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立委选举,泛蓝取得四分之三的议席,民调也显示反对台独的国民党参选人马英九领先于民进党的谢长廷,但台海彼岸的大陆当局,并不能就此安忱无忧。
对北京而言,公投问题始终是隐患之一。在民进党的压力下,国民党最终接受了台湾中选会的折衷版方案,同意采取两阶段领票、一阶段投票的方式。根据有关协议,选民名义上是“分别领取选举票、公投票”,但实质上还是“同时领取选举票、公投票”;换言之,选民在领取总统选票的同时,也会在同一时间“分别”领取到公投票。
台湾在过去三次大选的平均投票率为79.69%,而这次公投议题的内容关乎台湾百姓普遍认同的“国际空间”议题,大选时的公投票能跨过“一半选民投票”这个门槛的机会相当高。
再说,在大选时,“钟摆效应”的威力,有可能较外界想象中大。刚过去的立委选举投票率58%,过去三屈总统大选约有70%选民投票。换句话说,即有约 12%或两百万选民在1月12日的立委选举没出来投票,但这些选民到三月大选很可能会参与,且应有一定票数是投给谢长廷的。有分析指出,刚于立委选举放弃投票的选民,应有不少是对绿营失望的浅缘选民。在立委选举,他们看到民进党大败,且较预期还要差,到三月时他们可能会出来支持谢长廷。
在刚结束的立委选举,泛蓝跟泛绿的差距约为148万,也就是说,这两百万在一月没投票的选民,是足以扭转国民党所享有的优势的。
若然“返联”抑或“入联”公投能够过关,国民党将会受到民意约束;在这种政治气氛下,大陆方面领导人若要给两岸互动升温,势必要冒上很大的政治风险;可以预见,这情况一旦发生,像“两岸直航”或“陆客赴台观光”等问题可能被逼要“缓一缓”。如此一来,民进党就能以此证明马英九也“不一定能改善两岸关系”。
北京方面更可能担心的是,一旦返联或入联公投过关,大陆将会陷入进退两难:在台湾坚持“入联”的情况下,两岸谈判势将陷僵局,难有寸进。近日,媒体传出从台湾出走大陆的林义夫出任世界银行副行长的消息,本来这也应是大陆愿意给予台湾“国际空间”的一个姿态。但倘若返联或入联公投通过,恐怕北京领导将不敢把这构思实现。
无论民进党是否有意利用“升东击西”的战略,其真实重视的是名义上用来“绑大选”的公投,实际上,公投都有套牢马英九的效果,即使失去执政权,但其目的已然达到。
民进党现时最大的挑战,可能并不是大选之后失去执政权,而是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筹款出现困难。在过去八年,很多金主都是两边押注,但他们眼看大局已定,也是出于担心开罪北京,也许会出现西瓜效应,不敢再向民进党大量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