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下午,中国主席胡锦涛在海南省博鳌会见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会的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萧万长一行。就在三个礼拜前,萧万长成功当选台湾副总统。此次会晤多少给萧万长增添了信心。
鉴于近十年来台海关系处于冰封状态,胡萧会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从各个方面看却颇似一次意义重大的政治峰会。
有人据此推断,胡萧会标志著两岸关系从此进入翻开新篇章。但批评人士认为,这不过是场精心安排的政治秀,对台湾而言并非好事。
萧万长将于5月20日同新当选总统马英九一同宣誓就职。竞选期间,两人都承诺当选后将加强同大陆的关系。萧万长形容此次博鳌之行为两岸“融冰之旅”,及同国际社会接触的好机会。
对中国而言,会晤正值西藏和新疆局势动荡,2008夏季奥运圣火传递屡遭阻碍之时,提供了一个展现北京和平的一面的机会。不过,岛内一些分子认识指出,胡萧会更象是北京导演的一个政治秀。
他们估计,两岸经贸关系会有所改善,但北京允许台北更多参与国际事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军事紧张态势仍会持续。
会晤期间,萧万长表示希望双方能“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他还呼吁尽快启动两岸周末包机,实现大陆居民到台湾旅游,尽快恢复两岸协商,实现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
胡锦涛说,当前,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性机遇”,将继续推动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磋商。
一直以来敦促北京同台湾当选政府展开对话的华府,对胡萧会表示欢迎。出席博鳌年会的前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评论道,会晤对该地区而言是个重大好消息。
大陆官媒将萧万长称为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避免以当选副总统相称,看来是刻意淡化会晤的政治意味。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成立于2001年,是萧万长卸下行政院长职务后创建,目的是推进两岸经贸合作。
动身前往博鳌前,萧万长表示自己是以基金会董事长的身份与会,持北京签发的“台湾同胞来往大陆通行证”入境。这被执政的民进党斥为“有损台湾尊严”的举动。
在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会开幕前一天,岛内的中文媒体揣测,胡锦涛可能会提出将撤除半数瞄准台湾的千余枚导弹。受到该利好预期的刺激下,上周四台湾股市升逾百点。不过,上周六的会晤证实揣测是错误的。
在岛内分析人士看来,媒体和一些政客对胡萧会期望过高,过分乐观。
一位在民进党和国民党执政期间都曾负责过台海事务的高级官员评论道,这不过是一个“中国制造”的舞台,为演戏搭建的舞台。
如今离马英九承诺实现周末直航包机的日子-7月1日已时日不多,这是重夺政权的国民党政府甫一上台就将面临的难题。
熟知中共作风的分析人士早就预测,即便北京决定将建议付诸实施,为了显示其主导地位,也很可能会挑选7月1日前后一两天启动计划。
中央研究院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兼主任吴玉山指出,马英九承诺实现包机最后期限,实际上削弱了台北同北京的议价能力;为了兑现承诺,到头来国民党可能不得不私下向北京妥协。
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曾为马英九和萧万长担任过国家安全顾问的苏起则信心十足地预言,周末直航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必定能在7月1日成为现实。他还表示,台湾的海基会和大陆的海协会即将重开对话。
有关周末直航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谈判本来去年夏天即告成功,后因北京决定在台湾立委选举(今年1月12日)前暂停而功败垂成。不过,台湾方面的两岸事务相关部门的官员相信,只需再经过一到两轮谈判就能成事。
北京人民大学一位国际关系教授指出,既然马英九已经表示无意宣布独立,言之凿凿,北京想必会改变八年来的对台态度,采取截然不同的立场,甚至包括在军购和国际空间问题上的立场。他说,事态的发展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来得快。
台湾外交部不以为然,反驳道,就在上月大陆当局还拉拢世卫组织成员反对台湾申请加入,并促使经合组织通过一份旨在阻挠台湾申请加入的备忘录。
一些分析人士据此认为,北京不会软化其在主权问题上的立场,而萧万长出席博鳌论坛未必符合台湾的最佳利益。
上述前两岸事务官员评论道,论坛讨论的是经济事务,而非政治问题;既然政治免谈,对台湾而言可能会是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