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萬維讀者網(Creaders.Net)讀者文悅閣來稿:當今由於資訊和網絡的空前發展,我們中的許多人大概已不會以否定的態度來看待頻繁發生於世界各地的飛碟 (Flying Saucer)事件。對於飛碟及外星文明,人們有很多的猜測和遐想。這其中,最令人着迷的是飛碟匪夷所思的飛行性能。其超高速,超機動 以及無燃料噴射的推進方式是當今的火箭和飛機無法做到的。如果能夠成功製造出類似於飛碟的動力裝置,那麼其蘊含的先進科學技術無疑將會給人類社會帶來質的躍變。然而,至今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公開表明擁有這樣的科技。令人震驚的是,這兩三年互聯網上的視頻及資料披露二戰期間納粹德國進行了絕密的飛碟研製和生產,而且將飛碟用於戰場軍情偵查。據媒體報道,去年德國的電視台播放了有關納粹絕密科技的片子,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維克多肖伯格於1885 年出生在奧地利霍茨施拉格(Holzschlag)地區的一個森林管理員世家。自孩提時起,他就非常熱愛一切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的東西。1904年, 他從森林學校畢業,父親要他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可他堅持要當護林員, 父親拿他沒轍。1914 至1918 年,維克多肖伯格被徵兵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結束後,他負傷回到家鄉給阿道夫范紹伯格里培(Adolph van Schaumburg-Lippe)王子當森林管理員。王子愛賭博,輸了不少錢。公主(王子夫人)操心着急,琢磨着開拓財源以彌補虧空。思來想去,能帶來客觀收益的只有祖上傳下來的大片森林。可是將原木運出山林並不容易,耗時費工。通過對水流特性的長期觀察和研究,維克多肖伯格提出了一個新穎的方案:築水槽,引溪水入槽來輸送原木。為了解決原木過重而沉於水底的問題,他設計在水槽的兩側壁釘上一根根垂直的木條。這樣流水通過水槽時會產生沿流水方向的漩渦,將沉甸甸的木頭浮起水面。在公主的支持下,他的方案得以實施,圓滿成功。從此,維克多肖伯格蜚聲奧地利及歐洲各國。這一技術給伐木業帶來了一場革命,奧地利周邊的國家紛紛效法,木材生產量大幅度上升。然而, 隨之而來的是,天然森林面積銳減,泥石流頻繁發生,土壤品質惡化以及局域氣候災害產生。這促使維克多肖伯格思考研究如何保護森林資源,改善區域的空中,地表 和地下的水氣循環等問題。與此同時,他開展了水輪機,從水中直接獲取電能,以及生產純水等方面的研究。
1934 年,維克多肖伯格私下會見了當時已是德國總理的希特勒。會談長達八個小時。德國大科學普朗克也在場。維克多肖伯格告訴希特勒,依賴於大規模消耗自然資源來發展生產的模式是破壞性的,不可持續的。他建議運用他的研究成果來開發利用清潔的水能源。希特勒對他的新觀點頗感興趣,但也對他不願為第三帝國效力感到不快。
1938 奧地利被納粹德國兼併。 1939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維克多肖伯格擁有空氣渦輪機等專利,納粹黨衛軍(SS)對他產生了興趣。1940,維克多肖伯格開始在維也納建造斥力(Repulsin)發動機—飛碟(Flying Saucer)的原型發動機 —並將原理申請了專利。維也納工程師協會將此密報納粹黨衛軍。隨後,維克多肖伯格被捕。由於拒不合作,他被關進精神病院長達數月之久。後來,他被迫同意為納粹工作。在馬特豪森(Mauthausen)集中營,納粹給他配備了二三十名猶太囚犯工程師。他的研究項目被稱為 “更高原子能”(Higher Atomic Energies),直接接受納粹黨衛軍頭子希姆萊的掌控。維克多肖伯格告訴他手下的猶太囚犯工程師們:“大家好好干吧,不要逃跑。你們若跑了,我就沒命了。” 項目初期,維克多肖伯格和他的團隊(除了猶他犯人外,也包括德國和捷克的科學家)研發出 斥力 A 型(Repulsin A)發動機。由於狀態不穩定,直徑達2.4米的斥力 A 型(Repulsin A)發動機在騰空之後,撞到天花板上,給毀了。希姆萊聞後,氣急敗壞,認為維克多肖伯格是有意破壞,揚言要槍斃了他。之後,維克多肖伯格和他的團隊吸取失敗的教訓,成功建造了斥力 B 型(Repulsin B)發動機。該發動機性能穩定,沒有出問題。研究項目順利完成。這時已是1944 年,維克多肖伯格被釋放回家。雖然維克多肖伯格本人沒有看到裝有斥力 B 型(Repulsin B)發動機 的飛碟的實際飛行,但是在1946年 (二戰之後),他團隊裡的一位捷克工程師告訴他裝有斥力發動機的飛碟已於1945 年二月十九日在布拉格(捷克首都)附近試飛成功。三分鐘內,飛碟升到離地15公里的高空,橫向飛行速度達到每小時2,200 公里!
