作为最主要的力量存在。

  不仅是美国有所“犹豫”,北约成员国对此的表达也现割裂状态。一些成员国并未参与,如德国委婉地向大洋彼岸的伙伴暗示,其余的调解冲突的方法暂时尚未用尽。而且,发起军事打击至今,北约国家均为“单干”,未以“北约”名义参战。有舆论认为,这次行动把德国、土耳其和法,英,意等国分裂成了两个阵营,统一的欧洲不见了,这也是“北约”无法出面的真正原因。

  再现双重标准

  这场代号为“奥得赛黎明”的行动,本是为防止利比亚发生人道主义灾难,阻止卡扎菲“屠杀平民”,但实际的情况是,行动所导致的人员伤亡有可能远远超出之前。除了空袭直接导致大规模人员伤亡外,西方军事干涉造成的冲突升级也将造成更大的灾难。历史数次证明,西方国家的这种“干涉”往往与推翻政权挂钩,也往往是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借口,名义上有光面堂皇的国际道义,但实际上则是出于狭隘的政治或经济利益。

  其实,在多国联军发起对利比亚军事打击之前,巴林正在武力镇压抗议示威民众,这和利比亚初期阶段完全一样,但西方对巴林只是口头谴责而已。

  FT对此评论称,换在了巴林,一些西方国家就不武装巴林的反对派来推翻政府,这显然是某些西方国家自己没有道理的好恶,或露骨的双重标准,非要拿到联合国安理会就这种双重标准表决和投票,说明了其伪善“借口”有多么离谱。对利比亚反对派和巴林反对派爱憎分明的双重标准,让军事干涉的“人道理由”显得如此苍白。

  事实上,在中东、北非这一轮民主浪潮过程中,西方双重标准的例子不胜枚举。中国社科院中东问题专家向多维新闻表示,无论是统治伊朗达37年之久的巴列维还是埃及的穆巴拉克,按照西方标准即使不被定义为独裁政权也至少是非民主的强人统治的国家,但是从未公开、正面地用美国的自由民主标准要求过他们。但另一方面,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目的之一就是推翻独裁者萨达姆。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刘中民也指出,美国的霸权逻辑在中东有军事与经济双支柱。所以,纵然中东盟国在价值观上与美国大相径庭,但美国还是选择了利益交换。但在这种利益交换的背后,美国的政治精英们却在意识形态上对中东穆斯林充满着怀疑和敌意,当然这也同时买下了隐患。一旦中东民主浪潮袭来,美国的中东政策就陷入了左右矛盾之中。

  国际谴责之声日盛

  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有10个国家投赞成票,中国、俄罗斯、印度、德国和巴西投了弃权票。之后,英、美、法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就如何对利比亚军事干预一事进行商议。而且,当时非洲联盟、阿拉伯联盟均是赞同该决议的。由此可以看到,相较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以及2003年美英两国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此次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是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观察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冷战结束一段时期的单边主义、绕开联合国的军事行动正被逐渐修正。对多边协调、大国一致的强调浮出水面。

  但空袭开始并出现平民伤亡后,阿拉伯联盟和非洲联盟均转而谴责西方军事行为过度。非洲国家历史上曾被新老殖民者统治、分割与长期压迫,留下了惨痛的记忆。这次大规模的空袭,无异于重新揭开了非洲各国人民的殖民伤疤。

  中国政府虽然在17日联合国表决时,和俄罗斯、德国、巴西、印度一起投了弃权票,路透社评论称,这种罕见的默许态度使得中国进一步偏离其长期奉行的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外交政策。但当西方多国联军对利比亚空袭进入第二天,中国的主要报纸加大了反对西方空袭利比亚的力度,指责支持攻击利比亚的国家违背了国际准则,可能会使中东陷入新一轮动荡。中共喉舌《人民日报》用几乎不加掩饰的言辞指责美国及其盟友违背国际准则,将针对利比亚部分地点的攻击比作2003年美国领导的伊拉克战争,指出此次攻击遵循了西方国家伸手干预其他国家事务的模式。

  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理普京21日也谴责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普京说,安理会关于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存在缺陷和不足,俄方不支持这一决议,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利比亚的国内政治冲突。普京同时说,俄罗斯对美国在国际舞台频繁使用武力的草率行为感到不安。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