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未来几年印度是否成为与中国匹敌的超大型制造业中心,主要问题是印度能以多快速度建成所需的基础设施,从而真正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外媒报道说,虽然最近有取得进展的迹象,但印度政府有限的财政空间可能意味着还需采取更多措施来吸引私营部门参与投资者基础建设投资。
《华尔街日报》指出,在遭遇了数十年的失败之后,印度正在经历一场由苹果公司(Apple)及其众多台湾供应商引领的制造业复兴。 以2018年3月结束的财政年度为例,当时印度是智能手机进口国,进口额超过20亿美元;但到上个财年,印度已成为智能手机净出口国,出口额110亿美元。 而出口的智能手机有约一半是苹果产品。
苹果公司虽已在印度开疆辟土,但仍有些制造商对以印度为中心的“中国+1”供应链战略持观望态度。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印度基础设施薄弱,例如:道路坑坑洼洼、火车事故频发,这些问题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印度积极推出的由政府资助的基础设施升级计划或许能缓解部分忧虑,不过,私营部门最终还是要参与进来,因为印度政府债务已经相当高了。
据投资银行麦格理提供的信息,印度国家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是2002年至2010年期间平均水平的6倍,货运列车的平均速度在过去2年中提高了50%以上,港口的船舶等待时间自2015年以来减少了80%。 其他数据则显示,印度的公路网在过去10年中增加了约40%,达到630万公里,在全球排名第3。
印度政府很清楚,改善落后基础设施对吸引外资投入新兴制造业至关重要。 据世界银行数据,去年制造业仅占印度GDP的13%,而中国为28%。 麦格理指出,印度物流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18%至20%,而在中国仅为8%至10%。
报道说,印度正在借鉴中国的基建模式,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根据Bernstein的数据,中国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GDP之比率在2009年达到45%的峰值,印度目前约为30%。
印度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令人不敢恭维,公路破旧不堪、火车事故频繁让不少外商为之摇头。 图为印度比哈尔邦布克萨尔郡发生的火车出轨事故,这类事故在印度是家常便饭。 (图/美联社)
此外,虽然印度可能希望进一步追加对基础设施的公共投资,但恐怕很难达到中国的水平。 印度的公共债务与GDP之比约为85%,在新兴经济体中仅次于巴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警告说,印度的政府债务与GDP之比在中期内可能会超过100%。
报道分析称,印度追赶中国未必意味着完全照搬中国的模式。 为了实现制造业上的雄心壮志,印度必须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以快速升级国内破败不堪的基础设施。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惊天动地大事就要来临 |
2 | 顶尖专家进女友住所后,精确导弹从天而降 |
3 | 中共实权人物官宣落马 习早已被架空 |
4 | 人民币贬21%,加币贬19%....灾难要来了 |
5 | 习引蛇出洞要搞大动作?有人越来越像李克强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