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昨天与高雄市政府签定投资意向书,正式敲定将投资新台币10亿元于高雄软体园区设厂,并提供3千个软体工程师的就业机会。郭台铭履行了对马英九的承诺,成了马政府上任后第一个最确定的利多。
反观,老牌的台塑集团,近来却因油价上涨扫到台风尾,被绿营痛批大发“国难财”就算了,还被追杀硬要新政府扣上“图利财团”的帽子,要求修法有条件禁止油品出口,甚至课征出口税。一样是财团,遇到政治时,却是两种不同的命运。
马英九322当选后,第一个动作就是拜会岛内几个重要大企业,营造马政府“马上拼经济”的印象,当时,鸿海与台塑两集团都在马的亲自拜访之列,两集团的总裁郭台铭及王永庆都承诺加码投资台湾。台塑集团拿到麦寮港为直航港口的承诺时,王永庆兴奋地用不流利的国语,发表期待新政府未来的谈话。
也就是当时,郭台铭率先回应马英九投资南台湾的请托,郭董还当着马英九的面表示:“这是总统的命令”,不过,这句玩笑话不但为马英九背书,还真的拉抬了南台湾的能见度,股市中的“高雄概念股”也因此而大涨一波,即使是与马分属不同政治颜色的高雄市长陈菊,为了地方发展也不得不配合演出。
然而,马英九520上任迄今,股市竟然因为利多出尽,及国际经济因素,指数至今跌了8%左右,平均每个股民投资损失超过新台币15万元。除了股市大跌外,5月27日“行政院”突然提前实施汽油涨价措施,并预告7月电价跟进,而马英九的633政见,也因大环境的无法配合而延后兑现。在连串利空消息冲击下,鸿海昨天签下投资意向书的行动,竟然成了新政府上任后,最确定的利多消息。
一样是财团,台塑集团因油价上涨被冠上“发国难财”的大帽子,让台塑化董事长王文潮气到不行,呼吁政府别再补贴油品,回归市场机制,声称台塑化为股东权益绝不做赔本生意。
绿委又锁定台塑化财务结构,发现台塑化不但出口油品可以退一笔石油基金,因调降货物税的关系,进口原油还能省一笔,把炼好的油再出口中国大陆,又能享受中国大陆进口的优惠,算算一公升的油可以大赚新台币8元。因此,绿委一定要将中油和台塑化来个比一比,探讨为什么中油会亏损,台塑化会赚钱?
绿委最后的结论是,政府图利财团,台塑化是最不爱台的企业。台塑集团因油价上涨意外成为绿营攻击马政府的棋子,卷入政治风暴;不像鸿海郭台铭运气那么好,还可以趁着7月娶新娘办喜事,好好跟新政府高层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