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遭国际刑事法院(ICC)以战争罪发布拘捕令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廿日访俄,中国官媒“新华社”近日频为“习普会”暖身。然而,英国卫报旗下“观察家报”十九日社论指出,普京沦为“全球通缉犯”后,任何“有操守的”领袖应会取消访问,但习近平自己也在国内染了“满手血”,访俄显然是为了自身利益。
针对习近平访俄,新华社十八日连发二篇评论,强调中俄关係“成熟坚韧、稳如泰山”,既不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也不受第三方干扰和挑拨,符合两国各自和共同利益及国际关係民主化的潮流,但并未具体提及乌俄战争。
然而,在中俄十七日公布习访俄消息数小时后,ICC以普京非法移送乌克兰儿童赴俄为由发出拘捕令。观察家报首先称讚ICC检察官和法官未屈服外界压力,暂停或延后对普京的控罪。法国总统马克龙先前主张不应“羞辱”普京,避免乌俄和谈的希望破灭,但拒和谈的是普京。况且,起诉与和谈本不能混为一谈。ICC通缉普京是彰显国际正义,再资深的领袖都无法免于惩处。
习访普京是为自身利益
在普京沦为“全球通缉犯”后,一个“有操守的”领袖应会取消访俄,但习近平本身也是“满手血”,下令灭绝新疆维吾尔族,犯下危害人类罪。无论怎麽看,习近平此次访俄基本上都是为了自身利益。“习普会”旨在凸显中俄友谊“无上限”,某些方面会被描绘成对普京有益,但谁才是这层失衡关係中更佔上风的一方,答案显而易见。习近平将带去更多经济合作和外交支援,同时拒绝谴责俄侵乌,但习不太可能提供普京迫切需要的武器,以免被捲入衝突。
打“俄国牌”削弱美国
北京当局试图塑造自己是诚恳的中间人,但其立场就如同日前提出的“和平计划”一样不可信。事实上,习近平并不希望普京被击败,因为俄国战败后的不稳定情势对中国无益。同样地,习也不希望俄国战胜,因为那将扭转俄国目前在中国面前较为弱势的局面。乌俄双方继续打下去,进而分散美国注意力、消耗美国实力,并使欧洲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陷入分裂,才是习近平的目的。
正如一九七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北京,打“中国牌”牵制苏联一样,习近平现在也在利用与俄国的同盟,削弱、挫败美国。一个更聪明、更强大的领袖,会了解习的心思,但普京既不聪明,也不强大。ICC通缉普京是在暗示俄国人,普京当权的日子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