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学校长刘兆玄出任马政府首任“阁揆”已经八九不离十。此一人事安排,不论从刘兆玄与马英九、萧万长的紧密互动,乃至“铁三角”的功能性与互补性,都是超完美的组合,迥异于前朝政治挂帅的格局,有助于打造一个经济与人文并重的新政府,
萧万长在李登辉“总统”任内,于1997年9月1日至2000年5月20日担任“行政院长”,前后2年多,萧初上任时的副手是蒋孝严,蒋只做不到半年即去职,换成刘兆玄,一直到2000年政党轮替,与萧一起卸任。萧、刘在“行政院”期间,不论在专长、个性上都配合得相当好,两人默契更是没话讲,卸任后还维持很好的关系,这次如果不是刘兆玄向马英九强力推荐,萧可能也不会出线。
马若确定任命刘兆玄“组阁”,代表府院未来将有全新运作模式。过去的“副总统”,不论是国民党执政时期,还是民进党的吕秀莲基本上都仅是“备位”,没有实际介入政务,萧则不同。520之后,萧显然将继续在财经领域扮演重要角色,也因此“阁揆”是否具财经背景就不是那么重要,以萧、刘的良好互动,也不必担心运作上的扞格。
换言之,马政府的财经第一把手,未来是在“总统府”内的萧万长,“阁揆”便可让拥有其他专长的人担任。刘兆玄的专长在教育、科技、文化,与马萧有极强的互补性。此一人事安排,完全跳脱扁政府8年,由派系大老轮流担任“阁揆”,“行政院长”像走马灯,换来换去总是律师、政客当家的模式。
刘兆玄担任“行政院副院长”近3年,经历过1999年的921大地震。当时,由于灾情实在太惨重,事发后没几天,刘随即奉萧万长指示,带着两位助理进驻台中市警察局,集合若干部会副首长,成立“行政院灾后重建推动委员会中部办公室”,做为救灾前进指挥所。为了提高行政效率,灾区所有执行面的公文,一律在前线处直接理掉,从罹难者的棺木到帐篷、睡袋、组合屋(供收容房屋倒塌的灾民)、救济物资,海外援助,什么都管,刘兆玄整整两个月一身牛仔裤、工作服,几乎都睡在办公室,让人印象深刻。
刘兆玄若确定“组阁”,这段全方位的救灾经验,将是他最重要的资产之一;这也显示马英九的用人哲学,专业第一,其余免谈,台湾终于又回到专业“内阁”的时代。
1943年生的刘兆玄是军人子弟,父亲刘国运是台空军二星上将,刘家最让外界津津乐道的是,家里六兄弟,全部都是师大附中升台大,且一门六杰都是博士,刘兆玄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博士。在个性上,年轻时曾以笔名“上官鼎”写过武侠小说的刘兆玄有点“老顽童”的味道,讲话幽默,常开点小玩笑。他的人际关系单纯、生活素朴、有原则,跟马英九相当对味。
有萧万长和刘兆玄的组合,马政府520上路后,完全不必担心“新手上路”的问题。马英九322选后,每天忙着“请益之旅”,看来完全不操心“组阁”问题,的确,如果“马萧刘”铁三角成形,再加上蓝营众多的执政人才,局面起码已经稳下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