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价格
市场力量将抬高新能源成本
在昨日举行的2011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新能源和绿色能源问题同样成为专家和学者热议的焦点。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道格拉斯·奥谢罗夫就表示:「中国应该建造更多的基础设施使用绿色能源,人口众多的城市,更需要使用绿色能源,北京本身就需要有更多的绿色能源。」
「城市人口消耗了全世界75%的能源,排放了85%的温室气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越来越需要提高能效的技术,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现在成为了我们的主要问题。」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罗·卢比亚在本次论坛上带来的议题主要也是围绕新能源价格展开。
据介绍,我国目前的电力发电中,83%是煤炭发电,13%是由天然气来发电,还有4%是用石油来发电。
对我国这一发电模式,奥谢罗夫判断表示,运用煤炭发电有很大的经济优势,但是燃烧煤炭不仅给我们带来能源,也会带来更多的温室气体,带来空气污染物,甚至有更严重的后果。
「燃烧煤炭以后会产生蒸气,每500兆瓦发电容量的机组会产生30万千克的二氧化碳,还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以及其他的氮炭氧化合物。」奥谢罗夫认为,煤炭是发电的一种廉价的能源资源,未来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燃烧煤的时候不产生过多的有害物质。
不仅如此,在卢比亚看来,过去和当下经济的增长主要是利用低廉的或者丰富的化石燃料驱动的,然而由于储量有限,当下能源供应十分脆弱和紧张,传统的发展模式并不可持续。
事实上,当下人们并没有足够认识到节能减排的现实意义,以交通运输行业为例,该行业消耗了全世界27%的能源,其中95%是石油,2%是天然气,只有3%来自于新能源,可以说产业对于石油领域的依赖十分严重。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塬因便是新能源利用成本的过于高昂。
「我们对新能源的开发不是特别积极,主要是大家发现虽然可以给社会带来好处,但直接经济利益却比较低。」卢比亚提醒,儘管如此,从各国节能减排的既定目标看,扩大新能源的利用已经成为共识,随着市场需求的加大,新能源的价格势必会被抬高,与其后发制人,不如先入为主。
为此,卢比亚建议各国应该消除行政和司法上的障碍,鼓励创新,这样的能源政策能够符合现在社会的能源需要。所以这些技术可能不会带来短期的经济利益,因此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大量公众的支持进行新能源的开发和研究工作。
投资美债
中国持有大量美债没什么问题
「如果我来掌管中国的外匯储备,我也会诺奖得主:中国应投资大量美债。因为美国歷史上从来没出现过债务违约。而一些小的国家容不下中国这么大规模的外储投资。」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在2011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表示,虽然美国目前债务居高不下,但考虑到收益率稳定且歷史上从未违约,中国购买美国国债风险并不大。「如果我是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也会把叁分之一的外储用来购买美债。」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匯储备国,外储金额已经突破3万亿美元。美国财政部最新公佈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国增持了80亿美元美国国债,为连续第四个月增持。截至7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达到1.1735万亿美元,是美债最大海外持有国。今年8月,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到标普调降,引发外界对于中国持有美债安全问题的疑虑。在美国实行量化宽鬆政策的影响下,美元贬值造成外储缩水的担忧也逐渐升温。
「中国坐拥如此庞大的外储,是个『大玩家』,除了投资美债,还可以购买德国国债。」在蒙代尔看来,从信用度讲德国是最不可能违约的国家,除此之外,对于中国目前用外匯储备进行资源和能源投资的做法,蒙代尔也表示认同。
经济结构
房地产不会成永远增长的龙头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经济面临增长动力不足以及通胀压力增大的诸多难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让经济实现创新性的发展也成为专家和学者关注的焦点。
「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将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重塑我们的增长动力。」在昨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就对当前的经济环境做出上述判断。
就我国国内的情况来判断,李伟分析认为,虽然我国在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良好,但国内的经济同样存在消费不足、投资过热、通胀的矛盾,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对外依存度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多重结构性问题。「因此,对一个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重塑增长动力的要求较之其他国家也许更为迫切。」他表示。
