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ilsk,世界上最孤独的城市之一。
同样,它也是俄罗斯最冷、最北端、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城市,位于西伯利亚深处,北极圈以北 200 英里。
《天气预报》里一直让人闻风丧胆的 " 西伯利亚冷空气 " 就来自这里,冬天最低温度能达到 -55
℃,整个城市全年寒冷期有 280
天,八到九个月都在被雪覆盖,暴风雪天数更是超过了 130
天。
如果《权力的游戏》有平行时空,那 Norilsk 就是 " 北境 " 最好的诠释。
进入十月份,这里会迎来持续 45
天的极夜,在漆黑的空间中,老旧失色的建筑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虚实交错的工业科技感让整座城市都被赛博死亡的画风笼罩。
因为没有任何一条道路、铁路连接其他城市,唯二的交通工具就是飞机和轮船。
然而,和想象中寸草不生、人迹罕至的废弃之地不同,在 Norilsk 竟有 18 万人居住于此。
可以说,这座城市的崛起建立在苦难与鲜血之上。
20 世纪初,一组地质探险队在这里勘探到丰富的矿产资源,彼时的 Norilsk 还是块只有少数原著居民居住的蛮荒之地。
1936 年,苏联开始建设重工业经济,Norilsk 理所应当成了第一批被开发的土地。
此外,因为地理位置偏僻,斯大林还将这里设立为 " 古拉格 "(负责苏联全国劳改营的机构)的前哨基地,并在接下来的 20 年里,向
Norilsk 源源不断输送了 65 万名囚犯,这些人也成为了建设这座冶金城市的廉价劳动力。
然而,他们当中很多人没能活到 Norilsk 落成的那年,25 万人在寒冷、饥饿和过度劳累中去世。
" 这是一座被强行安放的城市。"
1956 年,赫鲁晓夫开始废除斯大林时期建设的 " 古拉格 ",但因为 Norilsk
重工业资源的特殊性,依旧没能改变外界进入这里的严格限制。
直到现在,没有克格勃(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允许,外国人禁止进入,甚至没有连接其他城市的道路或铁路,方圆几百里一望无际,唯一进出城市的办法就是飞机或坐船。
即便如此,飞往莫斯科的机票价格接近天文数字,坐船也要 10 天才能抵达该地区的主要城市 Krasnoyarsk。
直到 1991 年苏联解体,Norilsk
靠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在俄罗斯的经济困境中扶摇直上,仅这一座小城市就为全国贡献了 2% 的
GDP。
到 2014 年,Norilsk 一共为全球提供了44% 的钯、14% 的铂、13% 的镍和 2%
的铜,这些元素最终出现在手机、洗碗机,甚至是汽车散热器的生产线上。
然而,重工业发展路线也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在多年的开采冶炼下,Norilsk 被评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十座城市之一。
仅是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这一家国有公司,每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比整个法国都要多。
最兴盛时,Norilsk 城的东南西北分别被冶金厂、镍厂、铜厂和铂厂包围,无论风向如何改变,它都夹在不同的污染源之间。
严重时,原本覆盖城市的白雪,都会被烟囱排放出的废气给染成黑色或红色。
更可怕的是,这些废气还会顺着居民管道流出,在多年的 " 腌制 "
下,当地人已经习以为常,有时甚至会根据不同气味来判断当天的风向:"
当我闻到甜味儿时,我就知道是铜厂那边来的。"
在数十年的污染下,Norilsk
城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污染源之一,并以城市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将土地、森林、河流统统变成无生命区,宛如末日前的荒芜。
就连 2015 年,还有工厂因操作不当向当地河流泄漏有毒废水,在二氧化硫的渲染下,整个河流像鲜血一般通红。
高速发展也并没有为当地居民提供丰富的待遇。
Norilsk 城有 60% 的人口都投身在不同的工业岗位中(采矿、冶炼、冶金),不管天气多么恶劣,矿场依旧每天 24
小时不停开工,全年无休。
然而,如此艰苦的生产条件,矿场的薪资却十分低廉。为了安抚大众情绪,工厂从节假日方面做了补偿——每年 90 天年假,45
岁就可以退休。
不光待遇苛刻,长期的严重污染也对居民们的身体造成了严重影响。
据调查发现,当地居民的患癌风险是俄罗斯其他地区的两倍,就连平均寿命都比全国平均数少十年。
过敏、哮喘、心血管退化和血液疾病更是十分普遍。
然而,这样艰苦的条件也没有动摇他们离开的心。
Norilsk 人坚定不移地认为,他们的团队精神,是比这座城市的矿产还要宝贵的资源。
在当地,甚至有句俗语:你永远不必独行。
口号也不是白喊的,Norilsk 人这坚毅的团体精神还干了一件轰动全球的搞笑新闻,给俄罗斯的 " 螺丝刀 " 精神又迭了层
buff。
2014 年,当地一架飞机被暴风吹出了跑道,为了不耽误起飞,飞机上 74 名乘客直接下机,把飞机推回了跑道 ……
如今,年轻一代渐渐对 Norilsk
少了很多幻想,几乎每个人都清楚,他们是作为当地工业的附属品而存在的,一旦矿产真正耗尽,这里将不复存在。
但在老一辈心中,这座从冰雪中崛起的城市永远有着特殊的意义。
即便离开,也总想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