以下簡要地介紹一下斥力(Repulsin)發動機的原理:我們知道常規的內熱發動機是利用擴散式的外爆(explosion)原理,將化學能變為熱能,而後熱能轉為機械能,從而推動發動機的轉子運動。在這一過程中能量損耗嚴重。然而斥力發動機是利用截然不同的內爆(Implosion)原理,在發動機內部先藉助外力產生類似龍捲風式的渦流,聚集外來空氣和水帶來的能量,當這一效應達到一定的強度是,產生的向上升力能夠超過引力而將發動機和飛碟提到空中,而且這一狀態能夠自我維持持,不再藉助外力。因此,維克多肖伯格的斥力(Repulsin)發動機也被稱為內爆(Implosion)發動機。至於這一升力究竟是什麼力。維克多肖伯格認為它是一種反向電磁力(diamagnetismus)。由於內爆(Implosion)發動機幾乎只需要水和空氣,維克多肖伯格稱它是免費能源(Free Energy)發動機。據說,維克多肖伯格曾與大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幾次會面,探討內爆(Implosion)發動機的原理。
二戰結束時,美軍和蘇軍沒收了維克多肖伯格自己留有的一些發動機裝置。而後,加拿大的Avro 飛機製造公司通過前納粹科研頭子理查德米特博士(Dr. Richard Miethe)試圖說服維克多肖伯格與他們合作研製飛碟,但遭到拒絕。在二戰之後的十餘年裡,維克多肖伯格致力於民用項目的研究,如水淨化裝置,螺旋式銅犁,家用發電機等。
1958 年,維克多肖伯格的朋友卡爾格士率墨(Karl Gerchsheimer)和德克薩斯的企業主羅伯特多得(Robert Dodd)幾番邀請維克多肖伯格來美國訪問,稱美國大公司對維克多肖伯格的發明很感興趣,希望能投資將其發展到能源節約 (Energy Saving)工程中,從而改變人類的生活水平。經不住勸說,七十出頭的維克多肖伯格在兒子沃克(Walker)和女婿的陪同下來到了德克薩斯。美方的盛情接待,讓維克多肖伯格興致非常高。他寫信給家人讓他們把科研資料和設備寄過來,以便他開展研究工作。然而,事情並沒有像他想象的那樣發展,美方公司遲遲不啟動項目予以配合。漸漸地,維克多肖伯格意識到美方公司並沒有誠意將他的成果普及於民用。他越來越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奧地利家鄉。可是,要走談何容易。最後,他萬般無奈,簽署了一份合同,將自己所有的專利轉給美方的一家聯合機(Consortium)以求能馬上回到奧地利。而這摧毀了他的生命。在赴美三個月之後,維克多肖伯格終於回到了奧地利。然而,五天之後,維克多肖伯格便與世長辭,享年七十三歲。
四十多年後,維克多肖伯格的孫子約格(Joerg)訪問了美國,重溫了爺爺當年的足跡。為了能將爺爺的科學貢獻傳承和發揚下去,約格成立了維克多肖伯格研究中心,稱之為PKS (Pythagoras Kepler System,意為畢達哥拉斯開普勒系統)。
縱觀維克多肖伯格的一生,雖然他僅在森林學校接受過高中程度的正規教育,但他孜孜不倦地向自然學習,探究其中的奧秘,在科學和技術上取得了令他人無法望其項背的成就。他崇尚實踐,從不迷信書本上的金科玉律。例如,他觀察到水在4攝氏度時具有最大的密度,因而有最高的能量內含。高於或低於4攝氏度, 水的密度都會下降,所含的能量也下降。4攝氏度被稱為 “非常規點”。這是其他任何液體都不具有的性質。維克多肖伯格的內爆(Implosion)發動機的設計便利用了水的這一特性。據他的兒媳回憶,維克多肖伯格常說, 不要盲目相信教科書,很多時候,將書上的東西倒過180 度來看,才是對的。
瑞典學者歐拉夫艾利克斯安德森(Olof Alexanderssen )致力於研究維克多肖伯格的科學成就和哲學貢獻,著有“活性的水—維克多肖伯格和自然能源的奧秘”(Living Water -Viktor Schauberger and the Secrets of Natural Energy)。他在採訪中評價道:“如果世人在三十年代或甚至後來能夠聆聽維克多肖伯格所言,我們就能夠避免今天的所有災害。。。。。。沒有人能夠比維克多肖伯格更全面地看待生活中的問題。離開了活生生的自然,我們便無法生存。這一點是相當清楚的。”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歐拉夫艾利克斯安德森和翻譯家凱萊寇茨(Callum Coats)的書籍介紹,維克多肖伯格逐漸地為越來越多的英語國家讀者了解。