昨日的演讲中,李伟同时对当前国内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投资的问题提出警示。他分析表示:「房地产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但是盖房盖不出先进生产力,房地产可以是龙身的重要部分,但永远不会成为带动经济稳健增长的龙头。」
对如何让国内经济实现良性增长,李伟认为,所谓有质量的、持续的、健康的增长应该是有科技支撑和科技含量的增长,应该是低碳、绿色和环保的增长。而今年正逢第12个五年规划开局之年,在这个节点上,中国应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以,在『十二五』战略规划中,中国政府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使我们的经济结构更协调,使我们的产业得到升级,使人民能够更公平地分享发展的成果。」
市场环境
打破行政性垄断 实现公平准入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如何营造创新环境的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表示,中国应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破行政性垄断,实现公平的市场准入,使各类所有制企业能够公平获得创新资源。
在侯云春看来,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人均GDP已经由不足200美元增长到4000多美元,跨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高。「我们的高速增长更多地依赖于低成本要素的大量投入,这种模式虽然在赶超阶段能发挥较大作用,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长此以往难以为继。如果不能形成新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就难以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继续向高收入社会迈进。」他警示道。
在看到技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发挥预期效果后,侯云春建议,我国应该进一步提高创新效率。而对于如何提高创新水平,他认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利于促进创新。
「创新的活力和效率本质上取决于制度环境。」侯云春表示,中国已经实施了很多激励创新的政策,但着力点分散、落实不到位、效果不尽理想。其中的根本塬因在于,我国尚未形成真正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体系。事实上,我国存在的资源价格扭曲、行业行政性垄断、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都是制度不完善的体现。
由此,建立完善的市场竞争制度是保障创新的途径之一。「要打破行政性垄断,实现公平的市场准入,使各类所有制企业能够公平获得创新资源。」侯云春表示,挤压企业通过非正常竞争手段获取利益的空间,并且重视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促进创新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加强金融、财税、人才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扶持,能提高企业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
创新技术
技术问题跟工业应用存在矛盾
昨日的论坛现场,来自英国皇家学会理事会的克裡斯·史密斯也对创新技术的有关问题发表了相应的看法。
史密斯认为,全球科学版图正在经歷戏剧性的变化,近五年当中发展中国家的整体科研投入增长了一倍,而中国作为科学强国正在迅速崛起,中国的科研投入在不断增强,科研投入占GDP的增长也很快。
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不断发展、各国间的科研合作日益频繁的同时,史密斯也提醒,就目前的现状来看,科学技术问题跟工业应用之间存在矛盾。
「我们看到一些技术层面的问题可能跟真正的工业应用存在着矛盾。」史密斯表示,科学及时的应用和合作应该充分地认识到什么是工作的重点,否则资金投入就没有办法得到充分利用。
他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增加国际间的科研合作。「我们应该加强合作,比如说来自非洲和亚洲的科学家与各个地区的科学家合作,我们还应该考虑加强各国的科学能力、自然科学、世界科学的协调合作。」他表示。
史密斯曾担任英国皇家学会副主席,目前担任牛津大学能源研究部主任,中东同步辐射光源式样科学和应用委员会主席。2003年至2008年担任英国塬子能管理军卡拉姆部主任,负责英国核聚变项目和联合欧洲钸的运转。作为一位粒子物理理论学家,史密斯曾经因为他的科研成就获得了叁个大洲7个国家的奖项和荣誉。2001年他受封爵士。
光伏补贴
中国光伏发电技术进展巨大降成本
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卢比亚教授在演讲中表示,由于中国在光伏发电方面的巨大进展,使得光伏产品的价格大为下降。
就新能源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会不会太过昂贵这一问题,卢比亚说,发展中国家应该开发一些新的能源。就光伏产业来说,中国在光伏发电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也因为中国在光伏发电方面的进展,从而使得光伏产品的价格大为下降。在技术开发方面,把太阳能储存起来以便将来使用的技术在中国也发展得非常快。
