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萧万长:民心思变 国民党一定要赢

www.creaders.net | 2007-10-29 16:06:46  中评社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一名计程车司机的生活困境,点燃了他在迟暮之年再替台湾服务的理想火炬。他终于答应了,决定告别过去七年近乎退隐且不问政治的生活。

  这是一个有关2008年台湾“总统”选举,国民党“马萧配”的故事。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马英九大概不会想到,6月底帮助他说服党内老将、政经阅历丰富的萧万长再次披甲上阵,出任其竞选搭档的关键人物,还包括一名计程车司机。

  

如今已是国民党“副总统候选人”的萧万长上周五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专访时,就透露了当时考虑复出背后的这段小故事。他回忆说:“当时我刚下车,就碰到一位计程车司机叫住了我,告诉我说要出来救他们,因为他们的收入实在太低了。他现在工作13小时,但收入没有2000年工作8个小时的时候多。”

  萧万长曾和目前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搭档参选2000年“总统”大选,结果因为国民党分裂而败选,过后全身投入经济研究。他说,“以前忧心(台湾)也就过去了”,但那一刻的现实冲击让他强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他说:“这不是我自己从研究的资料看到台湾的经济下滑,事实是人民的感受更辛苦了。”

  几个月来他风尘仆仆,除了忙着勤跑基层,到台湾各地座谈和演讲,也在月初出访美国,宣传国民党的竞选理念和方向,记者两个月前提出的专访要求日前才敲定时间。约一个小时的访问在两岸市场基金会办公室进行。总是面带笑容,在台湾政坛素有“微笑老萧”称号的萧万长确实有一种平易近人的魅力,无论问题有多尖锐,从其表情很难分辨出他的心情是轻松还是沉重。

  “国民党管理经济能力 台湾人民会肯定”

  作为跨越台湾威权和民主时代的政治人物,萧万长对人民应给国民党重新执政的机会,提出自己的思考。他说:“国民党过去在台湾几十年来,虽然大家骂它有很多过失,但它的执政让台湾从贫穷到富裕,经济上的能力我想台湾人民都会肯定的。”

  “所以假如想再过好日子的话,应该让国民党执政,如果没有(经济)好起来,你再换嘛,换回民进党。民主政治就是这样,你们说它做坏了两届,八年了你还继续让它坏下去,那我们还有什么指望呢?”

  萧万长感叹,台湾当下“的确是一个已经不能忍受的情况”,国民党必须说服人民,台湾需要第二次政党轮替。可是,他也坦承,尽管国民党形象已有改善,但“问题是现在很多人看到国民党,还想到过去国民党的老一代、老的想法,还有很多的这些纪录。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所有人民瞭解,马英九这一批人代表了国民党新的时代。”

  选择突出国民党在经济管理的传统优势,是国民党这次竞选策略的主轴之一,此外它也积极往本土化转型,切割过去并创造一个新的国民党形象。萧万长说:“我们要民众知道,我们不是要让老的国民党重新执政。经过七八年努力改革,我们是要让本土的、清廉的新国民党来执政。强调本土、强调清廉,这样新的国民党。”

  “我们现在选举很多的文宣、策略都跟过去不同。不是打传统的那种选战,我们现在真的可以说是一个new venture(新兴企业)。大家都知道国民党以前有党产,财力充裕,又有人脉和地方组织,现在党产非常少了,剩下那一点也去信托了,而人脉也差不多都散了,所以整个国民党没有资源。你是从没有资源(的位置),跟一个拥有这么大、‘国家’资源在手中操弄的一个政党在对抗,相对之下,我们是非常非常弱势的。”

  当年国民党手中握有丰厚的行政资源,最后败给资源匮乏的民进党,失去政权的经验让萧万长体会到人民的力量。

  “民心思变,这样才有可能赢”,萧万长在评估国民党明年的成功机会时,如此告诉记者。“那个时候(2000年)民心思变,所以八年以后的今天,我们没有资源,我们没有照过去那种传统的作战方法,我们完全是靠自己清白的、正派的做法,走出去,也许能给台湾民主政治一个更清新、清廉和自信的认识。”

