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粉丝们众目睽睽看着,你是真爱吗?是的话,那就要为逝去的爱人“守节”。你要是找了新欢,那就是背叛了万千人心中热爱的“哥哥”。你就是对不起成千上万人崇拜喜欢的王小波。
观众们每每看了这种故事,心理投射格外感动,把未亡之人受的巨大悲痛折磨,完全当一种审美来享受了。文学艺术也特别喜欢歌颂这样的长情,比如杨过在山崖边一等十几年。可那是武侠小说,不是真实的人生。
中国文化太强调活人之悲,以此判断情感的深度。但请认真细想,逝去之人,谁会愿意自己所爱的人,如此痛苦?别看现在似乎是新世纪,现代文明熏陶,没有道德牌坊表扬守寡贞节,但人们内心的观念魔鬼,尚未远去。
当然肯定不是所有粉丝都这样,但有这种态度的也不少。这在本质上,就是变相又隐型的“民意胁迫”,藏在千年文化意识的基因里。恐怕当事人自己都不能接受自己重新开启人生,因为会有道德负罪感。
一个人不是另外一个人的遗物,怎么能如此赞美其单身10年?正常的感情,有痴迷执着的成分,但如果过于执着于悲伤,其实会在大脑里形成病灶。说得通俗点,痴情执着,就是病态心理之一。发展到严重程度,就变成王菲唱的一句歌词那样“天天把折磨当享受”,变成对悲伤上瘾。试问,观众爽了,当事人自己呢?当事人的亲友呢?
如果真爱一个人,也该爱惜他的恋人。应当鼓励他走出悲伤阴影,寻求辅导和帮助,回到正常的生活,而不是一直孤独,过得不快乐。
李银河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做社会学研究的著名学者,有强大的内心心智,不会被俗人眼光拘束,是个很好的示范。如果感情来了,就顺着自己的心意去接纳。度过一段时间的悲伤哀悼阶段,就快快乐乐继续生活,继续怀念王小波和整理他的身后出版工作。而不是守着一个著名作家的遗孀身份,为王小波守寡。这一点很佩服李银河的勇气。
把对逝去恋人的爱,内化进心中,才能进入感情的最高阶段,从悲伤升华为哀悼,情感与记忆融为一体,继续带着怀念,过好自己的人生。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大换血! 最新9常委名单传出 |
2 | 胡温北戴河动手 建“特别小组”逼习交权 |
3 | 紧要关头 它狠狠捅了北京一刀 |
4 | 中国科学家的惊人发现 在《细胞》发表 |
5 | 副部级的她,与高官丈夫双双落马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大换血! 最新9常委名单传出 |
2 | 最高层重新分工 习仅剩国家主席 |
3 | 落入陷阱 北京有大麻烦 |
4 | 胡温北戴河动手 建“特别小组”逼习交权 |
5 | 紧要关头 它狠狠捅了北京一刀 |
6 | 他们一丝不挂裸体参观博物馆 画面曝光 |
7 | 习落败退场?四中全会敲定10月举行 |
8 | 上将突然失联 军报连发5文否定习 |
9 | 中国科学家的惊人发现 在《细胞》发表 |
10 | 副部级的她,与高官丈夫双双落马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