其实,自2009年开始,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企业一直受到来自欧洲、美国及印度等国太阳能光伏企业的指责,他们认为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拥有政府过度财政补贴,成本低,并借此进行不公平竞争,致使本国企业无竞争优势,甚至破产清算。虽然中国政府和企业一再澄清国外企业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误解,但国外企业似乎「一点儿也听不进去」,仍继续指责中国企业不正当竞争。
卢比亚的回答已经为中国光伏企业澄清了事实真相,正是由于中国企业在光伏技术方面的进步才促使光伏产品成本大幅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并不是企业享受了政府的过度补贴。
卢比亚还对中国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首先需要克服太阳能在开发过程中的困难;其次是研究成果出来之后,还要在全世界範围内进行商业转化,开发市场。虽然在欧洲,西班牙在太阳能方面发展非常快,但是中国已异军突起,成为西班牙和欧洲主要的竞争者,「我认为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中国都会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生物燃料
环境问题的出路是高效使用生物质
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哈特穆特·米歇尔教授做生物燃料生产和使用效率的演讲。他认为,大批量地生产生物燃料并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出路,人类的出路应该在于如何高效率地使用生物质。
据瞭解,物质是指一切直接或间接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质,包括除化石燃料外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排泄与代谢物等。而生物质能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由生物质产生的能量,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米歇尔指出,虽然通过燃烧秸秆产生的生物燃料甲烷运用设备可以产生电力和能源,但是通过在德国进行的玉米地实验得出,只有0.13%的太阳能被转化成电能。在美国通过燃烧蔗糖生产甲烷的实验表明,甘蔗吸收太阳能的效率只有0.2%。因此,在这些製造生物燃料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率是非常低下的。另外,按照这样的效率,如果人类完全依赖光合作用来生产能源作物,那么地球上的森林很快就会消失。不仅如此,通过种植能源作物来生产生物柴油还会剥夺人们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很明显,人类不可能通过生物燃料满足能源需求。
生物柴油作为石化燃料的替代品,近年来也备受关注。米歇尔认为生物柴油作为下一代液态生物燃料,虽然可以使用棕榈油通过光合作用生产,但是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是,生物柴油的产出效率不仅不高,而且还会产生额外的氢。此外,如果要使用棕榈油,结果会导致森林的砍伐,因此为了保护热带雨林也不适合用棕榈油。这也说明,人类不能为阻止气候变暖反而毁灭了生物的多样性。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米歇尔指出,现在太阳能光伏电池被广泛应用,许多国家用光伏电池来吸收太阳能,然后通过发电机生产出电力。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太阳能光伏发电需要每天都是晴天。此外,还有一个难题是,如何把生产出来的电力运输到世界其他地方。现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电动汽车,虽然清洁,但电池的使用效率并不高,因此这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是因为以上的种种塬因,生物燃料大批量生产并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出路,反而可能会加重环境问题。「所以,我们的出路应该是如何高效率地使用生物质,我也会支持生物质。」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怕成这样!传习在军委发话 |
2 | 中国全民换钱 2025人民币或大崩塌 |
3 | 宝马撞人案温庆运被注射死刑 含泪求父母救 |
4 | 净利润暴跌93.53% 中国巨头喊“跪着做人 |
5 | “党内已经杀声四起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国会的耻辱.千页法案出台内幕 | 木秀于林 |
2 | 从俄军中将遭暗杀想到的 | 随意生活 |
3 | 沈逸教授:川普2.0治国如开公 | 随意生活 |
4 | 墙内退休的三六九等 | 体育老师 |
5 | 谁制造了最多中国人死亡? | 汪翔 |
6 | 何祚庥评项立刚 | 老字号 |
7 | 费正清回忆梁思成林徽因 | 席琳 |
8 | 人越有钱越抠门 | 体育老师 |
9 | 赵晓:也谈“美国领导力的物质 | 万维网友来 |
10 | 加勒比游轮(扬州慢 图) | 老冬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