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慧敏:印度城市也有柏油路
基建升级,或许还不是所有人能触及受惠,但总要有个开始。步伐能否更快,得靠印度自己权衡。
印度都是泥路吗?路上很多牛吗?有泻肚子吗?
10多年前,我曾到印度短住,这次故地重游,明显感受到城市基础设施的提升。以新德里前往泰姬陵的路程为例,当年塞在高速公路四五个小时,汽车被成排的载货卡车两面夹攻,不耐烦的鸣笛声此起彼伏,让人很是烦躁。
此次再访,同样的220多公里几乎一路通畅,路边还冒出几处高耸的住宅楼和购物商场。虽然四条车道偶尔还是挤进五六辆车并肩而行,但至少这回路上已有清晰的划分线。关键是,全程只用了三个多小时。
当然,官方肯定会刻意向外国记者展示光鲜的一面,此行所见绝非印度社会全貌。印度高架桥下和偶然转角处瞥见的贫民窟,以及街上突兀的垃圾山,时刻提醒访客,这个国家仍有数亿人生活在贫困中。虽然印度媒体称,印度已基本铲除极度贫困,但世界银行去年9月的报告,则以调高至每天生活费少于2.15美元(约2.8新元)的新贫困线为基准估计,印度还有11.9%人口极度贫困。生活在“中等偏低贫困线”下、生活费少于3.65美元者更是占46.5%,即有6亿5000万人。
显然,印度贫困问题依然严重,但硬件设施的改善也不容否认。
随着发展中国家崛起,美国的相对势力减弱,国际舞台上出现越来越大的空间,供印度发挥影响力。印度正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新多极世界的其中一极,争取成为金砖国家和全球南方的领导者。它也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组成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把触角伸向亚太。
通过设立区域合作组织,印度致力加强与他国互动,积攒善意。旨在帮助各国提高抗灾能力的抗灾基础设施联盟、加强海上信息共享的印度洋区域国家信息融合中心、为欠发展国家提供身份认证技术的“模块开源身份平台”,都在过去六年里成立。
上述机构都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以及区域安全需求所设,体现印度欲成为“世界的导师”的雄心。同行的太平洋岛国和非洲记者,在会上积极发问,希望了解这些机构能如何帮助他们的国家。可见,印度已取得一些成绩。
既是人口大国,有着庞大的国内市场,又是全球信息技术人才的培育地,印度绝对有潜力成为举足轻重的强国。但要实现潜能,印度须寻得有效的平台发力。金砖国家和全球南方虽受瞩目,但成员散布半个地球,关注事项不一,难统一发声。印度与接壤邻国关系紧张,却又削弱印度代表区域争取利益的力道。
印度国内的贫困问题也亟须解决。以印度经济中心孟买为例,当地一半人口住在贫民窟。市政机关虽想整治,但这多达700万人的群体,不是要搬就能搬的。搬迁成本、个人的负担能力,政治因素交织难解。
新起的亮丽大楼,为谁服务?10多年前在新德里,想请司机吃个饭,结果对方谢绝,称自己种姓卑微,不能踏足高档商场,让我心头一怔。此行没有机会与路人交流,无从判断这根深蒂固的阶级观念是否已消减。但在号称开放给所有国人的孟买崭新文化中心里,找不到穿着朴素者。前去参观的记者,大概是整栋楼里着装最“随便”的人了。
这个集剧场、高档购物中心和会展设施的文化中心,是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的妻子所筹建,华丽不在话下。为提倡包容,中心刻意保持部分演出门票低廉,也设免费的休闲设施。问公关是否真有平民会来,她立马说“当然”。进一步追问下,她承认种姓尊卑仍存在,但说:“这不是单靠一个文化中心能改变的。随着更多场所更包容,希望情况会慢慢好转。”
基建升级,或许还不是所有人能触及受惠,但总要有个开始。步伐能否更快,得靠印度自己权衡。我能回答的是,印度城市里都是柏油路,路边确实有看到几头牛,而几乎每餐都只能在酒店或会议室解决的我,没有拉肚子。(作者是《联合早报》国际新闻主任)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