維克多肖伯格寫有幾本著作。都有英文版,由凱萊寇茨(Callum Coats)翻譯:
1. The Water Wizard: The Extraordinary Properties of Natural Water
2. The Fertile Earth: Nature's Energies in Agriculture, Soil Fertilisation and Forestry (Ecotechnology)
3. Nature as Teacher: New Principles in the Working of Nature (Ecotechnology)
4. The Energy Evolution: Harnessing Free Energy From Nature (Ecotechnology)
2009 年,為了紀念維克多肖伯格,奧地利製作了一部片子 “維克多肖伯格—理解和複製自然”(Viktor Schauberger – Die Natur Kapieren und Kopieren, 德文,Comprehend and Copy Nature, 英文)。 該片在YouTube 上有兩種英文版本:一是整片75 分鐘,二是分五集,每集十五分鐘。片中有不少篇幅是對維克多肖伯格的孫子約格(Joerg)的採訪。
由於種種人為的原因,維克多肖伯格的傳奇被歷史的塵埃封存了很久,不為世人所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得益於互聯網的發展,我們終於能夠了解他傑出的科學成就和哲學貢獻。當今世界面臨全球變暖的緊迫問題。其主要原因是人類大規模地消耗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學燃料而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CO2),造成溫室效應。如果能夠複製出維克多肖伯格的內爆發動機並將其應用於工業與民用的各個領域,無疑我們將大大減少對於化學燃料的依賴,為徹底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提供一個全新的思路和方案。
謹以此文獻給維克多肖伯格一百三十一周年誕辰。
作者註記:本文是根據諸多資料綜合而成。由於不同資料對於某些事件的年代記載有細微的差別,本文在這方面可能有些不太準確之處。另外 如果轉載本文,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當前新聞共有0條評論 | 分享到: |
|
||||||||||
評論前需要先 登錄 或者 註冊 哦![]() |
24小時新聞排行榜 | 更多>> |
1 | 驚悚!何衛東在301被清除 |
2 | 何衛東身亡 倒習進入讀秒階段 |
3 | 全球公認最無恥的鳥 中國人歌頌了千年 |
4 | 她因長得太美被導演“據為己有” 27年無名 |
5 | 傳中共大佬逼習近平退位 矢板明夫揭真相 |
48小時新聞排行榜 | 更多>> |
1 | 蔡奇哭了......網傳四中全會大消息 |
2 | 驚悚!何衛東在301被清除 |
3 | 無處可藏 習明澤這下危險了 |
4 | 突發!中國網絡驚現習下台 |
5 | 60天神秘計劃曝光 張又俠按名單抓人 |
6 | 何衛東身亡 倒習進入讀秒階段 |
7 | 52歲鞏俐:我每周要做4次 70歲米歇爾:沒 |
8 | 全球公認最無恥的鳥 中國人歌頌了千年 |
9 | 她因長得太美被導演“據為己有” 27年無名 |
10 | 傳中共大佬逼習近平退位 矢板明夫揭真相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復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