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总统大选蓝绿交锋,总统兼执政党主席陈水扁却罕见的炮口向内,严词锋利批判党参选人谢长廷的竞选政见,引发基层支持者的不安联想,扁长台面互杠是分进合击的绝佳双簧,还是政党路线之争,令人雾里看花。
上周,谢长廷大动作释出松绑企业登陆投资40%上限、改为个案审查的意见,引起企业多数的肯定,但陈水扁不假辞色的表态,在他任内,40%上限规定绝不可能改变。扁谢交火尚未平息,周一,谢长廷畅谈两岸经贸理念时,亦有所指的反击说,政府现行管制是敝帚自珍,“你让台湾没有竞争力,怎么会是爱台湾”。外界听来自有所感。而扁回呛,有些是选举语言,不要把它看得太重,把它当作选举语言、选战策略,就没有问题了。
除了极尽能力戳破谢长廷的两岸经贸牌给予所谓真相的说法,据报,陈水扁上周参与党高层的中常会时,更直言批评“经济搞得好,未必选得上”,显见对于谢长廷的幸福经济竞选主轴多有质疑。
对于扁谢天王台面上的公开互杠,近来引发基层支持者的反感,惟恐影响选情。明天,陈水扁将亲自南下至谢长廷的高雄大本营,为立委选举展开全台首场大型造势活动,谢却以另有行程预备缺席,扁谢不合的揣测遭媒体大力解读而越见明显。
立委竞选以来,绿营陷入选情冷清的辅选困境,对身兼党魁的陈水扁而言,势必先取得明年一月的立委首关考验,并借胜选气势带动三月总统大选,台湾主权论战依旧是炒热深绿选民热情支持的稳扎稳打运作,由此反观扁对谢长廷经济政策的不利放话,亦可谓之利于立委选举的选战语言,只是战略有所不同。
对谢长廷而言,扁执政后期力推的正名、入联公投,以及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两岸经贸主张,大力推向极绿的政治光谱,限缩开拓票源的可行空间,惟能借由开放与主体并重,本土与务实并进的两岸政策,区隔、放大扁谢人格特质的不同,才能争取中间选民的青睐。
俯瞰绿营选战策略,扁谢拨打盘算,左右开拓立委和大选票源,却让支持者产生矛盾情结的负面效应,加上两岸开放能否摆脱陈水扁背后舞影的权力控制,争取中间选民的信任化为行动,以及如何紧抓深绿选民含泪投票,谢的如意算盘能否过关,还是个大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