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3月22日),台湾反对派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在总统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外界因此乐观地认为,在马英九5月20日就任台湾第12届总统后,台海原来日趋紧张的局势会有所缓和,两岸经贸往来会加强。
马英九当选总统,台湾股市随之全在线扬。岛内加权股价指数期货当天上涨524点,升幅达6%,比前一天(上周五,3月22日))收市升340点,涨幅近4%。
在台湾第四次总统直选中,现年57岁的马英九出人意料地与谢长廷拉下220多万张的选票差距,大赢对手近17%。这意味著马英九及其所在的国民党获得强势执政地位,与此同时也意味著陈水扁黯然落台。
岛内许多人都为马英九当选欢呼雀跃。在周六傍晚确认马英九当选的消息后,台北市内鞭炮声四起,欢庆活动进行了好几个小时。
国民党从1949年开始统治台湾,直到2000年才结束。在1949-19787年间,该党对台湾实施的是军事统治。国民党如今在台湾比结束独裁统治后的任何时候都更强大,拥有立委将近四分三的席位,岛内三分二的县、市政府都在其掌控之下。
执政的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立即承认选举失败,并宣布在结果正式宣布后退出政坛。
分析人士说,马英九胜出是因为民进党,尤其是阿扁执政8年管理无方,加上陈水扁政府被一系列腐败丑闻缠身。谢长廷没有与陈水扁划清界限,而且在竞选中对马英九进行人身攻击,这些进一步削弱了民进党的民望。要知道该党在今年1月立委选举失利后原本就已人气大跌。
民众不满岛内的经济现状,过去3年台湾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5%,失业率大约4%,通胀与日俱增。民进党此次选举失利与这些因素有很大关系。马竞选时承诺当选后把台湾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幅提高到6%,把失业率降到3%,把人均收入提高到3万美元。
谢长廷曾希望利用中国大陆3月14日镇压西藏骚乱的事件,把选民的注意力从不满民进党的执政表现重新集中到台湾的身份和主权问题上,这样对主张台独的民进党有利。谢长廷把台湾与西藏问题联系起来,他告诉选民说,与大陆统一的后果就是受其镇压,而这正是马英九倡导的。谢长廷竞选团中的一些人原以为,西藏事件来得正是时候,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迂回攻击马英九的机会,但台湾身份这张牌这次没有动摇选民对国民党的支持。众所周知,台湾身份这张牌在过去的历次选举中帮了民进党大忙,可谓屡试不爽。
北京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恭贺马英九当选台湾新任领导人。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说,马英九获胜标志著台独失败。
北京大学教授牛军接受华语媒体采访时说,台湾选民的理性与成熟很令人钦佩。
有了选民的明确授权,马英九将一改民进党明目张胆的台独政策,转而承认没有明确定义(有些人说是虚构的)“92共识”。国民党坚持说,“92共识”意味著台湾和大陆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北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台北的中华民国,至于哪里个政府代表中国,双方各自表述。在获胜后不久,马英九还公开欢迎大陆赠送的一对大熊猫来台。这对大熊猫是大陆方面在前国民党主席连战2005年5月首次访问北京期间赠送给台湾的礼物。
马英九的胜利以及他对大陆摆出的和解姿态也得到许多美国政治分析人士的支持。
华府智库—史汀生中心(Henry Stimson Center)东亚研究室主任容安澜(Alan Romberg)指出,马英九5月20日上任后的形势将为缓解台海紧张关系以及促进海峡两岸建立更广泛的联系创造机会,而且这也符合美国的利益。
美国台湾研究院(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前负责人、现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Richard Bush)支持容安澜的观点,此人认为马英九的胜利将使台海关系更具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但分析人士透露,马英九计划上任前访问华盛顿、向华盛顿购买F16战机以及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所有这些在短期内都不会得到美国方面的同意。
华府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高级研究员葛来仪(Bonnie Glaser)表示,甚至在大选前,中国大陆方面就告诫马英九当选后不要立即访问华盛顿。此人说,“布什政府将不得不衡量马英九上任前来访带来的潜在利益,但与此同时也得考虑他的华盛顿之行可能给美中关系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或许令马英九更头痛的是,即便国民党政府不会宣布法理台独,但台湾与北京的关系可能也不会像预期那样进展顺利。
一名前台海事务办公室高级官员表示:“北京会像2000年陈水扁上台时一样,再次采取‘听其言观其行’的态度。”
令大陆方面警觉的是,马英九还一再要求大陆发展民主,并批评北京践踏人权。马英九定期参加纪念1989年天安门事件受害者的活动,要求中国勇于正视该事件。他还参加法轮功集会,批评中国2005年颁布实施《反分裂法》,最近还通过威胁抵制北京奥运会谴责大陆在西藏的镇压行动。
一些中国学者也认为马英九软弱,没有勇气“与大陆谈统一”。尽管马英九重申,如果北京撤走瞄准台湾的1000枚导弹,他愿意与大陆签订和平条约,但他也承诺继续在“不统一、不独立和不使用武力”的基础上经营台海关系。
显然,出生在香港、一岁时随家人移民到台湾的马英九是一颗政治新星,华盛顿的宠儿。1950年出生在执政的国民党高级官员家庭的马英九实际上一直被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马英九于1981年被任命为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次年出任蒋经国总统的英文秘书。之后,他平步青云,在政府和国民党内担任要职。
不过,观察人士说,尽管马英九受器重,但他不是国民党的典型“产品”。据分析人士透露,他可能更多与学者而非其它政客交往,他能否在党内分裂严重的情况下通过妥善的管理驾驭国民党“这匹野马”还是未知之数。
然而,国民党立委、马英九的贴身顾问徐中雄强调说,“马英九是正人君子。台湾不需要强势领导人。我们应该让管理机制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