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美军司令:小鹰号走台湾海峡只为躲避台风

www.creaders.net | 2008-01-15 10:54:14  联合早报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基廷(Timothy Keating)上将今天声称,中国在军队建设方面应该更透明,并认为中国不断增长的军事力量可能是以台湾为目标。

  基廷正在北京访问,这是他去年上任以来第二次访问中国。他表示自己非常关注中国在军事硬件上的新发展,包括远程巡航导弹,以及反卫星技术等。

  但是他表示,中国官员简称其军事发展并不针对任何第三方。

  “中国军方官员在和我讨论时强调,他们只想保护他们认为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没有其他的想法,”基廷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他们特别声明中国没有称霸的野心,也没有任何扩张战略,他们希望和平崛起,”基廷说。

  但是,基廷表示,自己对中国的解释并不是特别满意,他还希望与中国方面进行更多的交流,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加强军事建设原因。

  “增加透明度可以增强信任、减少误会。误会会导致争端和危机,这非常不符合我们的利益,”基廷称。

  基廷说,他在和中方会谈时强调了美国政府一贯的“一个中国”政策。

  基廷表示,他和中国国防部、外交部的官员讨论了前段事件发生的、美军小鹰号航母访问香港遭拒绝的事件。基廷在讨论中称,小鹰号在归程途中改走台湾海峡只是为了躲避台风。

  “我们穿过台湾海峡的国际水域并不需要中国的许可,”他说。“我们会在有权利通行的海域内自由选择路线。”

  台湾媒体今天报道,去年十一月美军「小鹰号」航母遭中方拒绝停靠香港后,刻意向中「示威」,取道台海返日,但在行经台海途中,却遭大陆军宋级潜舰和准备访日的「深圳号」导弹舰盯上,「小鹰号」为此异常地在台海停滞,双方对峙长达廿八小时后,危机才宣告解除。

  据了解,「小鹰号」航母战斗群等八艘舰艇在去年十一月廿三日进入台海后,大陆军随即调派一艘已在台湾兰屿附近海域活动的宋级潜舰进行潜航监控,同时另一艘刚结束在海南岛演习准备访日的南海舰队导弹舰「深圳号」,也被指示监控「小鹰号」。

  当时「小鹰号」沿着台海中线以东向北缓行,大陆军宋级潜舰和「深圳号」导弹舰则在中线以西靠大陆沿岸跟随。

  美军发现遭到跟监,是因为「小鹰号」放慢速度,共军两艘舰艇也跟随缓行,最后「小鹰号」甚至停驶,两艘舰艇也停下,而其中宋级潜舰是被美军驻日P3─C反潜机在台海侦测发现,「小鹰号」才得知除遭到一艘水面舰跟随外,还有一艘共军潜舰也在水下跟监。

  在得知遭到大陆军舰艇跟监后,「小鹰号」也不甘示弱刻意在台海停滞不前,并摆出战斗姿态,维持舰载机升空护航,双方在对峙廿八小时后,「小鹰号」在十一月廿四日才离开台海返回日本。

  而据报道,由于其中美军的“小鹰”号航母在行经台海时,舰上曾开启敌我识别码,因此台湾得以掌控“小鹰”号航母舰队的动向;不过对于“小鹰”号航母遭到解放军潜艇跟踪监视,台军S-2T反潜机却未发现,台湾方面对于整起事件还是事后通过情报管道才得知。

  据权威人士分析,这次中美两军在台海对峙,应该是「小鹰号」遭拒绝停靠香港后所意外衍生,虽然当时台湾扁政府正炒热选举并全力推动入联公投,但美方国务院当时已出面反对,美军不可能在军事上再为台湾做任何护航动作,因此整起事件与台湾无关,而是单纯的美中角力。

  消息说,这也是为何后来访问日本的「深圳号」,原本获得日本同意参观海上自卫队「雾岛号」神盾舰,却突然临时遭到美国施压抗议,而改为参观日本补给舰「常磐号」,整个事件是一连串发展下来。

  对于「小鹰号」遭中方拒绝靠港的原因至今仍众说纷纭,权威管道则指出,中方拒绝的背后原因,确实与大陆军在海南岛和华东进行军演有关,扯不上美国对台军售其他因素,因为当时「小鹰号」进入台海后,大陆军在华东的军演随即喊停,原因即担心演习过程遭美军监控侦测。

  另外则是当时双方有关建立军事热线的议题吵得正热,北京方面实际上并不愿与美军建立军事热线,因此藉此议题急踩煞车,以缓和双方军事交流过热的问题,研判北京在「小鹰号」停靠香港上的反覆决定,应与中国内部决策管道出现沟通问题无关。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视频疯传 中共牛皮又吹破了
2 DeepSeek:一场悲剧的预言?
3 史无前例!川普政府宣布:撤换这4大媒体
4 突发:大S离世 家人证实消息
5 一封电报,如何让美国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