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万维专稿:砸向温家宝的鞋,怎么来的?

www.creaders.net | 2009-02-05 09:17:20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记者傅芮岚编译报道:中国总理温家宝剑桥大学演讲遭鞋砸,第一时间成为全球头条热点,尤其是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二天播出之后,更是引发海内外华人的热烈议论,一时之间,鞋子满天飞,下回轮到谁?在剑桥大学演讲现场,亲眼看到这幅景象的时代在线(timesonline.co.uk)作者Ben Macintyre写下了他的深度分析文章:谁把鞋子塞到了抗议者的手中?(Who puts the boot into the shoe throwers?)(www.creaders.net 记者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鞋子“嗖”的一声飞过头顶,砸向温家宝时,我正座在演讲厅温家宝的正前方”,Ben回忆了这个蜚声世界的鞋子抗议插曲,以及后续场景(校方警察擒获掷鞋者,中国安全人员捡起鞋子)。空中飞翔的鞋子,自布什总统在伊拉克被抗议,最近突然成了抗议者们热衷和潮流,“扔鞋抗议”由此成为全球性的景象:未来词汇Bootslapping(鞋子耳光)的解释是,用砸鞋子表达政治异议;反战团体Code Pink在白宫外把布什像和鞋子一起投掷;一个乌克兰示威者用自己的拖鞋砸向一个政客,并声称“鞋子已经成为老百姓影响政客的重要方式”。巴西总统在出席一个鞋展览时,反过来也用鞋来威胁那些不友善的记者:惹毛了我,把鞋扔到你们头上!

以后的政治抗议,少不了鞋子的空中飞行,但是在阿拉伯文化中,用鞋打人可是极端的侮辱,在中国,把鞋仍到中国总理头上,那可是件有自杀勇气的行为;不过,在剑桥上演的砸鞋抗议,却只需要一点点勇气、一个能投掷鞋的胳膊、一个合适的对象和期望被关注的渴望。

掷鞋曲棍球运动或许有巨大的符号意义或单纯的愚蠢,但它的显著点在于,人们更多的关注在它的反响上,而不是掷鞋人。一个国家或社会对于这类故意侵犯的看法,显示了这个国家绝大多数人对于个人自由、法律公正和幽默感的观点。甘地(非暴力运动之父)肯定不会用他的拖鞋来作抗议,但也很难把“鞋子抗议”归类为暴力,这使其成为一类异怪的政治形式。

抗议布什的那个记者迅速在阿拉伯世界成名。可是,在剑桥现场,当掷鞋者被警方带走后,作者Ben联想到,如果这个掷鞋者是一个中国人,或者这个掷鞋抗议发生在北京,只怕这个事件会被遮盖的干干净净,那个抗议者的命运也会如比。(www.creaders.net 记者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64天安门民主运动快过去20年了,我们仍然不知道当年那个孤身勇敢挡住坦克的青年姓甚名谁、命运如何,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回应过这个可能已被枪决的“坦克勇士”。是的,中国正在变化,甚至连这场“温家宝被鞋砸”的新闻,都最后在中国官方的权衡利弊下,隔了一天,被中国电视台予以播出,他们可能认为,这个新闻还是能带来正面效果的。

英国对于这件新闻没有啥令人印象深刻的,整件插曲所得到的不过是耸耸肩、咧咧嘴,太阳报把它放上了头版,可是掷鞋者既没有被残酷折磨,也没有被推崇为英雄,当然也更没有人奖励给他一个新娘,或者一个雕塑,像伊拉克鞋砸布什的那个记者那样。

这就是文明化的、理性方式的抗议,尽管这种抗议也有飞行的鞋子环绕,并飞向那些国外贵宾。很偶然地,布什先生面对这类场面表现的最好:在躲闪两次前后飞来的鞋子之后,他还能够幽默两句,来化解记者招待会的僵局。剑桥大学的掷鞋抗议者之后被释放,并将于2月10日上法庭,他将像天安门“坦克勇士”那样成为匿名,但正好是相反的原因:为了保护他的安全。这可能使他很不方便,但这样的处理很值得我们自豪。(www.creaders.net 记者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美国防长拉姆斯菲尔德好像说过:自由就是不整齐。自由的人民有自由来做不好的事,鞋子就这样,飞起来了。www.creaders.net 记者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