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3亿中国人刚刚送走了猪年,迎来了鼠年。尽管东南部省市遭受百年罕见大雪侵袭,人们还是尽量不让天灾影响过年的心情。德语媒体上周对中国政府在抗灾过程中采取的紧急措施和调动安排提出了肯定。今天出版的“法兰克福汇报”继续报道中国的雪灾,该报驻北京特约记者高度赞扬了中国领导人在赈灾过程中的表现。德国之声摘译如下。
“电视里很少看到大雪导致交通混乱的情景,或是上百万人滞留火车站,在严寒中等待回家的列车。更多的是胡锦涛前往广西视察灾情,温家宝多次南下湖南和广东。镜头里反复出现领导人与受灾居民亲切握手,拍拍肩膀以示鼓励,或是同因交通中断不得回家过年的大学生一起进餐的场面。当然也不乏解放军战士英勇冲在抗灾第一线,昼夜为受灾群众运送救援物资的感人情景。
“中国媒体大肆渲染领导人体贴民意的举动,旨在改善政府的形象。在08奥运年,中国通胀率创历史纪录,物价飞涨,高官腐败丑闻频频曝光,民众怨声载道,所以在这个背景下中国领导人急需提高本来就不高的威望。”
“新苏黎世报”关注中国为保障巨大能源需求,计划在未来扩大对绿色能源的使用。然而中国的能源计划不乏地缘政治的因素:
“中国凭借惊人的经济发展速度,对能源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中国即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单一的能源结构是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的一大问题。据官方统计,中国在过去十年里四分之三的能源供应来自煤矿。燃煤也是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中国政府今后要重点开发绿色能源,特别是对核能以及地热的利用。在未来15年里,政府计划建造40所核电站。截至2030年,中国要将现有核能发电功率9千兆瓦增加到150至200千兆瓦。在地热能源领域中国政府也制定下了宏伟的目标。为了保障地热需求,中国大举进军中亚地区,签订能源协定。并努力改善和巩固同俄罗斯的关系。
“和开发其他能源类型以及保障能源进口同样关键的是充分利用能源,减少浪费。尽管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天温度降至零下,多层玻璃窗以及现代房屋隔热材料在中国还相当不普及。”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为何突然停火? CNN:美国接获“惊人情报” |
2 | 丢人:与习近平有关的两个画面可能会载入史 |
3 | 除了中国根本没买家 中国简直无法替代 |
4 | 肝癌罪魁祸首被揪出 毒性是砒霜的68倍 |
5 | 收到最后通牒,普京怂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