       两岸共同市场是台长期安全战略

  两岸未来若要和平稳定地互动,就必须创造一个拥有共同利益的架构,而经济正是这个架构中的两岸共同语言。两岸共同市场长远来说将成为台湾长期安全的大战略。

  萧万长对其共同市场构想向《联合早报》进行深入分析时指出:“纵使两边政治分歧这么大,两边经济却是越来越密切,这是挡不住的趋势。既然经济变成互利共荣,我们希望经济可以作为两岸长期和平稳定的一个架构、一座桥梁、一个愿景、一个长期努力的方向。”

  “长远来看,这是台湾长期安全的一个大战略,不光是经济的安全,它甚至是一个整体安全的大战略,所以我说这是一张护身符。”

  国民党在2008年“总统”大选以“马萧配”出战,实际上展现的是蓝营“拼经济”的决心,身为“总统候选人”马英九的选举搭档,萧万长卓越的财经背景是马团队一笔极大的资产。他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间,临危受命接任“行政院长”力挽狂澜,在亚洲多数地区纷纷受创倒地的时候,不仅让台湾安然无恙,还创造了超过6%的经济成长率,其创造奇迹的经济掌舵能力至今仍深入台湾民心。

  两岸共同市场是萧六年前提出构想

  两岸共同市场其实是经济概念上的先行者萧万长六年前提出的构想,当时他公开呼吁两岸应以回归“九二共识”作为共同的政治基础,推动建立两岸共同市场。前年4月,时任国民党主席的连战赴大陆访问,“胡连会”所达成的几项共识中,其中就包括双方同意“促进恢复两岸协商后,优先讨论两岸共同市场问题。”

  萧万长说:“政经有时不能分离,但必须看符合国家最高利益的是什么,如果经济符合国家的利益,你就要把政经做某种程度的分离。像90年代一直到2000年的台湾,政治来说台湾是很孤立的,但就经济来说,台湾一直不断地在发展,成为备受称羡的经济奇迹。这就是策略上用对了。”

  随着他投入选战,加上马英九也将其两岸共同市构想场纳入其“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政策主张,“马萧配”就不断在竞选的统独意识形态下,饱受对手民进党的攻击。

  陈水扁甚至形容两岸共同市场是“一中市场”,而“马萧配”是“一中二人组”,尤其在中南部引起很大的共鸣。萧万长无奈地说:“你可以批评但你有比这个更好的方法吗?也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批评就是完全在诬蔑、在曲解。”

  出身南部嘉义市,说着一口标准台语的萧万长是当年国民党培养的本省籍精英,他目前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在南部基层走动,积极以贴近南部选民的语言和方式宣传国民党的主张。

  他向记者表示台湾确实有南北的观念差距,“特别是南部比较是农业或传统工业地区,这里的人对外接触比较少、很纯朴,大多比较感性,也就对国民党比较理性的论述,无法马上接受。这是国民党需要检讨的地方。”

  面对“选举很厉害”的对手,包括“嘴巴很厉害”的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谢长廷铺天盖地的负面宣传,语气略带激动的萧万长坚持自己只曾借用一般跨国企业惯用的市场形容词,提过一次“大中华市场”(Greater China Market)。

  他说:“我觉得这是一个选举伎俩。我在书中和演讲里从来没有讲过‘一中市场’,反而是陈水扁先生在2001年到2002年先后有好几次再三地强调欧盟的 模式很值得参考。他甚至也强调要从经济的统合,走到政治的统合,所以他今天攻击这个两岸共同市场,是等于在否定且批判他自己过去讲的话。”

  萧万长指责谢长廷“没有好好瞭解”共同市场的概念,因为它固然最后要让人员、商品、资金可以自由流通,“但自由流通不是毫无限制地流通,它是要经过会员国谈判、协商和同意的步骤。两岸共同市场没有牺牲‘主权’,两岸是‘对等’的”。

  “我们要从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开始,然后把现在存在的一些障碍排除掉,未来要做到自由流通,还要经过协商。台湾人口这么密集,失业率也在增加,怎么会协商让大陆的劳工进入台湾?同样的,也不会如他们说的让‘大陆妹’来破坏我们的家庭,或让大陆农产品进来打击台湾。”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视频疯传 中共牛皮又吹破了
2 DeepSeek:一场悲剧的预言?
3 史无前例!川普政府宣布:撤换这4大媒体
4 突发:大S离世 家人证实消息
5 一封电报,如何让美国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