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将在24日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17天将排7800吨,此举引发外界讨论和国际社会反弹。而近日媒体揭露核污水排放步骤,完整曝光整个流程。
据《海客新闻》报道,日媒指出,日本东京电力公司24日会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而排入海中会采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先稀释核废水,再储存于上游水槽,确认放射性物质浓度低于日本标准后,再实施24日第二阶段排放。
报道指出,如果24日上午10点,浓度不到1500贝克/公升(Bq/L),东电就会透过海底隧道排放,不过如果天气不佳,让船隻无法监测农度,就会取消排放。
东电说,17天内会排7800吨核废水,2023年预计排放3.12万吨,氚总量是5兆贝克,是东电年计划的2成。而此举也引发多国批评,希望能撤回这决定。
据《美联社》报道,福岛自从受311地震重创后,渔业、旅游业和经济都难恢复。渔业组织担心海鲜声誉会受损,而福岛现在的补鱼量是灾前1/5。韩国跟大陆的环团也表达担忧,因为排放事件变成政治和外交问题。
日本水产厅官员表示,大陆当局加强对福岛和9县市的渔业和农产品的辐射检测,也暂停了日本鲜鱼出口。
对此,原子能委员会也表示,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已针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含氚废水排放案,邀集包含中国、韩国、俄国、美国及加拿大等11个会员国专家筹组调查团,针对本案安全评估、安全管制以及取样分析验证等面向,依据国际安全标准进行审查,并经5次赴日现场视察后,于今年7月4日公布对本排放案的整体评估结果。
原能会说,IAEA认为日方的排放计划符合国际安全标准,且排放作业对民众和环境造成的辐射影响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