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座公厕的门牌号居然落了24个人的户口,别以为这是说大话。那是什么让这么多的人“觅香”而来呢?全因为公厕建盖在一座优质小学的旁边。
为了让孩子上到好的学校,家长们也是抓破了脑袋。这是昆明市副市长梁晓谷讲的一个案例,而这个案例就发生在昆明。
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能够符合“重点学校”的入学要求,家长挤破头地向学校附近靠拢。很多城市在重点学校附近的房子都是“一房多户”。
而昆明这件事情,更是夸张的可以。估计,这24个人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了,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无奈地“闻香而来”,落户茅厕了。
咱们先不要去讨论,为什么24个人户口如何暗箱操作,堂而皇之地落户到一个茅厕中。
虽然,这个过程中,肯定能够挖掘出一些政府职能部门中的不规范行为。
我们要透过这个表面现象,看到中国城市迅速发展遗留下的不足之处。
现在的家长们,为了自己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恨不得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找“重点”中的“重点”。可所谓“重点”毕竟只有那么一两所。
而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的增多。而公共资源,特别是优秀的公共资源,却无法跟上城市人口的需求。
教育资源在主城区的集中、医疗资源在主城区的集中、商业资源更是在主城区集中。
——这一切,都导致城市向畸形方向发展;而城市居民却为了争夺有限的优秀公共资源一股脑地涌向“重点区”。
城市作为人口密集居住的地方,公共资源的建设从跟不上决定了这个城市的层次和发展速度。
鸟在小的时候,看过一个美国的系列片,叫什么名字已经忘记。故事是讲述一个狮面人身的英雄居住在城市的地下管道网络中,行侠仗义。鸟那时候就奇怪:为什么外国的地下要挖那么大、那么复杂的“洞穴”。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突发!美宣布重磅新规 |
2 | 北大女教授发文炮轰习时代 |
3 | 马上有好戏看了!一群小粉红突然捅破了天 |
4 | 一夜之间,中国各地高校都贴满了这种海报 |
5 | 自废武功 习已成“空壳”主席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对习换了个称呼,何立峰瑞士讲话露机密 |
2 | 突发!美宣布重磅新规 |
3 | 这场大风暴,终于来了 |
4 | 何卫东的重大消息来了 |
5 | 和习近平斗常委突传新状况 |
6 | 北大女教授发文炮轰习时代 |
7 | 深圳发生大事,令人细思极恐 |
8 | 马上有好戏看了!一群小粉红突然捅破了天 |
9 | 曝美中破局始于一场秘密会议 他先退缩 |
10 | 一夜之间,中国各地高校都贴满了这种海报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