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简单的说,芬兰在冷战期间既不能得罪苏联,也不能糊弄西方,既渴望被当作西方国家,又不能被苏联视为威胁,以至于芬兰不能加入北约、不能发行反苏刊物,甚至要允许苏联带走从苏联的叛逃者。不愿意,但又不得不屈服于因地缘政治巨大压力的妥协,就是芬兰化。(知乎网友)
乌克兰与“芬兰化”
所谓乌克兰的“芬兰化”,大意是乌克兰可在承诺不加入北约的同时,自由选择国内的政治制度,以及与西方的政治和经济联系,避免对俄罗斯形成制度性的敌意和威胁。
在战争前,“芬兰化”或其理念是欧洲国家试图化解乌克兰危机的倡议。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在前往莫斯科的飞机上透露,让乌克兰“芬兰化”是他与普京讨论的方案之一。
但在2月8日,马克龙与泽连斯基举行新闻发布会时,否认是他提议让乌克兰“芬兰化”的。但他依然表示,中立政策是 “一个摆在桌面上的选项”。
“芬兰化”或称“芬兰模式”,其实是对芬兰在冷战期间对苏联政策的总结,泛指一个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不挑战更强大邻国的决定。
这一词汇其实并非起源于学术界,而是来自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的西德政治辩论,政治家用以嘲笑对方过于屈服美国的政策。随着冷战的结束,芬兰加入欧盟,“芬兰化”已成为了一个过时术语,很少再被提及。
不过,随着乌克兰危机的演进,这个老旧的词汇又再一次被翻了出来。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2014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指出,实现乌克兰的 “芬兰化” 是解决当前乌克兰危机的有效方式。乌克兰不能选择一方而反对另一方,应该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
这一观点后来又受到了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者布热津斯基的加持。他在2014年一场研讨会也表示乌克兰可以仿效“芬兰模式”,即可向欧盟靠近,但同时保持与俄罗斯的关系。
芬兰当年是怎么做的?
实际上,“芬兰化”从发明之始,就带有贬义。所以许多芬兰人并不喜欢这个单词,他们觉得用这个词概括那段艰难岁月,是不合适的,甚至有点冒犯。
1939年,苏联对芬兰提出领土要求,遭到芬兰的拒绝,但苏联对芬兰形成压倒性优势,在交战后,芬兰不得不割地赔款。
1948年4月,为防止西方国家通过芬兰发起进攻,苏联与芬兰签订了《苏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这份条约得以让芬兰在冷战中成为中立国。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为了和苏联保持良好的关系,芬兰凡事小心谨慎。
在外交上,芬兰不加入北约,在很多国际事务上接受苏联的指导。在内政上,政府禁止反苏的言论,直到冷战结束后,芬兰才在外交上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开始加入欧盟,但芬兰始终没有加入北约,担心在这一议题上刺激俄罗斯。
近期“芬兰化”概念再度被提出,引发了部分芬兰人士的不满。芬兰前总理斯塔布(Alexander Stubb)在推特上强烈质疑马克龙使用“芬兰化”这个词,他还对媒体表示,对苏立场是芬兰历史上的一个“痛点”,“芬兰模式”不适用于乌克兰。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急刹车 政治局会议耐人寻味 |
2 | 只有19岁!全球最年轻富豪诞生 |
3 | 李天一被判10年出狱后 令人愤怒的一幕出现 |
4 | 川普宣布爆炸性消息 北京惨了 |
5 | 总遮脸的情色网红忽然摘下口罩露真容 全网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重磅!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一幕 |
2 | 告别世界工厂 中国“游戏”结束 |
3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4 | 中南海急刹车 政治局会议耐人寻味 |
5 | 只有19岁!全球最年轻富豪诞生 |
6 | 军中巨震 习失控军权或遭公开抛弃 |
7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8 | 李天一被判10年出狱后 令人愤怒的一幕出现 |
9 | 川普宣布爆炸性消息 北京惨了 |
10 | 计划曝光 川普真动手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