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0年上海世博开幕在即,考验城市管理能力的关键时刻亦随之到来。5月1日开幕式前后,第一波观博高峰便将全面测试上海应变力。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疏导小范围、高密度客流,既确保安全,又令来客舒适愉悦,放眼上海历史,类似经验前所未有。因此有专家指出,世博园区处子秀能否演漂亮,疏导人流为第一要务。
![]() |
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当前最关注的问题便是园区参观秩序,最费脑筋的是客流平衡。不仅如此,7,000万人不仅会逗留世博园,全上海的道路交通、餐馆酒店,都将成为世博客聚集地,届时上海处处都将面临“如何疏导”的难题。
令组织者略为宽怀的是,上海这座城市并不乏“大战”经验。历史上,上海不仅成功举办过APEC会议、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样的盛会,还拥有F1大奖赛、ATP网球大师赛、黄金大奖赛等一系列国际赛事的接待经验。作为传统旅游城市,春节、黄金周等旅游高峰期的接待峰值亦逾百万人次。无论从安全防范、区域控制、人流抗压能力还是持续作战能力方面,上海都曾经历考验,市府和市民亦可谓驾轻就熟。
但此次世博会注定有所不同。据预计,开幕前后第一波客流高峰即将到来,68位国家元首齐聚世博园,近80万人同时涌入5平方公里的世博核心区,每日将有百场演出在各展馆上演。如此短时间内,在极小范围集中数十万人,放眼过去上海并无任何经验。
更何况,专为世博会新建的核心园区,目前接待经验几乎为零。与城隍庙、南京路等成熟游区相比,世博园接客便如小学生参加高考,如何考出好成绩?
因此,2010上海世博会的疏导压力将创城市新历史。区别于此前各项赛事会议,有效疏导数十万人流,不仅要在浦江两岸的世博园区做工作,亦涉及上海整体道路交通、轨道设施、住宿条件甚至周边城市的持续接待能力。对此,上海准备好了吗?
疏导40万游客,世博园区将成为主战场。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上海世博会组织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上海世博会执委会主任俞正声邀约上海主要媒体,对世博园区及周边的道路交通和调控情况进行披露。
据了解,至4月15日,围绕世博交通启动的8大类60项配套工程已全部完成,总投资逾2,600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最主要的部分便是新开通4条越江隧道;拓宽或新建世博园区周边道路以及对上海连接外省的海陆空交通港进行运能扩充。据上海市建交委副主任沈晓苏透露,经过本轮建设,与2008年相比,上海中心城道路增加了11%,快速路达到145公里,增加25%,黄浦江上新增了4条越江隧道和1 条隧道复线,形成4桥12隧的越江道路体系。同时,上海对接江浙的高速公路通道达到8处48条车道,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776公里,比2008年增加两成。
在道路保通畅同时,上海市府亦考虑采取措施对游园人流进行主动调节。据俞正声介绍,届时世博会组织者将通过“票务发售节奏调整”、“鼓励团体参观政策”、“即时发布园区信息”、“合理安排园区各项活动”以及“预约参观”等5项措施均衡入园客流。比如说,上海世博局正研究鼓励散客组团有关的相关政策。拟考虑将已买散票的参观者集体组团,作为团体预约参观园区,世博会方面则以团体票的优惠价格返还一部分购票金额。这样做既便于管理散客,又等同推出优惠,让游客获得实惠。此外,世博局还将力鼓通过预约方式来游览,采取集体乘车的方式进入停车场。
据记者了解,世博会期间,园区内将使用先进的手机信号监控技术实时监控人流分布情况,这项由中移动与世博局合作的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指挥部将可采集到各种不同情况下人流密度图像,并及时做出反应。与此同时,分布全市各种渠道的信息发布平台都会滚动发布相关信息,通过信息发布系统对参观者进行疏导。交通运营部门亦将同步获取信息,配合采取措施,避免客流不断涌向世博园区。俞正声还透露,一旦监测发现园区内人流聚集过多,组织者将采取必要限流措施。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快讯!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 |
2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3 | 7-14!比中国男足还惨 8轮0胜沦为垫底 |
4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5 | 国防部暗示何卫东“行踪” 美情报消息引质 |
6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7 |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
8 | 南京重磅宣布:全面取消! |
9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10 |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